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oxer (保持信念)
2016-06-09 22:15:28虽然不是新片了,但是还是要说一下,
本文有剧透,怕影响观影乐趣的人请勿看此文。
人生何其美。但得不到的也永久得不到,那样的荒凉是更需要强悍的。-邱妙津
最近买了中华影视,看了这部片,
想随意谈谈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与我个人的解读,说不定有些脑补。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部电影不难看,
画面很漂亮,剧情我也可以接受。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心中就联想到一个人-邱妙津,
几个邱妙津给我的印象关键字这部电影都有:
女同志、彰化、精神科(剧中的精神科很容易联想到邱妙津攻读的心理系)、
得不到的苦恋、自杀。
虽然就我看到的资料都并没有提到邱妙津,也很有可能这些点都是巧合,
电影制作端并没有参考过邱妙津,但是这部电影让我联想起她。
看完电影之后我看了一些网友评价,满两极的,
其中一些人对于剧中陈庭离职后那间布满灰尘的音乐教室感到困惑,
不解学校怎么会放著好好的空间与钢琴不用。
我想它并不就是一间音乐教室,而是陈庭与敏秀的感情象征,
这段感情无以为继它就开始渐渐布满灰尘,
最后敏秀回到布满灰尘的音乐教室边哭边弹琴这段,
表示她终于可以开始面对往日的感情(或许也将重拾那个欢笑的敏秀),
这可以说是敏秀与陈庭甚至是与世界和解的仪式。
被迫离开音乐教室,失去爱情的陈庭等于慢慢窒息而死,
虽然努力接受男人,也在家摆了钢琴复制音乐教室,
但终归还是无法跟不爱的人在一起。
当陈庭与敏秀在音乐教室看彩虹的时候,暗示这段感情即将消逝,
陈庭知道敏秀毕业是她们感情的一道关卡,
也知道未来并不乐观而将彩虹刺青在手臂。
有一个点不知道是不是特别设计,陈庭与聂城夫的家摆满陈庭的画与照片,
图画是她真正喜欢开心的事,而照片都是她勉强自己去适应社会所做的事。
陈庭死后,聂城夫说要卖掉钢琴…这或许是指聂城夫爱陈庭,但是不懂陈庭,
滋养陈庭的养分是艺术与爱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觉得隋棠演技满好的,
大家所称道的“不说话”名场面的确是演得很好,
尤其是叹那一口气,“我就知道,果然你还是没办法跟我走。”既无奈又伤心。
敏秀与陈庭分离之后,敏秀封闭自己,
唯一的心灵出口就是尽力做好大体化妆的工作,
这样的过程既像是自己与自己对话,又宛如与往生者进行私密的对话。
我觉得敏秀不想带徒弟或许是不想再复制高中时期亲密的师生关系,
虽然后来好像还带了,她也不是不知道致任的爱慕之意,
但基本上现阶段的敏秀并不想跟外界有任何互动,只想做好工作跟顾好妈妈。
敏秀遇到以大体形式出现的陈庭之后,专业的假面渐渐脱落,
先是脱下手套碰触陈庭的脸,之后知道陈庭偷偷将五个月大的胎儿堕掉,
工作时看到年幼的大体忍不住想吐,最后更违背大体陈庭的叮嘱而大哭一场。
聂城夫这个悲剧性的角色,其实已经崩溃,在外还是装出理智冷静的样子,
他救不了陈庭也救不了自己,就算是血跟泪都给陈庭也没用,得不到的就是得不到。
聂城夫与敏秀两个人的交集是陈庭,
两个人都想知道更多的陈庭或感觉到陈庭而多次谈话,
其中聂城夫请敏秀在他死后帮他化妆,其实也不是在开玩笑,
那时候他已经想死了,我想或许多少也是有后悔的成分在里面吧,
顺道一提,聂城夫的鎗应该是贝瑞塔,很漂亮的手鎗。
缺点的部分。
我觉得咏明的部分算是处理得比较不好的,也或许是我没有看懂吧。
咏明假装有枪挟持敏秀去谈话不是很有必要,或许是想增加悬疑性,
但并没有营造得很成功,他要问事直接找敏秀谈就好了。
然后我不太了解咏明执行任务出包为什么要做精神鉴定,
咏明的那种情况应该是被家属控告而有法律问题之类的,
而且被鉴定者应该是拿不到自己被问话的录影。
他无法接受自己被停职,还是以警察身分继续办案,
最后聂城夫死掉,他打电话“报警”,开始接受自己是正在停职的身分。
一般批评的节奏太慢我并没有感觉,对我个人来讲,
这部电影比较大的缺点是谜底,
聂城夫对陈庭爱恨交织而故意不将服药过量的陈庭送医任其死亡,
这样的冲击好像不太够撑起悬疑性,
毕竟现在的社会新闻更惊悚的事情也不少见。
片名是化妆师,广告宣传是悬疑杀机同志情节,这些都兼顾的话,
对于电影才两个小时的篇幅似乎不太足够,
如果能够更聚焦一点可能会更有味道。
但瑕不掩瑜,这部片对我来说还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