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王者之命,致命的权位追逐《马克白》

楼主: KevinMoleaf (陆坡)   2016-03-29 14:09:57
图文版请于连结:http://kevinmoleaf.weebly.com/text/151
王者之命,致命的权位追逐
历史上名人不少,但可以数百年影响至今,可说是名人的佼佼者。被誉为西方和英国文学
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和作家之一,并且直到现在作品还被全世界翻拍不断,被众多人士推
举为西方卓越的文学家,莎士比亚。其中他有一篇最有名,也是最短的悲剧《马克白》至
今仍是世界对于掌权者的道德标准衡量之一。翻拍莎翁作品的电影《马克白》,将作品世
界里文词所描述的画面给具体化,并且让人可以轻易了解莎士比亚《马克白》中君主的悲
剧。
莎士比亚可说是至今文坛中最神秘的作家之一,关于他开始创作的具体目的和时间仍旧是
个谜团。确切的认为莎翁活耀于十六世纪末,一直到十七世纪初,在二十多年的岁月是莎
士比亚的黄金年代。这个时期也是莎士比亚转换创作方向的时期从早期的喜剧,到十七世
纪时候则是大量的悲剧故事创作,让他经由悲剧所私人性的深度而达到艺术的高峰。莎士
比亚作品的方向,通常崇尚高尚情操,描述人物的牺牲与复仇,知名《奥赛罗》、《哈姆
雷特》、《李尔王》和本次翻拍成电影,最有名的一部短篇作品《马克白》,都是在这个
时期诞生之作。
早期莎士比亚的剧本作品是以当时标准的语言书写而成,这种书写方式有种限制,不太能
根据剧情需要,让角色任意或自然释放出情感。因为过去的剧本写作是由诗句文词所扩展
而成,有时一段句子可能含有隐含的譬喻和许多巧妙构思,构成一段华丽言语之词,相当
适合拿来朗诵文句的优美之处。但这却也在戏剧上造成一个很大的问题,标准语言所写的
剧本,通常只适合拿来给演员朗读,而不能让观众融入戏剧之中。而莎士比亚很快地就发
现标准语言剧本所产生的问题点,将以修改转换成自己戏剧创作的特点。
他让戏剧有了新种表达角色的方式,开创了角色独白。在《理查三世》中,莎士比亚让理
查透过自言自语的方式来表达自我意识,更为让观众共鸣,并且也让演员可以更自由的演
出。莎翁作品至今很难完整的诠释出来,也是因为这个特点。莎士比亚的剧本最大的特色
是从传统风格到个人自由风格中不断的转换和衔接,加上过去语言以成死语,当时的一大
特点在今历史考究中,却是一道难关。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能是莎士比亚在混合传
统与自由风格中表达较为突出的一部。也因如此,莎士比亚后期开始用更自然的写作风格
,不将隐喻和象征放在华丽的词句内,转而用剧情的转折发展的隐喻的象征。
《马克白》,是莎士比亚根据苏格兰哲学家赫克托‧波伊斯的《苏格兰国王马克白》写成
。是他创作中最短、最阴暗、也最为震撼人心的悲剧,同时也是莎翁最受人欢迎的作品。
故事叙述苏格兰骁勇善战的勇士马克白在铲除叛军时,意外遇见四位神秘女子,四位女人
预言马克白将会获得爵位并成为苏格兰的新国王。不以为然的马克白在成功消灭叛军后,
凯旋归来,获得苏格兰王邓肯的赏识,获颁爵位。这正好印证四个女子的预言,也让马克
白不仅开始思索自己成为国王的可能性。这预言也传到马克白夫人耳里,让她被权力富贵
欲望所使,与被野心权力薰心的马克白两人共同策画暗杀国王,登上国王大位的阴谋……
《马克白》是一部典型的道德剧模式,主要也跟“欲”与“欲”两者有相当的关系。马克
白对于权力的初起观感是一种“欲”的象征,是一种动机,这种欲望通常有好有坏之处取
决于采取的手段,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欲”才能继续促使自己行动至目的地。而马克白夺
取王位俨然是一种对于权力的“欲”,而之后当成为国王之后的不满足,则就是另一种“
欲”的作祟。得到了却还要更多,这不只是在戏剧中,也是真实世界的写照。导演忠实的
呈现出《马克白》的世界观,还有要呈现的意涵,连那时候角色的台词也忠实地呈现在观
众面前,让现代人进一步感受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
这是莎翁戏剧类别中,用以当野心超越道德束缚是所造成的毁灭与破坏为主轴的剧本。马
克白骁勇善战,一开始并没有钦心于王位,但野心,和对权势的渴望跟夫人的怂恿,让他
踏上血路。背叛与权力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这是《马克白》故事床传达的特点。迷性、
欲与欲、背叛和颠覆,马可白终究做出所有君王都会巩固自己权力的行径,登上那看似人
人称羡,却又血洗孤单的王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