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有外表暖暖内里冷冷的抖森,善用抖森平庸却出世、笑容腼腆其实冷淡的魅力,像是原著 High-Rise 里一个个冷冷看人间冷冷算计行动的说书人,外表与人为善和乐融融,其实一抓到机会就无限挥洒自利基因,廉价的道德底线就像廉价的衣服与脸皮一样,三两下就脱个清洁溜溜,迷妹们大饱眼福 XD
http://i.imgur.com/MbzXd2V.jpg
本片的住宅大楼不是直线向上到底,而从中上段开始斜向上以制造出露台,让中产抖森以上能脱光光晒日光浴,还能在阳台与阳台之间“交流”。如果看惯建筑与房地产剖面图就知道,这种阳台交错的把戏建筑人玩一百年都玩不腻,总是觉得这样就可以促进邻里“交流”,凝聚社区向心力。从现代都市计画专业诞生开始,这个“社区”的概念就历久不衰,本片的故事只不过是取其最高潮最充满自信的 1970s而已。
http://i.imgur.com/8IcbN7L.jpg
原著小说 High-Rise《摩天楼》出版于 1975 年,本片首先从服装发型、道具家具、室内装修、室外汽车等制作设计全面呈现 1970s复古风情。而在结构上本片最能展现 1970s的当然是“摩天楼”场景,就是在欧美都会与全球后殖民城市随处可见的粗犷主义建筑。(不过这场景到底是北爱尔兰哪块地产呢?我都没查到,也不知是实景还是模型...)
http://i.imgur.com/HOxe4Dd.jpg
粗犷主义与现代主义
粗犷主义建筑 Brutalist Architecture,是现代主义建筑在 1950s-1970s高潮期的进化型,其名取自法文的材料名称 béton brut“天然混凝土”,其特色就是厚重、质朴、不修饰的混凝土表面(和现在台湾流行的日式“清水混凝土”之纯净讲究截然不同),和 1930s-1940s玻璃盒子现代主义之轻盈、透明、乐观大异其趣,是沈重严肃的现代性理想宣言。
但同时,这种严肃沈重又带野性的粗犷表面,也充满“现代堡垒”的意象。譬如看看观光客熟悉的伦敦巴比肯集合住宅暨艺术中心 Barbican Estates,拆了中世纪伦敦城墙却盖起新世纪高塔碉堡,内里自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小乌托邦,却也正敲起与世隔绝的警钟。
http://i.imgur.com/ZZZYSdZ.jpg
战后集合住宅
现代主义想要靠建筑来完成都市乌托邦,早在 1920s就高调展开了,到了 1950s的时代任务则是战后重建,尤其是迅速提供大量都市住宅解决居住问题。这时粗犷主义建筑一方面成本较低廉,另一方面形式本身也有社会理想性格的圣光,功能与理念双剑合璧,成为集合住宅尤其是社会住宅的理想风格。
http://i.imgur.com/pol6vFR.jpg
粗犷主义紧跟着社会主义的理想,除了社会住宅外也大量应用在为人民谋福利的市政建筑上,私人企业建筑的案例的确也很稀少。不过本片居然用粗犷主义建筑包装这个“唯一的资本主义”小社区?其可能的用意容后再谈。
混合使用 Street in the Sky
粗犷主义建筑盖集合住宅,也发展出一种理想空间形式:从 Unité d'Habitation科比意的马赛公寓 (1952) 开始的“高楼城市”,在居住工作分离的前提下,属于居住的所有生活机能全都集中在同一栋大楼分层处理,除了许多层住宅单元之外还有购物补给层、健身休闲层、民生服务层、社区中心层、甚至花园层与学校层等等,全部用一组高速电梯贯串。
http://i.imgur.com/USIxDRu.jpg
如马赛公寓这种生活机能自足、独立向天发展、释放宽敞城市空间以利都市健康的“高楼城市”,和本片的“摩天楼”舞台大同小异。在英国,这一波高楼城市的专业字眼就是 Street in the Sky“空中街道”,1950s-1970s 粗犷主义住宅社区大多都采用这取向发展。不过到了《摩天楼》小说出版的 1970s中期,这种理想形式的问题渐渐浮现,到 1980s则逐渐崩溃而社会问题丛生成为烫手山芋,到 1990s开始地方政府的拆除潮。
混合居住 Mixed Communities
社会住宅当然是高级专业者如科比意者的淑世理想,在本片中恐怕也是贵族建筑师 Anthony Royal 拯救草民的慈悲。集合住宅要容纳哪些人也是个艺术,在 1950s-1970s有城市中产住宅、有劳工阶层的 council estates、有各类底层市民的社会住宅,然而这也造成了社会隔离的诟病,正如今日 2010s的公共住宅辩论一般。
http://i.imgur.com/ylx3psQ.jpg
要解决这个弊病,早在 1970s时就有粗犷主义集合住宅开始走“混合居住”了,在美国叫 Mixed-Income Housings 在英国叫 Mixed Communities,虽然当时还不算是非常流行,但已经是一个菁英专业者眼中的理想居住形式:乌托邦不分阶级与贫富,大家都住在同一栋楼共享一切。当然啦,其实就算在同一栋大楼还是可以分,《摩天楼》这故事还依照上层、中层、下层,刚刚好对应富裕、中产、底层,这只是个稍微夸张点的文学表现而已,距离写实并不遥远。
J. G. Ballard 现代城市三部曲
面对 1970s的现代主义理想城市之陨落,Ballard 连续写了三本小说(好像也没人称“三部曲”?)由小到大,第一本 Concrete Island (1974) 谈高架道路间一块畸零地、第二本 High-Rise (1975) 谈一栋现代住宅大楼、第三本 The Unlimited Dreadm Company (1979) 谈一个伦敦郊区。以《摩天楼》来说,就在讲混合使用混合居住的住宅大楼乌托邦,其社区共存共荣的理想逐渐崩溃,对外封闭对内分化成为迷你部落,逐渐抛弃所有社群规范与道德,争食利益你死我活。
http://i.imgur.com/HAqtFA7.jpg
都市与建筑的乌托邦理念,从现代主义、粗犷主义、高楼城市、混合居住... 一层层概念叠加上来,都是基于社会主义的淑世理想,企图从建筑空间的人工促成美好的集体想像。但《摩天楼》故事的最终仍是资本主义蚕食人心,不只是富裕的上层翘著鼻子掌控资源、贫穷的下层一样面目狰狞以力取胜、斯文的中产则见缝插针巧取豪夺,只是更在意吃相好看罢了。自给自足小社区变成了封闭的牢笼,全片也没让抖森开车出门多少次,大家就固守堡垒走红海策略彼此吃干抹净再也离不开,任资本主义逻辑在不同阶级无限复制流窜。
这是 1970s老故事了,在 2010s的今天拍起来真像部浪漫又刺激的复古电影,令人看得有时候都想跟着跳起舞来。本片算是为赋旧辞说旧愁吧?不过在 2010s的今日,乌托邦的天真理念仍然似曾相识,台北市谈起社会住宅一样在诉求流行的“混合居住”,近年欧洲住宅的混合居住措施与手法案例源源不绝... 但实际拿到住宅区去调查一下,就知道这草根的部落性格有多赤裸,社群共荣的理想有多脆弱。当然任何乌托邦理想都是前进的动力,但都乌了快一百年总要脱离天真学习世故,至少不能再傻傻仰赖“立体交错阳台”这类廉价美梦了。
http://i.imgur.com/Z16SMG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