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周前看了Youtube上的影评
原本还以为在戏院上映辅15会不太一样
结果……不一样的只有尺度而已
看影评时就得知故事结构会分成两部份了
但是前半段实在太普通寻常
就只是看到一个很雷很冲动的跟班
正如同历代所有罗宾跟在蝙蝠侠身边会出的包差不多
这些蠢事早就在在达米安出场的那几部动画电影就看得够多了
而Batgirl就只是个性转、年纪大一点、没给编剧塞钱的达米安在犯错、差点踩红线
中间再夹杂一些圈圈叉叉,我仿佛看到塔莉亚、猫女、大超和小丑站在蝙蝠侠背后
然后为了给芭芭拉表现情感的戏份,蝙蝠侠就一定要当个木头一样僵硬
整部戏他最温柔的表现就是安慰心里咯噔了几万下的戈登
然而前半段的剧情只是为了给蝙蝠侠一个动机
让他可以像漫画开头一样走进精神病院大门
为此还不惜打断局长的家庭聚会,到底有什么好急的?
你只不过是因为最近心情很烦燥,所以打算去找好基友聊天而已
如果编剧想探究蝙蝠侠的强烈情绪
我宁可你再杀一对韦恩夫妇
何况这段剧情随时可以开始,没必要搞到警察局长亲自陪你去精神病院吧!
三年前的案子根本只是借口
就因为你刚好遇到一些事情,晚上用大萤幕看看基友的照片(外加二少的尸体照)
你就要劳师动众地跑去精神病院去跟他谈哲学?
他就关在这里,你随时都嘛可以去找他,至少在你去之前,你都假设他在那嘛!
进入漫画剧情后的状况还算不错
有很多细微的画面巧妙地向原作致敬
顶多有时候觉得某些场景可以更贴近原作一些
像是小丑唱的歌,签约买下游乐园,最后打斗的位置
比较失望的一点是那句“你为什么不笑?”
焦躁不安的愤怒其实有点过度
中间编剧还是乱加戏了
游乐园火车的第一关,戈登你在配合什么啦!
人家问你问题你就答,叫你丢书你就丢
砸中蝙蝠侠的人形立牌后还要听小丑讲大道理
我们真的有必要在这里思考蝙蝠侠行侠仗义的正当性吗?
戈登最后还要强调“The Book”真的颇为多余
人家在笑你双重标准,结果你完全没正面回答到他
最后结局那幕算是戏院里造成最多回响的地方,大家都一起笑了
如果停在这里那真是一切圆满
只可惜为了连结其他动画电影
他们一定要拍出“芭芭拉再出发”的段落
或许是要呼应上一集片尾的“芭芭拉复健成功”吧
芭芭拉在整个蝙蝠侠世界或许很重要
但这部电影应该专心地讲好“一个故事”
而芭芭拉很明显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今天如果你直接进入《致命玩笑》,最后搭上“芭芭拉再出发”
或许我可以当作这只是动画电影习惯出彩蛋的公式
但是这段结尾却和前半段的电影呼应了
相比之下,作为故事标题的《致命玩笑》反而成了“芭芭拉立志传”里的一个波折
于是这么一个故事就被说小了
作者:
KYLAT (凯拉特)
2016-07-23 13:49:00看到蝙蝠侠给个芭芭拉咖啡那段,我超想吐嘈“你穿那样去买咖啡喔”好吧…这样就说得通了XDDDDD
作者:
DaGarn (达刚)
2016-07-23 14:07:00因为女权抗议啊……漫画也修改成振作再出发
作者:
bruce79 (bruce)
2016-07-23 14:08:00也不能说被拍坏了,原作是毕竟短篇故事,要拍成90分钟的动画,一定要多塞点多东西
作者:
bruce79 (bruce)
2016-07-23 14:14:00早场不少人看
作者:
hkop123 (hkop1)
2016-07-23 14:29:00蛮多人看的....高雄威秀几乎满场.
作者:
jeff79 (jeff79)
2016-07-23 14:30:00早上去看,居然很多人,真是出乎意料
作者:
hkop123 (hkop1)
2016-07-23 14:43:00我到觉得前面那段有它存在的理由.没有前面的铺成,中间小丑对芭芭拉后,蝙蝠侠如此剧烈的反应可能无法顺利衔接.芭芭拉的人生对小丑不重要,但是对高登及蝙蝠侠很重要.也许就是如此才成为下手目标
推 对前半没什么意见 只有在骑乘位时替这部片捏了一把冷汗
前面那段之前的访谈讲得很清楚,就是怕现在的观众不认识蝙蝠女才加的...后半才是完整的致命玩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