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美国队长三,但我同时也是很挺 BvS的,就来回一下这篇吧:
※ 引述《proprome (月光宝盒)》之铭言:
: 新闻网址: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5692
: 题材类似评价却差很大?《美队 3》比《蝙超》好看的十个原因
: http://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6/05/0-2.jpg
: 从《蝙蝠侠对超人:正义曙光》到《美国队长 3:英雄内战》,今年好莱坞似乎就爱玩英
: 雄对英雄的梗,就连本月份即将上映的《X 战警:天启》都让变种人分两边站。而虽然一
: 样的概念一再出现又有噱头,也不是光看英雄搞分裂就能满足某部分挑剔的观众。近期电
: 影权威网站The Playlist 就将《蝙超》和《美队 3》拿来相比较,结果由美国队长完胜
: 。至于为什么,就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 以下内容含有剧透,请斟酌阅读。
: 原因一:题材黑暗,不代表电影不能有幽默元素
: http://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6/05/1-5.jpg
: 自诺兰的《黑暗骑士》三部曲开始,超级英雄电影开始不若以往那样,给人轻松无脑的爽
: 片印象,反之越来越开始着重于这些英雄的内心戏,而同理也渐渐运用在 Netflix 的影
: 集系列如《夜魔侠》、《洁西卡琼斯》。只是比起《蝙蝠侠对超人》中以薄弱的理由让蝙
: 蝠侠和超人真的痛恨彼此,The Playlist 认为《美国队长 3》导演以两人对法案产生歧
: 义,而大打出手的处理方式较让人信服,正因为如此,电影也有更多可放入轻松元素的空
: 间。
蝙蝠侠和超人并不真的“痛恨彼此”,而是在有距离加上挑拨下造成不信任,蝙蝠侠想灭超人只是当他非人异己而想替地球除掉祸害,超人对私刑蝙也一再忍让只给与口头教训和些微体罚,是蝙扁超人扁到太超过才激怒超人的。
并不是仇恨,而是不知与不信,因此靠“玛莎”两字让蝙蝠侠知道了超人的人性和你我都一样之后,“不信任”就烟消云散,可以一起坐下来冷静面对了。
至于“幽默元素”,又不是每部电影都需要幽默元素,BvS 在产品定位上就不走幽默、就是不想放幽默,有何不可?
: 原因二:角色塑造较强
: http://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6/05/2-6.jpg
: 《美国队长 3》在上映前普遍让粉丝担心的,即是电影中出现的大量复仇者、加上还要介
: 绍新角色这件事,毕竟角色太多向来不是件好事,加上这次又是美国队长的独立电影,一
: 旦故事线太复杂就很容易失焦。不过电影上映后完全证明粉丝的担心是多余的,成熟的剧
: 本、双导演罗素兄弟高超的执导功力使本片不但剧情流畅、角色鲜明、娱乐效果十足,没
: 有一个角色是为了出现而出现,每个人的参战动机都十分明确(除了鹰眼,永远都被忽略
: 的鹰眼);反观《蝙蝠侠对超人》中以电脑影片介绍其他正义联盟成员的出场,看来
: DC 迷也得承认这一块《美队 3》处理得比较好了。
正义联盟成员在本片并没有“出场”,顶多只算彩蛋(彩蛋本来就是让懂门道者发现、不懂门道者好奇狐疑的)。而就这四位正义联盟资料夹成员的彩蛋来说,篇幅超短但都已经有角色刻划了,端看观众选择注意还是不注意而已。
超市里面那个 F,他在人类世界很低调、穿得很普通很像鲁蛇,但在混乱人间路见不平还是要插手,只是插得很低调生怕被人看见。
海沟底下那个 A,他躲在地洞里面不想出来,但上天下海无孔不入的人类硬是要去探测他,看他吹胡瞪眼拿着叉子像睡觉被吵醒似地跑出来,我们都可以给他补句 "Leave me alone" 。
实验室里那个 C,他被人类架起来当实验还被实验得很痛苦。以上三者,都把人类与超人类(或人与神)的剑拔弩张关系交代得非常清楚了,这些人是有名有姓的正义联盟还是无名小卒都不重要,本来他们就是要铺陈“人与超人类冲突,不只蝙与超,处处都有”。
比利时战场上(真好奇会去比利时哪个城市?Ypres?)那个 W,则是戏份多一点的彩蛋,她一路当个神祕兮兮的花瓶,躲避人类哄骗公子哥儿,但历史照片显示她也曾与人类站在一起;而她的下一个镜头,正是来与人类站在一起。这位 WW 的戏份就算是讨厌 BvS的观众大部分也都给与好评。
: 原因三:不用造成世界末日,也能让超级英雄好好运用他们的超能力
: http://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6/05/3-6.jpg
: 超级英雄不一定每次出现都是为了拯救世界,因为观众也看腻了。《蝙蝠侠对超人》中蝙
: 蝠侠和超人最后和好、联手是为了对抗雷克斯路瑟;《美国队长 3》则相反,造成队长与
: 钢铁人分裂的关键,正是反派齐莫男爵,要让超级英雄展现超炫美技,真的不用弄个山怪
: 或核弹什么的。当然,漫威也不永远像这次如此高超,The Playlist 举例去年的《复仇
: 者联盟 2:奥创纪元》中大闹苏科维亚的一次性反派奥创,就是个满失败的例子。
的确是“不用”造成世界末日,不过为什么“不能”造成世界末日?不同选择有谁高谁下吗?
对 BvS来说,铺陈一路的人之不信、以及不信无限累积而生成的恶念与恶行,就是属于这个人神故事里的“世界末日”, Doomsday 就是这个恶的化身,甚至很明确地让他由本片不信与恶念的代表 Lex Luthor流血生出。
“造成队长与钢铁人分裂的关键,正是反派齐莫男爵”。同一句话在 BvS也可以说“造成蝙蝠侠与超人对立的关键,正是反派雷克斯路瑟”。所差者只是 Ca3让英雄们伤心地打了一架之后黯然分开、BvS 让英雄们不打不相识而联手,两者有什么高下之别呢?
: 原因四:要强调战况的惨烈、角色的牺牲难过不见得需要赐死
: http://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6/05/4-6.jpg
: 天啊!他居然死了!”、“天啊!他居然没死!”向来是票房大片中最容易让观众惊讶的
: 爆点,而《蝙蝠侠对超人》就用了这样的梗,不过却无法让所有的观众感到惊讶。毕竟我
: 们都知道接下来还有《正义联盟》,超人不可能就这样 GG ,因此当最后棺木上的土浮起
: 来时,只让人觉得超级老梗;而《美国队长 3》虽然起初在预告中能看到罗迪将军倒在东
: 尼史塔克怀中的画面,引来许多人猜测他可能会领便当,结果他虽然没有战死,却依然让
: 人揪心。相信观众应该都对罗迪最后下半身瘫痪的结局感到难过,而东尼史塔克对于此事
: 的自责,也为情绪的渲染更添层次。
同上,的确是“不见得需要”赐死,不过为什么“不能”赐死?
超人与蝙蝠侠的关系,在 BvS里处处明示得很清楚就是“神与人”,当然不能忘记神子代人类承担罪孽的牺牲。当 Ca3的罗德为了自己认同的任务而摔到瘫痪令人不舍时,BvS 的超人也是为了人类 "This is my world, you are my world" 而与罪孽化身同归于尽、牺牲自己。两者有何高下呢?
而“东尼史塔克对于此事的自责”渲染更多情绪,超人这神之死就没让人类自责吗?“责”消极是自责 "We fight, we kill, we betray one another" ,积极是自励扛起更多责任 "but we rebuild, we can do better, we will, we have to",一般人如此蝙蝠侠更是,要带着一路躲藏的 WW 选择挺身而出承担责任。不然,电影在超人死后还拍了这么多告别戏是拍假的?
: 原因五:不要让两人的冲突廉价到一个名字就能打发
: http://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6/05/5-4-1024x729.jpg
: 《蝙蝠侠对超人》中让两人马上变成好友的关键字“玛莎”,一直是观众讨论的焦点,虽
: 然让蝙蝠侠发现两人的妈妈名字都叫玛莎,目的是让他意识到超人充满人性的一面,不过
: 当整部电影前半两人的冲突从此烟消云散,似乎就显得像是为了让故事进行下去的作弊手
: 法了;《美国队长 3》在电影的最后让两人保持分裂、却依然在意彼此的微妙关系,虽然
: 让观众担心接下来复仇者联盟的命运何去何从,却也清楚知道两人的友谊并没有因此彻底
: 破裂,这样的结尾更容易让人想知道接下来电影宇宙的进展。(也就是说《蝙超》作为《
: 正义联盟》的两个半小时预告片,表现还是不如《美队 3》带给观众的期待)
这一个名字并不廉价,它承载很多东西,这篇文章也知道“是让他意识到超人充满人性的一面”。但为什么都有这样的理解了,还要称这玛莎梗“似乎就显得像是为了让故事进行下去的作弊手法”呢?
这里要注意的是,有别于钢铁人与美国队长在 Ca3已是患难的老战友,超人与蝙蝠侠在 BvS中是从不认识,电影中只见过三次面甚至还有一次是以凡人之姿见面,他们互相的认识多数都是透过媒体与梦境的脑补,就让对立在心中滋生。这并不是“仇恨”,更像是因为“不知”而“不信”,而放任不信扩大成为恶念。
既然是“不知”而“不信”,那只要“知”了一点就通,这就是顿悟,有什么问题?还是有些观众自己生活中没有顿悟、就不接受角色的生活中有顿悟?
: 原因六:反派的动机更明确
: http://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6/05/6-3.jpg
: 杰西艾森伯格作为雷克斯路瑟的演出非常精彩,却缺乏一个讨厌超人的动机。也许漫迷因
: 为了解这个角色,而能猜出他是因为无法忍受超人这样超出逻辑的存在,但对于普通观众
: 来说一切还是难以理解,这方面不用说,《美队 3》的齐莫男爵虽然相对影薄且缺乏魅力
: ,其动机是相当明确的,不会让观众因为困惑而出戏。
我就是个普通观众,漫画一本都没看过也没打算要看,一样能猜出“他是因为无法忍受超人这样超出逻辑的存在”。
这方面此片给 Lex 的典型 Eisenberg 式碎嘴戏份很多,有说他童年家暴神却没理的原初阴影、有让他营造屁孩企业家(尤其还特写了布鞋)白手起家的人类自信、有让他对国防部长喻以对未知的恐惧、有让他对参议员游说也对蝙蝠侠警告“恶魔天上来”
不信神、只信人,就要尽一切人工开天辟地驾驭一切取代神,这一点只要对“人定胜天”概念有所思考的人都能理解其动机,此片中 Lex与蝙蝠侠的动机都是类似的。比起齐莫男爵,BvS 的反派 Lex与准反派蝙蝠侠当然“影厚”很多,但影薄与影厚是两种手法、两种选择,有谁高谁下?
: 原因七:动作场景也能拍得有趣
: http://goo.gl/lERkXd
: 提到动作镜头,查克史奈德是非常厉害的,从《300 壮士》中美感与力量兼具的慢动作画
: 面、到《超人:钢铁英雄》中热血贲张的战斗场景,这次《蝙蝠侠对超人》中蝙蝠侠的打
: 斗也完胜过去诺兰的版本,更别提神力女超人的出场片段。只不过虽然在画面上查克史奈
: 德很有一套,本次《美国队长 3》中的几场战斗场景还是胜出,集合每位英雄大展华丽技
: 能、各种笑料,足以让这个片段成为经典了。
这篇都提出了两片各自的不同,查克着重的是美感与力量、想塑造的是血脉贲张、运用的是他最擅长的画面;Ca3 则是让“每位英雄大展华丽技能、各种笑料”,当然足称经典。两个是不同路数不同选择,又有谁高谁下?
: 原因八:将重点押在观众对于角色的情感,而不是角色的对立
: http://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6/05/7-2.jpg
: 在看《美国队长 3》时我们无须担心钢铁人真的对美国队长痛下毒手,因为我们清楚了解
: 他们两人的连结与友情。一个相信法案能让破坏降到最低;一个认为阻止齐莫才是首要任
: 务,两人其实是为了和平而战。不过在《蝙超》中蝙蝠侠却想尽办法要杀死超人,绝大多
: 数的原因是他所做的梦,以及部分的复仇意识,The Playlist 认为这并不符合观众心目
: 中对超级英雄的印象。
如果不分谁高谁下,而只说是否“符合观众心目中对超级英雄的印象”,那算是公允;不过下一个问题就是,观众心目中对超级英雄的印象一定要定型于一尊吗?
Ca3 队长与钢铁人的角色关系重点的确是“情感”,BvS 超人与蝙蝠侠的角色关系重点的确是“对立”。不过 BvS一整片的故事曲线就是由“不知”与“不信”一路搧风点火成为“对立”,再经过一场不打不相识之后萌生情感。
人的情感可以像队长与钢铁人一样基于深厚交情,也可以像许多英雄惜英雄一样短暂交手即见真心。“玛莎今晚不会死”、“我是你儿子的朋友”都是蝙蝠侠顿悟后可以为对方两肋插刀的情感,就算新朋友死了还在坟前树下立志承其遗续。这样“影薄”难道就不算“情感”吗?
: 原因九:如果你想为将来的电影铺陈,可以更有逻辑一点
: http://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6/05/9.jpg
: 由于这一局《美国队长 3》占有太多的优势,毕竟漫威电影宇宙成行至今 8 年,观众对
: 于角色已经很有感情,因此就不把两部电影拿来比较。不过单就《蝙蝠侠对超人》的表现
: 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像是神力女超人原来应该可以成为更有存在感的配角,却沦为类
: 似猫女这样出来让观众赏心悦目的作用,而闪电侠在梦境中的出现更是让人一头雾水,更
: 别提其他正义联盟成员的初次登场,居然是在影片中,他们感觉比较是为了帮电影加料出
: 现,而非在剧情上有实际的作用,不过同样等级的错误漫威也犯过,The Playlist 认为
: 《钢铁人 2》就是一例。
说这段话的前提,就是期待这些彩蛋“在剧情上有实际的作用”,但这根本就是缘木求鱼的错误期待,这片标题都只是 BvS了,并没有提到什么 WCFA 等人,他们本来就只是“帮电影加料出现”的彩蛋而已。
更别说 WCFA 四颗彩蛋当中的 W,让那个神祕女郎出现短短几场戏,已经有曾经信人( 1918 与人并肩作战)、今躲避人(装成花瓶古董商)、不信人(觉得男孩一定不懂分享)、但仍不愿抛弃人(都上飞机了,看到人类大难还是要出头)的刻画了,背景动机与行动都很完整,可不只是“让观众赏心悦目的作用”,至于猫女是不是这样我就不知了。
: 原因十:在意普通民众的安危有更聪明的办法
: http://punch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6/05/10.jpg
: 超级英雄执行任务时,到底为民众带来多少伤害是萤幕前观众常有的疑问,而本次《美国
: 队长 3:英雄内战》就恰巧回复了这个问题,透过这次的注册法案,复仇者联盟更要对过
: 去的行为付出代价;反之在《蝙蝠侠对超人》中剧情还特别对观众解释,超人和蝙蝠侠大
: 战毁灭日的时候,刚好是在一个无人岛上,理由牵强也显得不太必要。(不过 The
: Playlist 倒也是没有特别提及《美队3》机场大战时机场都没人这件事 )
很高兴摘译这篇的人(是原 po 你吗?)有发现没有特别提及“机场都没人”这件事。从这点来看我们就知道这篇根本双重标准,只挑对 Ca3有利对 BvS不利的点选择说。
就“普通民众的安危”这件事来看,本来就是看剧情需要的,剧情需要有死人就会有死人,剧情需要没死人一定就有办法让这个场合没有人,本就是编剧说了算,给个可以自圆其说的解释就好,这解释写不写实甚至并不重要。
以两片比较来说,Ca3 既然有着重苏科维亚与纽约死很多人,BvS 一样有大都会市与萨德将军对战死很多人呀;以单片比较来说,Ca3 有苏科维亚及纽约死很多人,也有莱比锡哈勒机场大战空无一人呀。
看看近期发生的布鲁塞尔机场爆炸案实况,我们知道机场疏散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并不是听到两句广播之后机场就空无一人了,不过这就是超级英雄电影,何必那么写实?有人会批莱比锡哈勒机场战“刚好都疏散完了”很牵强吗?
如果没有,那为什么要批 BvS当中刚好在无人岛上很牵强呢?氪星船就放在这边、就是整区封锁只有 Lex可以进入,何况后来打着打着 Doomsday 也打到 LexCorp大楼屋顶上了,这样会不会死人呢?写实说来当然会,BvS 也没特别假掰地说没死人,只是没有多说而已。
综合以上十点,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完全是以 Ca3有做什么,来说 BvS没做什么,然后评价这个没做是不好的。但,根本就是不同电影不同路线不同选择的问题,以其中一部电影的路线选择为价值基础来批评另外一部电影,这个意义在哪里呢?
还不如,想批 BvS就批得基进一点,直接看 BvS选择的路线,来批 BvS自己的拍摄手法如何没有做好、如何辜负了自己选择的路线,那才是掷地有声。本版很多评论 BvS的负雷文章都做到了这一点,这篇文章远远不及。
结论满好的 应该说BVS表现出的深度远不如企图QQ
作者:
xelnaga (Xel'Naga)
2016-05-14 21:49:00神脑补
四段影片本身没什么问题,粉丝看了也很高兴但正片演到一半突然来这四段就真的奇烂无比超人不是不能死,但观众们都已经知道后面要演正义联盟了,用膝盖想也知道不会真的死掉,那他的死安排在这里就很没意义,那20分钟妈妈、女友伤心,哀戚的葬
作者: rukisha (rukialala) 2016-05-14 22:39:00
推这篇,原本那篇批评的理由很牵强
礼,官方的仪式,每一秒我都在想说好啦到底演完了没根本不会有任何入戏的情绪啊
作者:
wuboy (光阴的故事)
2016-05-14 23:06:00其他几点同意 但那几段影片根本不叫彩蛋 影响剧情流畅而已
作者: ray811209 2016-05-14 23:06:00
其实不是每个人都会去看电影的排程啊,我朋友就不知道后面上正义联盟...
作者:
windr (天河银明)
2016-05-14 23:19:00BVS 是部好片子不觉得彩蛋有影响到流畅度
作者: Khan0826 (Khan) 2016-05-15 00:09:00
上篇就留言过了 各人见解喜好不同 真的没必要分好坏
作者:
cider (Cider)
2016-05-15 04:30:00四段影片很好呀 要不然片尾蝙蝠侠说要去找超人类不是很奇怪超人死我看得很感动 就算知道他会复活也不影响当下的情感
作者:
Drexler (the Glide)
2016-05-15 04:34:00推 我也觉不影响流畅 且安排WW一一点开影片其实很有趣啊
作者:
dxball (秘密)
2016-05-15 04:49:00那是否也可以说,反正复三队长跟东尼还是会联手,这场内战打得很没意义哩?我是觉得可以统一把观众视角放在全知或单部片就好 ... 不过主要还是觉得原文的批评都很牵强
作者:
aska1219 (bokuwamusic)
2016-05-15 15:14:00推,很多人只是双重标准看这俩部片
我只觉得玛莎是败笔,还不如照动画演........
闪电侠那段是他用能力助人,哪来的人神冲突?钢骨那段的人神冲突勒?WW的勒?然后这些影片硬生生摆在主片中间,却对角色接下来的行动毫无影响(WW后来帮忙是因为看到毁灭日),只在最后才提说要找出他们,不是破坏节奏是什么....就不能至少摆在超人死后吗?如果真的是要表达神为了承担人类的罪孽而死,让人类反思,那没演多久就立刻复活不是更矛盾了吗,人类根本没什么好需要反省的,反正神根本没有死啊!如果把超人的复活往后排,演一下人类到底之后反省了什么,挺身而出做了什么,不是比较好吗....不然不过是几滴眼泪几根蜡烛,就又活了,显得好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