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恐怖邻人-我们都被压抑著

楼主: piggood (成为有品味的男人)   2016-07-14 09:37:54
转贴图文网址:http://goo.gl/h17kAA
经由原作者 Coeus 同意转贴
恐怖邻人有着绝佳的开场,以及几近完美的前半段,导演黑泽清做为日本最有地位的大导
之一,在运镜及气氛拿捏上,实力真的非常精湛,加上香川照之邪魅般的演出,不用吓人
、不用血浆,就能让人感到发毛。
隐藏的一镜到底
恐怖邻人有着十分高超且精彩的运镜,技法近似于好莱坞大导-史蒂芬史匹柏,黑泽清在
电影中隐藏着许多一镜到底,而每一段的长度都大概在十几秒上下,与一般我们认知的“
长镜头”不大一样,黑泽清并不是为了凸显镜头,而是为了铺陈气氛。
以开头那场,主角在警局内与杀人犯的追逐为例。
从手持镜头开始跟着主角高仓刑警,接着就维持固定镜头,有人从画面内跑出去后,随即
是主角从画面外进来,平常我们习惯了以第一人称或者紧跟主角的第三人称看电影,但这
种角色脱离画面的镜头,实在是神来之笔!
造成突如其来的惊喜感,以及看不见画面外的期待感,靠这短短几个角色的移动,就把当
时的混乱,以及遍寻各处找不到的心急如焚表达。
https://goo.gl/J8sYm0
另外在中景与特写的切换,这部也展现非常引人入胜的手法,先谈角色塑造,这部名为恐
怖邻人的电影,并未在西野先生这位邻人身上多着墨,而是透过一连串的“侧写”,高仓
太太的视野,隔壁太太的说词,以及小女儿惊人的发言,透过这些不同的第三人称,就把
西野先生神祕、诡异、未知的形象构筑起来,再结合导演刻意使用压迫性的镜头,把香川
照之的表情演技发挥到极致,相当成功的反派塑造。
https://goo.gl/lwMSxA (刻意的仰角,造成压迫感)
https://goo.gl/8x8zwN (不露脸的剪影,增添神秘感)
尽管有着这些优点,我仍然无法给恐怖邻人很高的评价。
原因就出在剧情的逆转与收尾,完全浪费前半段如此精彩的铺陈。
在心理学中,有个很有趣的理论,叫做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又称为人质情结,意思是指受
害者对犯人产生感情、同情加害者,认同加害者的某些观点和想法,甚至还会反过来帮助
加害者的一种情结。
恐怖邻人的精彩在于此,为何西野先生控制的受害者们,明明有着大把机会逃走,却无法
脱离?或许是基于畏惧的心态,也或者如电影中解释的毒品控制也好,但人心就是这么奇
妙,我们明明看见不足不满的部分,但压抑习惯后,也就视而不见了。在日本电影中,经
常可见这种对体制不满的宣泄,以及人性压抑的解放,大逃杀等类型电影,仿佛也述说了
日本的民族性压抑。
有雷-
浅谈小澪这个角色。
动机,是犯罪电影最重要的元素,角色为何而杀、为何而做都必须扣紧逻辑,若脱离这份
逻辑,电影只会剩下混乱,在电影中小澪帮助西野杀死了自己的哥哥、父母,完全成为共
犯,但在最后又漠视高仓夫妇将其杀死,不禁让人怀疑,这角色到底是在干嘛?
但回顾片中,小澪从未亲手杀死任何人过,包括最后的西野先生,她只是漠视这一切的发
生,偶尔有反抗有害怕,在心底依旧期盼自己能够被解救,但从没勇气扣下板机,一直到
最后她孩子般的笑,大笑着“哈哈你活该!”,我才发现这角色是多么可悲,那么的像我
们人类,看着现况的不满,能够改变的又有多少呢?
西野先生的身分曝光后,种种来的不合理,造就这部片烂尾的主因,包括明知道对方有诈
,也要独自前往贼窟、毒品控制来解释被洗脑太过牵强、主角演这么久戏才杀掉西野的用
意?只能说精彩有余,但收尾不足,可惜呀可惜。
https://goo.gl/exbrbv
作者: aj5575 (金刚小芭比)   2016-07-14 10:17:00
我也觉得结尾很随便(╯з╰)
作者: ya700 (YA)   2016-07-14 10:42:00
前10分钟最好看
作者: K77251   2016-07-14 11:55:00
后面真的很无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