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论现代或是以前,当你进入一个体制,
想要获得体制里的认可的话,就要照着体制内的规矩走
但往往有问题的就是这个体制,因为说穿了,体制还是人制定的
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人在的地方,就是人性。
“她的眼,如远山,淡而确定不移。”──徐浩峰《师父》
今天终于把这部武侠电影看完,只能说我好喜欢。
撇除男主角廖凡长得像陈为民(他不是陈为民喔),
金士杰演得非常好,我很喜欢他跟男主角间的互动,
徒弟也非常有趣,看起来是个小混混,
(起先我以为是个徒弟跟师父反目的故事,因为要抢师娘。)
不得不说这师娘,漂亮、角色背景刻划的好,有一股魅力在。
之前上武侠小说课的时候,武侠小说大致分了好几期,
而有一期就是遍地武侠,只要你写武侠就是有人看,
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度庐,如果没听过他的人一定听过他的《卧虎藏龙》;
可是那时候的武侠小说走的是“实”,
讲究真功夫,一拳一脚,写得非常写实。
大学时期有进图书馆翻了几回,那时候的我不喜欢。
可是写实,正是《师父》的背景设定。
武侠小说直到金庸成就了非凡,可是也是他的非凡,
变成武侠的一座大山,后人只有古龙曾经翻越
(但是他爱酒、写作常常是让人续尾)
金庸的写作是采用文学想像,譬如翔龙十八掌、打狗棒法,
在现实里的武馆,并没有这种招数。
并不能说武侠在后世逐渐式微是金庸的问题,
每个创作被受众接受的原因取决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生活体验等种种因素,
可是也是武侠的式微,导致这种类型的创作,只在游戏里短暂露面,
或是一些武打片被我们这些期待武侠片的观众拿来充作武侠。
若说《刺客聂隐娘》表现的是崇高的武侠理想,而且故事说得比较飘渺,
那我更喜欢《师父》里的写实感,
回去翻了原著小说,不长,不过两万字,很精彩。
武侠电影、小说,都代表了一个时代,
不论如何,希望有人延续这个时代,让武侠电影成为新一种的类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