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说感想:是好看的。动作戏的量也很有诚意。
虽然它不是属于那种,有惊人剧情的剧本,或点出深刻人性、道破什么道理的情况;
但缤纷多样的角色,快速建构不多费唇舌,成就它推广这电影宇宙及更多人物的职责。
2.个人觉得这部的节奏跟《蝙超》比,算是差非常非常多。要说是天秤两端也可以。
同一个世界观的东西,但换了说故事的人,或关注相反立场的人物,结果竟也大不同。
3.我个人是有喜欢看《蝙超》这部的一些地方,觉得有可观之处。但心得一直拖稿。XD
(但我看完终极版觉得还OK而已,所以这种事情果然见仁见智啦!)
这篇提到《蝙超》的语气,如果好像它一无是处似的,那并不是这意思。
可是我(主观)是有觉得,《自杀突击队》就好像抓到蝙超痛处在打。
不晓得是否,他们公司后来因应《蝙超》风评的策略之关系,或这故事天生体质如此。
《蝙超》一开始,从不同的故事线、人物、线索,来“慢慢”推进,铺陈片中的阴谋。
而这部的话,我不晓得该不该算“反其道而行”,但还真有点这种感觉。
这部片(前半),对于人物的介绍之速度,
用个比喻,就像是你把手放桌上,然后有人拿刀在手指间缝隙、快速敲来敲去那般。
(以前许多黑色喜剧片里出现过的桥段。)
非常快地,把(他们认为)该讲的人事都带过一遍,建构出世界观。
4.如果蝙超也是以这种速度进行的话,不晓得是不是会好很多。(可能也未必。)
5.还记得蝙超里的“笔电”桥段吗?好像很多人不喜欢。
但我觉得这部片神奇的地方就是,它竟然就像是,这模式的超级加强(Turbo)版。
而且还是成功(或说优秀)的那种,个人感想。
因为加上了美术、音乐、剪接,演员魅力等效果后,
竟然让这种像“过动症”或“不把故事快点讲完会死”的特征,很顺畅地运作。
6.承上,其实这部前半介绍人物时,真的很像,日本动画中间的“总集编”那集,
但又不会太突兀。可是有些人的背景故事(例如女巫也好),让我感觉到:
“她根本就可以有一个自己的独立剧情电影的!”其他有些人物也是。
7.但如果真的把这些人物,每一个都抓出来,去拍一部自己的电影的话,
也不见得个别故事,就都会成功啦。(因为这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可是我想表达的是,单一人物以“素材”量来讲,可看性都绝对是足够的。
每个主要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可以挖掘一番故事的潜力。
8.而这部片它就是把这样的一群人,给凑在一起下,呈现在你面前的结果。
9.好处是可以从压缩一群人的剧情能量,来变成一部精华版的电影;
缺点或说“风险”是,若片长或篇幅若不那么长,那很多角色都会是“碰到一点点”。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这样不过瘾,或怅然若失。
10.一个方案就是一种决策,一种命运。华纳跟DC可能是想要迎头赶上,
或者也不得不为,所以他们必须选择像这一种,与漫威大相迳庭的叙事方式,
来建构出自己的电影宇宙。蝙超想必也有这种使命,可是我觉得故事显然不够漂亮。
蝙超就像是赛跑起跑后,速度不太快,你也不确定他是否有长跑续航力的那种跑者。
而《自杀突击队》这位跑者,后续的耐力够不够是不晓得,
但一鸣枪后,倒是就冲得很快,让人咋舌,抢在前头跑的企图心很明显。
11.后半段主要的冒险动作戏,行进时角色有点像在逛大街,但我觉得已经还OK了。
如果你有看过《天启》的话,那部片某些时刻角色逛大街(无所事事)的缺点更明显。
不过我觉得《天启》好看就在,它人物够多,支线撑得起剧情的丰富量。
蝙超算输在这里,它剧本有不少阴谋最后落得卖弄玄虚;
不是说那些剧情不完整,而是大家对它们没兴趣,结果最后两人只打了八分钟。
而自杀突击队较无这缺点。它的动作戏的量,占了整部片很大比例。
12.这部片本质上,搞不好还比较像《天启》而不像蝙超。因为是多角色并进。
但当然气氛、人物个性等是大不相同啦。
13.IMAX效果,大银幕部份,似乎比想像中好。(但应该是非必要,有加些分数啦。)
3D的话还可以。原本我以为要一路不“3D”到底了。
但最后有一些场景,飞沙走石的,其实效果也还不错,算是有补回来。
可能因为之前,个人去看了几部片都IMAX的,以为这部场面跟它们比会略逊。
但其实还不赖,是没有相形失色。预告算是藏很好,后半段不少场面是有看头的。
14.如果你原本就对DC人物有兴趣,或者是喜欢的。
那看这部我觉得应该能融入其中,但够不够满足就看人了。它特色如我上述。
如果你是对这系列陌生,希望有深刻的剧情,或深刻的人物的,
或许就不一定合你胃口。因为它就像是一部“快接”的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