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击剑大师-对抗时代箝制的勇气

楼主: immad (Dammi)   2016-04-09 20:49:40
通俗的情节,具有激励人心的基本要素,不过在套入时代背景之后,更加感动人心。老师
与学生在相遇之前,皆失去对人生的热情,却在指导与练习之间,找到了存在的意义。故
事里的每个决定,每个行动无非试图想要突破这个时代对自己的箝制,尽管不是都如愿,
但绝对为彼此带来面对的勇气,继续走下去。这是击剑大师。
(底下有雷)
不讳言故事可以预期,毕竟失意的老师与没有人为他们停驻的学生相遇,后来相濡以沫,
迸出璀璨火花的故事,很容易成为电影题材,也的确三不五时就有这样的影视作品。若拍
得好是加分,因为基本结构中那种人与人间,有形无形的砥砺、互勉本就容易激励人心,
具有基本分,但要与众不同,似乎不是那么简单。本部电影或许因为时代的氛围,加上分
镜图稍有别一般的助力,让哀愁从镜头中自然而然地蔓延。因此个人认为这部电影能在众
类似作品中脱颖而出。
改编自真实故事,开场使用文字的背景描述以及主角Nelis从火车站走入城镇的途经,让
观影者迅速地进入了那时候虽是战乱末期,但还是人心惶惶的年代。之后,简单几个对
Nelis在学校内意图想要做什么都不顺遂,还有夜路走得不安心,担心被盯上的描绘下,
提醒著萤幕前的我们,故事当时不仅政局动荡不安定,还是处在苏联共产的环境。导演漂
亮地顺着时间轴所发生的事,将时代背景交代得清楚澄澈,也深刻刻画了Nelis的恐惧及
畏缩。
因而那场决定要不要继续练习击剑的家长会,显得既关键又揪心,因为在编导的铺陈之
下,观影者已有和Nelis及在场家长一样的预期心理。其实学校的主事者亦心照不宣,看
他一直明示暗示著老师及城镇里的男男女女不可踰越自己该做的事就知道,惟为了自己的
职位或该说阶级地位,他还是得不择手段地有所动作,站在国家掌权者这边。因此家长们
能为孩子们鼓起勇气举起手来,实为一大鼓舞,无论是对戏里的他们,还是对戏外的我
们。
这一场的精神和后来孩子们去参加击剑比赛的心情转折遥相呼应。人总是对于可能即将光
临身边的新气象感到雀跃不已、跃跃欲试,但当看到、听到了严峻的条件之后,多半是为
了自尊,对于接下来便踌躇犹豫,裹足不前,需要很大支持的力量,方能继续,若有人陪
伴或率先发声的话,奇蹟往往就此诞生,也因此我们在后头见证了让人坐立难安,激动不
已的比赛实况及结果。该场比赛从另一层次来看,也是阶级突破的象征,反驳了故事前
头,击剑和当时被贬抑的工人阶层毫无关系的说词,同时或许也给了学校主事者偷生心
态的一记震撼,证明就算站在对立一方,也能活得精彩!
编导也顺着Nelis怀着秘密来到这个城镇的史实及对这个城镇的陌生感,将无论是老师自
己或关于学生们的真相都在说故事的顺序上往后挪,形成观影的悬念,让我在观影时好奇
著学生们如Marta,如Jaan与这位陌生老师初相遇时的反应。原来是老师的形象替补上长
期在家中缺席的父亲形象,也就说明了孩子对Nelis一开始复杂的情感到后来的敬重。当
然那种被需要的感觉也给予Nelis心上无比的支援,再加上前述家长的支持,Nelis终能挺
身面对政局对自己的啃食。编导不疾不徐地让观影者真切感受到温馨,来自于Nelis和此
地方的大大小小为了彼此而在这个艰困孤独的不安环境中,相互依偎取暖著!
电影中有许多Nelis背影的镜头使用,相当有意思,且每段的情绪也相异成趣。一来是战
俘的身分让他必须不停地逃跑;二来则让人感受到他逐渐坦然接受在他面前展开来的此城
镇中的生活;最后最让人难过的是必须离开他喜爱的学生们及情人,一如后者一去不复返
的家人们一样。Nelis的形象扩大成了那个背景下,有家归不得,有梦想无法实现的青壮
年们,他们身不由己,噤若寒蝉,留下家乡的一家老小,令人心疼的是唯有政局告一段
落,才能有属于他们真正的自由!这个故事虽带着突破时代对自己限制的能量,却也有
丝毫无奈气味的哀愁。
欢迎光临:
http://dammimmi.blogspot.tw/2016/04/1612miekkailija.html
作者: highjack (我要消除十行方块)   2016-04-09 21:03:00
背影镜头有感,好像孤独的圣斗士,细节藏在取镜角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