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谈“台湾电影修复”及“台语电影的昨日及明日”

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16-05-02 20:40:19
http://www.tfi.org.tw/news-info.asp?N_ID=1619
教育电台“蓝色电影院”:蓝祖蔚专访国家电影中心执行长林文淇谈“台湾电影修复
”及“台语电影的昨日及明日”
当我们提起侯孝贤、李安、李屏宾时,我们都用“台湾之光”来形容他们,透过他们
的才华及努力,台湾终于走向国际,被世界所看见。
但,我们的土地真的这么美好吗?我们总以“台湾之光”为荣,但回头看我们的国家
电影中心(前国家电影资料馆),却是非常的穷破。我们没有一个完善的陈列馆,可
以把这些傲人的电影资产,非常体面的展示在国人、国际影人面前。难道,我们的国
家就是这么寒酸,无法拿出一套良善的文化的对策来善待这些珍贵的电影资产吗?
蓝祖蔚:林文淇执行长在三年任期中,最大的感触跟想法是什么?
林文淇:从“国家电影资料馆”到“国家电影中心”,我觉得这里一直是非常不被重
视的状态。我们讨论著李安、侯孝贤等“台湾之光”的风光明亮,但片库里的电影资
产却随着时间不断消逝、不见光明,我都称这为“沉默的死亡”。今天就是要来这里
聊聊这些“台湾之耻”,多少有点自我嘲讽的心情吧!(笑)
蓝:“国家电影中心(前国家电影资料馆)”一直也是我认识电影重要的宝库,历年
来的馆长也有许多委屈,但很少人能像林执行长这样勇敢的说出真话。今天,就请林
执行长直接的来讲出,“国家电影中心(前国家电影资料馆)”现在的困境有哪些?
林:“国家”两个字蛮沈重的,大家都会觉得我们是“国家级”单位。马丁·史柯西
斯来台湾拍《沉默》时,想找一个全台放映规格最好的场地看毛片,于是找到了我们
。当时,我直接坦承国家电影中心的放映规格真的不行,建议他们另寻放映空间。可
见国外都认定了我们这里应该拥有最好的放映设备,但却完全不是。
我们其实是文化部设的基金会,主要任务是保留、典藏珍贵的电影资产,当然还有很
多专案及各式各样的任务。电影资产部份,包括被921地震震坏的台湾电影制片场(
现名为台湾电影文化公司)原有的许多影像资产,如50年代新闻片、纪录片、东势国
小的相关影像(“东势国小”已于921地震时被震垮);还有我童年的记忆,如“新
生活运动”时小学生受生活教育的片段,我甚至还在里面看到了我同学,这么多的历
史画面,现在看来都是相当珍贵。
另外,许多经典台湾电影,如胡金铨、李行、郭南宏等大导演,也都留下了很多电影
及相关文物在我们这边。以及台语片,台语片的艺术性或许比不上胡金铨、李行导演
的电影,但历史及文化价值很高,很多人看了后会很有感觉,保守估计1956年到1981
年,总共拍了1,200多部台语片,如今仅剩下170部有保存下来;这些影片虽然都能看
,但很多部状况是很糟的。
我们最大的困境是没有经费,国家电影中心一年的经费约为3,600万~4,700万。但我
们有11个片库,约14,000-15,000部影片,还有许多珍贵文物、海报、剧照要保存。
我们的树林片库位于新加坡工业区,多是租来的厂房,为了保存这些电影资产,我们
盖了低温片库,因为有些胶片(如硝酸片)会自燃;其他国的片库都有很多预防性的
设备,但这些我们根本不敢想,只能把最基本的保存做好。国影中心片库目前温度大
多是18-22度,但理想的保存温度是4度,就算一年电费已花费500多万了,保存环境
还是十分不良。除了温度外,由于片库一开始就不是为了保存而设计的,所以还有许
多如墙壁不够厚难以保温……等限制,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导致片库须经常保养修
缮。
4年前我们开始做数位修复,立即面临没有设备及空间的窘况,只好委外作业。数位
修复的经费,是另从科技部的预算而来,名义上是为发展高阶数位扫描技术。也一直
到去年,才终于用了科技部的预算,买了一台二手高阶扫描机,花了1,200-1,300万
左右。
以前的数位修复是冲印,现在则是数位扫描。国际电影资料馆联盟(FIAF)已证实,数
位修复完后,还是要冲一份拷贝来做保存才是最好的保存方式,因为这些胶片,在低
温下可以保存500年。现在,台湾还有一家“现代冲印”可以做冲印,但以我们的经
费限制来看,就算我们不付租金、不用水电、不付员工薪水,一年至多也只能救10部

因此,近年来我们努力自救,除了积极寻求企业募款外,也很感谢一些电影明星及民
众的捐款赞助。在这些拜访的过程中,企业主常常反问我们说,既然你们是国家的电
影中心,这些电影又是这么重要的资产,政府到底做了什么?
蓝:国家电影中心的放映空间由夹板隔成,非常寒酸。若有人来参访,国际影人来台
是对这样的国家级单位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国家给他们的资源并不多,且如果文化
不强,只保存这些历史记忆,应该还是不够的吧?
国家电影中心业务多元,如:纪录片影展、金穗奖、国际影展等……。我对愿意在这
边贡献的年轻人是非常敬佩的,因为他们有很坚定的信念,努力保存台湾的昨天,在
这个贫穷的土壤上面,开出一朵又一朵的花。林执行长是否愿意与我们分享一些国家
电影中心近年来的成果?
林:做电影保存的过程中很像挖宝。
国影中心前任馆长井迎瑞,前年就在苗栗找到了第一部台语电影《薛平贵与王宝钏》
,就是很令人兴奋的消息。另外,去年香港最后一家冲印厂“综合电影冲印”歇业,
他们也捐了好多台湾电影给我们,其中居然还有郭南宏导演的《盐女》,而且状况不
差,只要经过数位修复后就可以回到与原本相近的状态。除了业界外,民间也有很多
等待救援的宝物,我们最近与彰化一位赵先生联系,他那边有2,000多部电影,正在
协调是否能捐给国家电影中心来处理。其实,我们的人力跟空间都不够,只能硬著头
皮救,同时持续向文化部争取更多经费。
之前,我们也听到香港在旧金山的戏院里,挖出好几部好重要的香港电影。这些兴奋
的事情陆续都在发生,我相信一定还有很多没有被发现的珍贵电影资产。只是,我一
直很担心国家电影中心同仁们的热情,如果一直没有一个明确可以努力的方向与未来
,要怎么支撑下去。
蓝:执行长您自己的热情来源呢?
林:我想我跟我们的同仁都一样,大家都很关心台湾老电影,而我们又是唯一可以抢
救的单位。我如果能让一群关心电影的人,特别很多是年轻人,可以一起投入,并一
起做了些改变,这就热情来源。
蓝:听完这些,我们很期待国家能够有新的做法,但收音机前的观众可以做什么?
林:民众目前可以做的,就是捐点钱一起抢救老电影。去年我们募了180几万,修复
了凤飞飞的《春寒》。只是,我总觉得这治标不治本,因为太多影片等著被抢救了;
其中有这么多我们的共同记忆,如当时的台湾游记《王哥柳哥游台湾》、重现阿里山
昔日风情的《旧情绵绵》等……。但若总统不重视,文化部长重视也没有用;总统不
重视,若现在政府有一块地可以运用,部长会想到国家电影中心吗?还是其他更有利
益的团体单位呢?
蓝:电影文化在虚拟空间下,这些东西明明这么清楚记载历史,但它消失时一般人没
有感觉,当你要回去找它时就找不回来了;虽不是迫切的,但这些资产却是一点一滴
地在消失。很多人可能单纯把电影当作娱乐,但却没有想到电影还附有保存记忆、保
存历史的功能。今天林执行长所提到的问题,可以让收音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想到,究
竟还可以做什么,让台湾电影可以留下昨天,有更美好的明天?
林:每年的数位修复计画中,我们希望至少可以修一部经典国片,并带去国外影展参
展,让这些电影在国际上也被看见;像是入选坎城影展的《侠女》、《龙门客栈》,
及去年修复并入选今年柏林影展经典单元的《尼罗河女儿》。另外,我们也会修复有
大明星的电影,因为募款较为容易,像是凤飞飞的《春寒》、林青霞主演的《窗外》
……等。还有一些急切需要被保留的台语电影,如今年修复的《再见台北》……等。
除了这些修复及推广计画外,我们期待还能留点预算购买设备,唯有设备如果足够了
、修复专业加强,每年才可以救更多国片!
讲一件难堪的事,《再见台北》其实是日本寺田仓库帮我们修的,去年社长中野善寿
参访国家电影中心后很惊讶,他觉得我们这样真的是不行,于是答应每年帮我们修复
一部作品。寺田仓库是日本从仓储转为典藏红酒、名画的一个专业空间,我们把《再
见台北》交给他们修,原本的经费就可以拿来买设备。
蓝:台语片当中,为什么选择修复《再见台北》呢?
林:文夏有一系列的台北电影,《再见台北》是最后一部,也是仅存的一部。正逢今
年为“台语片60周年”,延续去年文夏的展览及相关书籍出版,今年国影中心计画举
办许多“台语片60周年”相关活动,修了这个影片可以有很多延伸发想,加上文夏老
师还很活跃,一起来欢庆“台语片60周年”会是很棒的事!
但当初我突然警觉,要是我们没有经费去修其他台语片,那“台语片60周年”唯一的
一部片,居然是日本人帮我们修的。我们现在持续努力与许多单位联系捐款事宜,像
是《王哥柳哥游台湾》,上下集修起来要400万。还有很多重要的电影,去年我们修
复的《天字第一号》,保留了已过世大明星柳青、柯俊雄的迷人身影,但还有很多大
明星的风采值得被保留下来。今年要继续努力,不能修个6部、10部来庆祝“台语片
60周年”,我想,至少也要修个3部吧!
我们还在努力。
▲ 教育广播电台“蓝色电影院”? http://goo.gl/RKRz8L
作者: hunter7973 (killer)   2016-05-02 21:52:00
哭哭拉,台湾人谈文化如风一般
作者: mindsteam (24fps狸猫任务)   2016-05-02 22:43:00
泪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