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limile (谭家军)》之铭言:
: 国片的剧情深度都比不上好莱坞,也比较没层次感,就连好莱坞片B级片都大胜国片。
: 像是大尾鲈鳗,海角七号,那一年等,
: 好莱坞就是商业片也有一定的剧情深度和层次感,运镜更不用说,看好莱坞导演的运镜多
: 自然啊!人家即使拿V8拍都屌打国片导演,像是六弄,中间还用了人在萤幕边缘消失的莫
: 名其妙片段,结果一群人是到田里玩泥巴。还有这部分又很像那一年的梗。
: 台湾不能学印度,好莱坞也用电影工业吗?
: 题外话,好莱坞片商,制片,导演,编剧多是分开的,国片一~二人包办全部,真是血汗
: 。
很简单的回应一下来参与讨论,
国片不是不能跟好莱坞比,当然造成差异的因素和层面有非常的多,
姑且先撇开资金市场技术等等不讲,就说讲故事的方法好了。
我觉得最根本的差别来自于文化和教育。
在美国,看电影是一种文化,听故事和讲故事也是一种文化,
从电影、文学、神话故事、舞台剧、绘画到各类型艺术赏析,
是美国人从小到老融入他们的生活当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习惯和态度,
所以从艺术创作(拍电影或是说故事)的思考出发点上,
台湾人和美国人就有很大的落差了。
(看看欧美多少导演是从小就拿着摄影机在玩在乱拍的)
教育上(只讲电影教育),美国的电影教育,各层面是很有逻辑的,
从导演编剧至摄影剪辑,这是他们的强项和优点,但也是有争议性的。
优点在于,按照公式来走你不会拍出太烂到不能看的东西,
争议则是来自于所谓的逻辑把艺术创作框架得太死而造成可能性的限制,
(这里不讲能不能活用公式而延伸出新型态创作的层面)
不过这些和台湾的教育比起来,是另一种不同层次的东西。
台湾还是太偏向“个人感觉”和“得过且过”。
剧本里有太多无谓和主观的形容描述,
导演有太多没意义而且无法让演员有层次发挥的指示。
摄影打光感觉棒就很不错。
综合这些面向,造就了台美电影的根本差异,无关乎资金市场或政府政策扶植什么的。
一些简单的心得,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