逗马青年 Thomas Vinterberg继英国文学片《远离尘嚣》后,终于又回到丹麦影坛了,也终于转回他最擅长的日常家庭茶壶风暴戏路(不得不说《远离尘嚣》拍得这么知性又浪漫实在令人惊讶),这回是基于他自己童年回忆的“公社”生活,那在 1960-1970s 不只在丹麦、更在欧洲各国“爱与和平”年轻嬉皮间风起云涌的共居生活型态。
http://i.imgur.com/WOWeh3n.jpg
公社,爱与和平
全球(至少是西方世界)的反战、环保、平权运动在 1960s-1970s风起云涌,其中时间跨度最长的共同运动标的就是越战,本片也透过女主角工作的电视媒体让这文化记忆如影随形。年轻人诉求自由、平等、博爱、共享、环保、和平等价值,怎么看共居生活的“公社”都是实践这种些理想的美好生活型态,何况在 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全球工业国家经济大衰退,全球经济成长从 1973 跌到 1975 的谷底,“共居”更是大家手牵手开源节流度过衰退期的务实策略。
本片的时间座标就是 1975 年越战结束前,这后石油危机的衰退年代,主播与建筑教授两位中产阶级主角,他们此前繁荣的中产生活就如片头这栋 Erik 继承自爸爸的大宅一样:国家与人生都有丰富的建设基础,但现在口袋捉襟见肘再也住不起了。没有关系,一栋大宅一家人住不起,那就欢迎大家一起来住呀!挥别大宅的老中产精致生活,让大家过一过嬉皮的青年浪漫生活,岂不美哉?
http://i.imgur.com/KmLFQP1.jpg
1970s 的乡愁与未来
这片也许可以拿来和今年的《摩天楼》搭配欣赏。刚好《摩》片的原著小说 High-Rise就出版于 1975 年的衰退谷底,惊悚地挥别过去的社会主义集合住宅乌托邦,苦涩地迎接未来的柴契尔夫人新自由主义时代。《摩》片的 "High-Rise"建筑与生活型态,累积了 1920s以降欧洲的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包括“高楼城市”、“空中街道”、“混合居住”而集大成成为 1970s的“粗犷主义”高层集合住宅。
http://i.imgur.com/8bDNysF.jpg
《丹麦共居生活》男主角 Erik 就是建筑师,电影在他与小三女学生谈现代建筑小论文这段时,也提到了柯比意 1920s提出健康城市模型的巴黎更新计画 Plan Voisin,就是《摩天楼》这一切现代主义建筑理想的起源,这些理念一样深植《丹》片的 1970s青年心中。只是《摩》片由国家与如神般的建筑师眼光来规划大理想,而《丹》片让地面的嬉皮青年利用手边拥有的有限资源来实践小生活。
Vinterberg 自己创作的舞台剧 Kollektivet 这回再由自己改编成《丹》片,与《摩》片一样关注时代,一方面靠制作设计精心打造的 1970s生活场景勾起那美好年代(经济差,但有“爱与和平”)的乡愁,另一方面再深入这乡愁生活的细微点滴,慢慢发现其盲点、挖掘其黑暗、铺陈其崩溃,然后黯然挥别如泡影般的美好年代走向未来。
http://i.imgur.com/Whh6LU9.jpg
尽管《丹》片拍得生活而写实,不像《摩》片充满超现实的乌托邦与部落主义隐喻,但我想《丹》片也是有埋藏一些隐喻的。《摩》片片头与片尾都有那个小男孩,一路拿着望远镜“看见未来”,最后就回头看到了上帝建筑师的旧理想陨落、转头看到了广播器那头的柴契尔夫人新时代;《丹》片也有 14 岁少女 Freja 与“活不过 9 岁”的 7 岁男孩 Vilads,两个小朋友在本片公社里比较像是旁观大人的局外人,他们又挥别了什么?迎接了什么?
Erik 喻于利,Anna 喻于义
电影从浪漫开始,一间大宅虽然人去楼空蒙了尘,小夫妇虽有还不错的工作但口袋不够深过不起这种梦幻生活,马上就靠男主角 Erik 与女主角 Anna 带出面对这 1973-1975 丹麦经济困境的两种意识型态。对 Erik 来说,他只想把前人奠定的经济余荫做彻底利用,还能卖个 100 万就赚 100 万;而 Anna 却不跟着帐面视现状为“困境”,毕竟前人已经打好了经济体质,衣食无缺又有好房子,这何尝不是好机会停止冲经济的脚步、开始认真生活?
于是在经济灰暗天气也灰暗的丹麦天空下、在曾经游人如织现在却寂寥冷清的游艇码头上,Anna 满心欢喜地带着 Erik 手舞足蹈,期望透过经营“公社”和丈夫与女儿一起走出人生新篇章。然而意识型态一左一右的两人,面对这间大宅的现况与“公社”的愿景天差地远:Anna 是认真地希望带更多人进来一起分享资源、让朋友给家庭带来新的活水;Erik 则很务实地就是精打细算,和新房客约法三章谈好生意,一起分担开销共享资源“互利共生”罢了。
接下来一场场幽默欢快的面试戏,面试进来的人以中产眼光看大多很鲁蛇,但以生活眼光看都很有趣很波希米亚,有找不到好工作但很会喝酒聊天的朋友 Ole、有感情丰沛爱掉泪的打工移民 Allon、有男人一个接一个不垄断爱与身体的 Mona、也有像自己一样是中产教授但苦苦经营小家庭的 Ditte & Steffen 夫妇与小朋友 Vilads。
http://i.imgur.com/cCBPmuT.jpg
Erik 为自己,Anna 为别人
接下来的公社共居生活,当然有欢笑也有摩擦,不过公社嘛,就是要平等合议调节冲突增进感情的。瞧瞧这些鲁蛇中,是谁最积极地担当起这个大任呢?倒是那两个最鲁的鲁男 Ole & Allon,平常乱糟糟的生活乱丢东西要由他们来清理修整、有东西不见有人没投啤酒钱也由他们来计画调停,而同样很鲁的 Mona 则负责在各种调停中打圆场镇住人心维系情感。没什么稳定正式工作的这几人,更是努力经营公社的平日生活,譬如买菜砍柴等等,砍柴还砍到接起吻来,还让两位小朋友看得心痒痒。
相较之下,本属“中产家庭”的 Erik & Anna 与 Ditte & Steffen 两对夫妇,有班要上有孩子要顾当然不能这么投入,而仅对共居规则比较执著,这点当然很公道,毕竟大家各自贡献所长。不过相较于 Ditte夫妇还能冷静辩论遵守规则,Erik 夫妇却在共居当中渐渐压抑不住他们较极端的潜意识。Erik 尽管在商言商与大家共产共居,但心底仍以屋主自居“这是我家的房子”,而在任何合议当中只要不合了他的利益,压抑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怒吼拍桌子,靠狂暴情绪来堵别人嘴巴。
相对之下,心怀公社理想的 Anna 也未必好到哪里去,相较于其他务实经营公社的人来说 Anna 走得更加激进,这激进就发生在小三事件上。当勉强自己融入公社的丈夫 Erik 心底仍只想过小家庭小夫妻时光,却发现妻子把时间都分享给公社大家庭了,就为自己找到了个女学生 Emma 当小三;偷吃被抓包还知道道歉忏悔还算有点人格,但这靠道德维持的人性底线竟是让妻子 Anna 动摇了。尽管心里不开心,但 Anna
却执著拥抱那“爱与和平”无边界的公社理念、硬撑著让自己大器接纳丈夫“也有追求自己爱欲的权利”、甚至还在公社觉得不太妥时主动接纳小三进来还积极当她的好姐妹。
本片描绘公社那前卫的(尤其在北欧更是比其他西方国家还前卫)道德观,一次次挑战我们保守台湾观众的经验。在这里失业鲁蛇能与中产教授平起平坐、单身女子每天带不同男人回家毫无问题、在小朋友面前拿他“活不过九岁”有说有笑、甚至小朋友还学会拿死亡魅力尽情把妹... 到 Anna 这回居然不但能接受丈夫追求小三、甚至还能大方拥抱小三进门!这一切离经叛道,表面上是自由开放,但中间还是有妥有不妥;妥与不妥看的不是道德教条,而是是否能实践公社的自由平等博爱。很遗憾地,这回 Anna 太过前卫地挑战底线,却狠狠戳破了这个公社理想的虚幻泡影。
http://i.imgur.com/XDKwyto.jpg
Erik 拼事业,Anna 拼生活
三人行甚至多人行爱情电影,在爱开放性更开放的欧洲片里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但关键就是这里面到底有没有真爱。Anna, Erik & Emma 三人间能不能有真爱?理论上当然可以,实际上呢,两位女人之间证实了是可以互爱的,两人也都爱着 Erik 这男人,只是 Erik 面对两位女人的感情品质如何呢?那可遗憾了,自我中心性格强烈的 Erik 并不珍惜这妻子打开的三人行之门,得到养小三的绿灯后就一头栽进去毫不理会妻子;就算已经不爱妻子了,那对妻子给自己的这番人情总该顾吧?大家好歹夫妻一场、就算不是夫妻好歹也是互相扶持的公社家人呀。
可惜并没有, Anna 投桃 Erik 却吝于报李,只理所当然地吃干抹净,能够享受与女学生的青春性爱还没有妻子的负担,整个人神清气爽正好意兴风发冲事业!眼见 Anna 日渐消沈, Emma 跑来要求老师兼情郎好好处理,但自我中心的大教授只激动地视这“女人问题”为牛鬼蛇神,只觉得这些狗屁倒灶拖累他冲事业,只想眼不见为净。放在“公社”的脉络下,就是只功利地享受公社自由开放的好处,却不愿为公社的理想尽一分努力。
http://i.imgur.com/W6LWtEj.jpg
共居的“公社”与共产主义精神类似,却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替代选择,是资本主义养大的 1960s-1970s青年们的理想实验,试图在一路拼经济、拼发展、拼个人事业的资本主义精神下,回头思考拼经济拼事业背后的目的,不外就是要圆满生活实践爱呀,因此当然不能放弃一切只拼事业,一定要同步拼生活。本片虽然外表只把这十人家庭的“公社”当背景、而花大半篇幅聚焦三角恋情,但其实 Anna & Erik两人面对感情的态度,就是“公社”实践中两种极端意识型态的缩影。
看本片 Anna 美善无私的公社精神,要说她“极端”实在是太过残忍。不过我认为 Anna 的极端和《摩天楼》的建筑师 Royal如出一辙,他们都是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斗士,他们提出的居住模型不论是混阶层集合住宅“摩天楼”还是共居的“公社”,都是理论上尽善尽美、但放到实际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就硬是在挑战人性底线。相安无事时,这个理想型尚能维持歌舞升平;挑战失败时,理想型一夕崩颓。
http://i.imgur.com/9pneRWo.jpg
Vilads 含泪逝,Freja 走下去
在整片中一直很少说话、在大人经营公社时一直保持旁观者身段的两位小朋友,现在终于要有点戏了,而且还很关键。当资本社会的世故爸爸 Erik 难以被公社诉求的生活感情动摇半分时,代表公社理想型的妈妈 Anna 挣扎着要出走,在众人犹豫不决还想挽回时,只有下一代的女儿 Freja狠狠开了第一枪:“妈妈你走吧,走了你才有新生”。我们俨然看见 1970s的嬉皮青年之公社实验走到了尽头,新世代的导演 Thomas Vinterberg (1969- ) 已经决心与上一代分道扬镳。
有部分影评已经点出“女儿 Freja就是影射导演的旁观者”,再现了 Vinterberg 幼年生活在公社却见证其失败的经验。事实上在剧情中,与主线略微脱节的 Freja早已悄悄地离开公社另起炉灶,在学校遇到了住在海景大宅摆明是有钱公子的小男友,虽然这个彻底资本主义的新世界和自家的公社精神格格不入,但在公社日渐崩溃时已成为不得不然的未来,何况这未来真的很糟吗?那也未必呀,小男友家一样有团体生活、有理想与爱、甚至听着与片头自己家人成立公社时类似的音乐,吟唱着自由博爱四海一家...
http://i.imgur.com/wjpbkeC.jpg
电影最后,本来携手的家庭崩溃了、本来美好的公社也摇摇欲坠了,难过的 Freja只有奔向小男友的怀里,在这挥别公社的资本新世界寻找温暖、继续生活并吟唱爱与和平。毕竟,1960s 早已建立的福利国家模式,仍在资本主义架构下、仍以个人主义与小家庭为单元,但也这样子走出了今日安稳的丹麦社会;1960s-1970s 无壁垒共居的“公社”只是一种较基进的实验,以嬉皮青年之力实践了许多理想、却未能动摇 Erik 所代表的老资本国家身段,虽然崩溃但这一遭也不枉了。
本片两个孩子,在 Freja离开公社走向新生之前,“活不到九岁”的 Vilads 先画下了他令人玩味的句点。虽然小男孩的戏份很少,但他有出现的几次都在拍他虽患绝症却乐观地卖萌把妹的身段,谁都不难看出他很喜欢公社里的大姊姊 Freja,远看叔叔阿姨在森林里纵情接吻时,瞧瞧身边的 Freja也好想试试看。不过电影最后,看见 Freja从外面带了个大宅的男朋友回家, Vilads 带着点负气趴上了妈妈的肩膀,眼泪仿佛在眼眶中晃呀晃地硬是不滴下来,最后失望地闭上眼睛侧了头,在公社泡影尚未破灭的美梦中逝去。
孩子,在《摩天楼》与《丹麦共居生活》中都像是时代灵魂一般,见证一代人们的努力与幻灭,擦擦眼泪走向下个时代。Freja 与 Vilads 一个从公社向外发展、一个沉浸在公社的美好世界;一个走出公社走向资本新时代,另一个跟着公社幻影黯然逝去。导演 Vinterberg 就是公社世代的下一代孩子,你我在上一代且战且走的各种社会与政治实验中也都是下一代孩子。能不能在拥抱理想之余弹性地面对现实调整身段,就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功课了。
《丹麦共居生活》光看预告,像是一部描绘公社美好的左派电影;看完全片后,也许不少人会失望“没在拍公社,都在拍三角恋情”。不过三角恋情只是隐喻,本片的妈妈 Anna 爸爸 Erik 女儿 Freja 小男孩 Vilads 等角色也都只是不同意识型态的象征,也许值得我们欣赏时在脑中稍微转化一下,就能开始体会导演透过自身公社经验表达的理想、乡愁、梦碎,面对现实放下之后,再重新站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YlI9LrRJq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