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首PO,不常写心得,试试水温~
由于我的记忆力挺差,若有bug欢迎指正!
文长慎入
《魔镜梦游2:时光怪客》超乎我预期的好看,
我喜欢续集更甚于第一集,这应该也是魔镜系列的终章了。
整体的剧情结构仍然是以奇幻冒险为主轴(不然还能是什么呢)
时间背景拉到Alice返回人间(?)后1860-70年代的伦敦,
此时的Alice不再是前集的小女孩,
而是继承父亲事业成为一名经验丰富且颇具胆识的船长,
成功带领船员从凶猛的海盗手中历劫归来,
Alice乘着从父亲传承的希望号返回伦敦,这便是第二集的序幕了。
然而返回伦敦后,却发现一切变了样。
负责船只的公司换了管理者(向Alice求婚失败的男人),
负责人不仅处处刁难Alice,母亲甚至打算将船只卖掉,
此处呈现出传统产业开始朝向资本化的现代企业雏形,而社会氛围也开始有所转变。
在剧情安排上,具备勇猛及智识的Alice,
在弥漫传统性别氛围的伦敦社会中格格不入。
编剧也巧妙地将彼时对女性的社会期待穿插其中。
例如负责人多次嘲笑Alice的女性身份:
女性不可能当船长、无法克服诱惑、甚至不具备理性的头脑
(或许还有一句潜台词是-甚至不结婚)。
这些台词显然都展现对女性的歧视,而其它女性也在在提醒观众,
Alice是一个不合格的伦敦淑女:
拒绝多金贵族的追求也拒绝进入婚姻、成为“女”船长、
甚至不顾礼节(阶级)、奇装异服等。
母亲的台词“这是女人的宿命”
更显露出编剧刻意突显彼时对女性的传统期待,
以及Alice有多不符合“女人”这个身份。
当然,Alice若是顺服就没有这部电影了,
再次踏入魔境不单纯只是冒险,
也是选择了抵抗宿命、选择不顺从的颠颇道路。
若从主要角色来看,我认为Alice、疯狂帽客、红心皇后
分别呈现出不同的议题与象征意义,三者之间也有所呼应。
|Alice|
很明显地Alice扮演挑战性别界线的角色。
做为一个勇闯魔境的冒险者,Alice呈现出果敢、坚毅、勇猛,甚至是粗野的特质,
在传统女性角色的设定中,这些并不是常见的特质,
亦不被视为属于女性的正向特质(多半会导致灾难)。
而Alice的多重身份:叛逆的女儿、船长、拒绝婚姻的女人、企业家等,
也具有竖立女性角色模范的意味。
还有一段剧情也很有趣。
当Alice不小心回到“现在”,
被诊断为患有“歇斯底里症”的精神病患,也显见编剧的用心。
歇斯底里症是男流主宰的医疗系统中,将女性特质病理化的典型控制手段。
奇思异想的“非理性”身体经验,在父权社会中被贬抑为“精神异常”
(然而魔境本身不就是一种Fantasy吗?)
Alice不断的逃逸与反抗,意图呈现出女性主体对抗父权体制的能动性。
在回到伦敦后,Alice与母亲重修旧好,反叛即将吞噬母女的船只企业。
联手在新天地-中国,打造属于母女俩的事业,
正式告别了小女孩的身份,以自主女性的姿态迈入新世界。
一对单亲母女独立创业,向男性掌权的企业宣战,
不仅写下女性自主的新章,也替伦敦社会即将产生的转变打下先锋。
|疯狂帽客|
在这一集当中,帽客呈现出更多疯狂以外的人格特质,
以及他的缺乏:信任与归属感。
信任的重要性,大到可以左右帽客的生命。
也呈现出极度需要被肯定的状态,这份缺憾连结到他的家庭经验。
备受父亲冷落与严厉的管教,使他一再失落、得不到信任与希望,
因而埋下负气离家的种子。
在得知其家人尚未死亡后,重新寻找归属感是支持帽客活下去的希望。
相较于红心皇后的缺乏爱(或许是因为帽客拥有朋友的爱),
帽客这个角色的象征意义,主要为家庭的重要性。
对于十分强调家庭意义的剧情安排,个人认为太过强烈。
尤其是帽客对Alice说“家庭是唯一的依靠”这句台词,让我有点反感。
我认为帽客与Alice与魔境中的朋友,也可以是一种家庭的样貌,
而强调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无非是巩固了单一的家庭样貌,
而丧失不同家庭样貌的可能性。
不过Alice与母亲共组的“单亲家庭”
或许是编剧试图呈现的另一种家庭样貌,但仍略嫌安全了些。
|红心皇后|
“为什么我没有人爱”这句红心皇后多次出现的台词,
仿佛在控诉命运或某个使她注定不幸的对象。
替反派注入“人味”也是经常出现的编剧手法,
将反派的坏重新安置脉络,带领观众回溯反派如何生成(例如《黑魔女》)。
人前冷血、残酷的(大头)红心皇后,
原来也在原生家庭中,有着一段搁置许久的创伤。
这份创伤使她汲汲营营于追求权力,斩去所有妨碍她获得爱的人头。
即使红心皇后的创伤也来自原生家庭,
但她与帽客不同的地方是,对爱的渴求更加强烈。
编剧用“缺乏爱”这个重要因素,替红心皇后一切的残暴行为找到了答案。
对于红心皇后的角色设定,一方面让我连结到自己的经验。
因为对于爱的渴求,而使自己汲汲营营地抓取攀附所有可提供爱的人事物,
却难以满足的心理状态,我也一直都在体验。
这种因为缺乏而导致疯狂的行为模式,确实是心理咨商会出现的观点。
然而,我也并非全然接受这套观点。
做为一部商业电影,这一套思路尽管没有大问题,
但我们仍必须谨慎地检视,电影的设定是否传达特定的意识形态,
如同帽客象征的家庭意义,呈现出单一的家庭想像,
缺乏爱的角色是否总是与某些性别、族群、人格特质连结?
这样的套路可以成为一种新的解析观点,
但也容易沦为另一种套版,我们应该警觉,
相同的答案不总是来自一样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也不总是一样的答案。
期待主流电影端出更多样的套路和因果设定,
是做为观影者合理的要求,也是促使改变的信念。
|Alice、疯狂帽客、红心皇后三者之间的关连|
观影至尾声,我意识到三者间的共同点,即为“异类”。
Alice是伦敦社会中不符合淑女期待的异类女性;
帽客天马行空的性格与奇特的相貌在高帽家族中最为突出;
红心皇后大辣辣的粗暴性格则和假掰的皇室家庭格格不入(更别说后来的大头了)。
三位异类貌似全部重回“正轨”,但我认为异类也改变了“正常”的宿命。
Alice不再是四处闯祸的小女孩,而是勇于冒险犯难、挽救错误的行动者,
更带领母亲突破性别窠臼打造事业;
帽客的疯癫敏感,在一片“理性”中突围而出,
直指不可能为可能,亦重新获得家庭归属;
红心皇后的粗暴与冲动,映照出(被视为更优秀的)白皇后的懦弱与踌躇,
最终让白皇后说出懊悔与道歉,获得了原谅。
若要说三者异类完全被收编?我并不同意。
尽管在童话故事的架构下,Happy Ending仍是难以脱离的“结构因素”,
但在魔镜2当中,已经脱离了正派与反派的对立叙事,
每个角色都获得自己的圆满,也已足够了。
|总结|
总体来说,在主流好莱坞电影的架构下,
魔镜2呈现出细腻的角色安排,
并做出符合性别政治正确的选择(至少Alice与母亲是如此)
在《黑魔女》之后,可看出迪士尼的部分作品,
有试图加入女性形象转变的巧思,但还是稍嫌保守。
全长将近2小时的过程中,节奏略微缓慢,
但有许多小高潮穿插其中,不至于让人感觉乏味,
以童话改编的迪士尼作品当中,魔镜2仍是一部出色的电影,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