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心痒难耐。里头很多地方没有搔到痒处。
1.缺长期铺梗,剧情难交代?
“除票房外,《蝠超》口碑亦不佳,在影评网站烂番茄平均得分4.9分(满分10分),与对
手漫威《复仇者联盟》(8分)、自家作品《钢铁英雄》(6.2分)皆有落差。影评称该片
为“影史最贵闹剧”、“混乱又乏味”。
华纳DC前几年推出的超人《钢铁英雄》、《蝙蝠侠─黑暗骑士》,剧情却是互不相干。这
次《蝙超》直接将三巨头合体,没有前面铺梗,在2个半小时片长中,要将超人、蝙蝠侠
与神力女超人的恩怨与人性冲突交代清楚,只能浅尝辄止。”
先回这段好了。
1.错误的把Nolanverse和钢铁英雄摆在一块,无视Nolanverse的风格独立性以及该系列发
展时DC根本不需要冒风险耕耘系列电影的事实(这件事后头会提到)。
2.无视电影制作的脉络以及漫画脉络。
这篇文章显然不了解蝙蝠侠与超人之间的对立早就是一个老到不行的题材,钢铁英雄收尾
时提供的前提作为一个蝙蝠侠与超人作品的起点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蝙蝠侠对超人本来该
是一个看似冒险但实际上稳固的安全牌,第一,蝙蝠侠和超人已经是DC过去拍过最多作品
的素材,第二,作品文化资本强大,相关名作如林而且两人的地位根本不需要怀疑。
为什么本来看似冒险但实际上稳固的安全牌会变这样?事后诸葛又不多做查证当然会觉得
是高层去死就好,但这就无视了DCEU从一开始就主打的路线:高层不干预政策。
从钢铁英雄开始,DCEU打着的名号就是跟对手Marvel不同的“让名导演自己玩耍”的路数
。DCEU如果真的有官方安排的制作人大手介入,钢铁英雄很多争议性的决策根本不会发生
。举例来说,Man of Steel当初让超人把Zod杀死这个决定实际上挂名制作人的Nolan是反
对的,但当时主导者是Snyder跟Goyer,Nolan最后还是尊重他们的这个选择。结果这一杀
可好了,直接挑起了新旧超人粉丝的争议,从MoS结束之后观众一路争到了2016还在继续
(据说曾经写过天国降临和Birth Right的Mark Waid看到超人杀掉Zod那时候是惨叫着逃出
戏院)。不光是MoS这个决定,实际上真的有在追整个DCEU计画的应该要知道,Snyder在这
个计画中的身分几乎等同是Marvel第一阶段的Joss Whedon+ Kevin Feige,他不光一手安
排了所有接下来电影的时程,还将在每一部电影中担任制作人;华纳虽然知道MoS的争议
,但不可否认那已经是超人长久以来最好的一次票房成绩了,才会继续选择全权把后续安
排交给Snyder(Snyder在白板上把DCEU到JL2的电影时程和剧情因果都画完了,访谈上都有
讲过)。
不光只是Snyder这个选项,像是把Wonder Woman交给Patty Jenkins或者把自杀突击队交
给David Ayer都是华纳高度相信导演风格的例证。Patty Jenkins是以拍让莎莉赛隆演技
翻身的女魔头成名的小成本电影女性导演,而在女魔头之后她几乎都是在电视作品的圈子
中耕耘,根本没有拍过任何大成本商业电影的经验,把Wonder Woman这么重要的人物资产
交给一个完全没有大成本电影经验的导演不可说不是一个险棋;而David Ayer本来就是
写警匪犯罪电影剧本和拍犯罪电影起家的,把自杀特攻队的编导责任交给他很难说不是华
纳看上他在领域中的名声。
所以这就是华纳的决策。他们其实非常相信导演品牌,甚至剧组还用过这点去奚落Marvel
的制片干预政策。把蝙蝠侠对超人这么重大的资产交给剧组自己负责而高层不蓄意监管
,事后成品不好当然可以说华纳自己犯蠢不够小心,但如果过度强调是华纳决策害电影
坏掉,那就是无视剧组在华纳的这种策略下,其实更跟电影品质息息相关的事实。回到
BvS,从BvS片长过度膨胀以及挑战分级(初剪片有四小时,明明主打大众市场却有一大堆
挑战PG13底线的R级片段)这些商业大片不该出现的现象来看,你都可以看出华纳安排的金
奖制作人Charles Roven根本对电影没有太多管束,而是用某种放任政策在让Snyder自行
处理所有事情。这之中的很多细节以前已经写文章讲过,就不多说了。
2.早期虽领先,后续没深耕
“但华纳DC亦有苦衷,如今超级英雄电影市场已是迪士尼漫威独大。华纳DC已没时间磨,只
有集中火力将手上王牌一次打出。在漫威公布《美国队长3》今年4月上映后,华纳DC立马
将《蝙超》提到3月上映以避锋头。
事实上华纳DC落到须苦苦追赶迪士尼漫威的地步,乃是它自我弃守该市场的结果。超级英
雄改编成电影,最早由华纳DC开其端,1969年华纳收购DC,9年后将超人推上大银幕大获
成功,后又再推出神力女超人、蝙蝠侠,票房及周边商品皆获利丰厚。
同一时间漫威却相对黯淡,包括1978年《奇异博士》、1979年《美国队长》、1990年《绿
巨人》等,票房口碑皆劣。为挽回颓势1993年成立子公司漫威影业,开始认真制作自家电
影。但真正改头换面的关键,乃是2008年迪士尼花42亿美元将其收购。”
分析大概正确,但无视深耕政策的风险。如同前述,大约在The Dark Knight获得成功的
那时候,DC根本没有必要冒这种风险去做这方面的投资。很多人在谈Marvel时都无视了
Marvel在发展电影宇宙时所需要承担的风险;Marvel想要发展电影宇宙,却又得采取
这种慢慢试水温的方式不能只归因于Marvel决策有方,也是某种环境限制下的必然后果。
Marvel从钢铁人开始采取的策略有两点不能忽略:
1.注重起用适任的二线甚至三线的演员
2.不迷信导演风格,资方的某些限制必须遵守,这场游戏才能玩下去
这意味着什么呢?没错,就是Marvel试着让资方因为电影制作失控而受害的可能降到最低
。而他们确实有理由这样做。因为Marvel很清楚,发展共通电影宇宙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
情,而他们没有那么庞大的资本可以消耗。这有点像一个玩家手头上只有一次尝试机会的
堆积木游戏,你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把积木直接叠到顶高,但那也可以小心的用最没有
倒塌风险的方式慢慢叠上去;但即使Marvel都这么小心了,直到复仇者真的成功出来之前
中间也经历过非常大的风险。
比起来,华纳那时候的想法现在看起来虽然可以事后诸葛的去嘲笑说没有远见,但从商业
决策上我不觉得他们有太多可以被责怪的地方,电影投资毕竟还是种博弈,资方当然都希
望能够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换到票房收入;既然我可以在不冒风险的情况下就赚这么多钱又
赢得口碑,谁要做这么危险的投资? Marvel的成功当然一部分得归功于制作人的胆识,
但这之中有太多不可预期的成分,只能说成功才能论英雄,如果一步失败就是当鼠辈被嘲
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