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好读版:
http://blog.udn.com/linengreen/47748390
[心结] 分手一年了,为何我还忘不了他?
§ 当“啪啪啪”成了打脸的声音
电影《单身啪啪啪》(How to Be Single),剧情从女主角爱丽丝在毕业之际,向男友乔
许提了“暂时分开,寻找自我”的要求展开。
爱丽丝并不是想分手,而是想喘口气,在一连串他们交往四年,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寻找一
点生活的缝隙,就像是结婚前的单身派对,通过一点最后对失序生活的怀念,走进一场更
漫长的两人世界。
但正如“人性经不起考验”的宇宙定理,爱丽丝在浮华的纽约,和各种男人在床上、床下
缠绵一圈,她发现自己还是需要拥抱有感情的躯体,所以她决定结束分开一阵子的要求。
可天不从人愿,乔许在实习期间和其他人谈起恋爱,原本看似在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爱
丽丝,突然成了被贸然决定的产物。
当爱丽丝怀着分手后的伤痛,继续生活,寻找人生中那位Mr. Right,但好像每个曾经觉
得对了的人,最后都不是她要的样子。
同事罗苹,为爱丽丝开始纽约生活的领航员。她们之间的关系从好闺蜜,随着爱丽丝在感
情上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成了爱丽丝指责的对象。她把自己原本安稳的感情生活之所以失
控,归咎于罗苹那套玩咖的价值观对她产生的不良影响。
然而,就在当场撕破脸的时刻,罗苹对爱丽丝说了真话,告诉她陷入了“鸡鸡流沙”的泥
沼。随后在与前男友差点滚上床单,成了小三之际,爱丽丝想起罗苹的话,她顿时醒悟,
她确实长期陷于某种流沙之中:“一旦交往就失去自我,成了对方的附属品。”
这是别人的错吗?毋宁说是爱丽丝太习惯这种交往方式,将自己拥有的一切都给了对方,
除了“真实的自我”。
§ 什么是“真实的自我”
爱丽丝一直没有给自己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去寻找她说的“自己”,直到真正停下“寻找
下一个好男人”的念头,她才有时间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使得她不再过份责怪自己,因为当她责怪自己,着重的是关系的失败,而没有发
现自己在关系中活得变了形。
同时她停止无端责怪他人,正如她最后和罗苹道歉,因为与其说自己受罗苹的影响,不如
说自己借由罗苹做了一些她原本不敢做的尝试,只是结果不如人意,但罗苹始终真诚,从
未欺骗她。可爱丽丝自己却“欺骗”了许多人,包括自己,因为她不敢做自己。
当我们持续处在各种关系之中,未曾真正“回归单身”,回归“一个人”的生活,我们没
有跟过去熟悉的关系和生活模式保持距离,我们就没有办法展开真正的回归之旅,回归到
人生原初,和天真无畏的自我相遇。
进而带着最纯洁的自我,重新认知我们的世界。
§ 你看见雨滴,还是钻石
张爱玲说“阴道通往女人的心”,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则认为真爱的钥
匙就在每个人的真我当中,指出爱具有以下特征 :
1. 以人的自由为前提。
2. 实现存在价值的由衷喜悦。
3. 设身处地的移情。
4. 爱需要勇气。
5. 最完满的爱通过相互依赖,以“成为一个‘是其所是’的人”的完满创造力为基础
。
举例来说,罗洛.梅在书中曾提及一个个案:
凯伦原本因肥胖而困扰,说道:“食物是我所有安慰的保证”、“我经常开车绕着城里逛
,把愤怒、内疚和伤害吞下肚──直到其他一切都变得不重要。”尽管做了许多尝试,她
仍无法真正在减轻体重的事情上有所做为。
要改变一个人走出负面的伤痛,需要挖掘的内在问题,远比规律的生活和外在所见的肉体
来得深刻。罗洛梅以为这必须让来谈者“进入深刻反省自我的历程”之中,“认清他们在
本质上是谁,前进的方向在何方”,借此反来使他们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这是从“活在愤怒中”,或者借由负面情绪好证明自己活着的诅咒中走出来,走向最原始
而富有活力的自由样态,仅仅是“我活着”。
这包括两层意涵:为己而活,简单而没有包袱的活。
在个案中,凯伦最后能够在貌似平凡的世界中,不再看见愤怒、内疚与伤害,而是看见美
、愉悦和满足。好比在经过三年半的冥想治疗,凯伦描述那“平凡”的一天:“上周在工
作中,我看见一些光秃秃的橡树,上面有雨滴覆蓋。我知道它们只是秃树上的几滴雨滴,
但在我看来它们宛如钻石。”
对照电影,《没问题先生》(Yes Man)的卡尔、《男人四十》的林耀国,以及《单身啪
啪啪》的罗苹,和重生后的爱丽丝,无关外在条件,他们在自我认同的道上,对自己选择
的生活乐在其中。
§ 大卫.鲍伊不用成为教宗;教宗也不用成为大卫.鲍伊
有些人失恋,早在分手之前便已发生,我们早已移情别恋,只是不想承认。我们勉强维持
关系,在无爱的空间里头一次又一次的假高潮,然后一个人啃蚀内心的空虚。
有些人即使分手,却还是沈溺在一个人的爱恋里。他舍不得走,舍不得丢弃脑中的回忆和
实质的物品。当另一个人已经不在了,他只好不断的往回忆里钻,因为只有回忆中有那个
人存在的证据。更甚者,在回忆里得不到充分的满足,他就往想像力里索求,在别人的身
上找前任的影子。
无论是与他人分离、游戏人间或奉行婚后性行为,重点在于我们是否认知自我,并甘愿负
起臻至“自我完满”(self-fulfillment)的代价。如同CNN 和BBC 对“战后婴儿潮”世
代的高离婚率,以及与日俱增的老年离婚率的报导,研究显示其中一项原因,就在于这个
世代的人们更愿意去追求情感和性的快乐,以及完成自己的梦想。
我想起一句俗谚:“宁愿独自前行,胜过盲目跟随。”(It’s better to walk alone,
than with a crowd going in the wrong direction.)
跟随没有错,我们都需要人生导师,但我们必须慎选那位人生导师。正如在感情中“乐于
付出”没错,但要挑对人,否则就成滥情。
爱丽丝那位在前男友偷吃分手后,把人生的焦点全投注于事业的姊姊梅格,却打破了自己
的诺言,开始谈起恋爱,和肚子里的孩子走向三人世界。
或者像罗苹,她就是喜欢激情、浪漫和不用负责任的关系。
又像露西,她本来笃信择偶条件的重要,可最后她选择打破过去的窠臼,迎接意外惊喜。
分手或其他分离的课题,只是人生的休止符,是完成整首人生乐章必要,但并非主要的元
素。但首先你得真的愿意承受分离之苦,而不是为了止痛而忘了放下,老赶着谈下一场恋
爱。
人生的许多片刻,我们都是自己一个人生活,故恋爱更像是生活的伴奏,若缺乏独立自主
的人格做为主旋律,就会让整个人生被他人(外来物)绑架,进而失去我们自己,以及用
自己本来面目活下去的自在与勇气。
[解语] 失恋,从真正恢复单身开始;独立,从学会享受单身出发。
p.s. 《单身啪啪啪》没有露点、没有道具、没有霸道总裁,但床戏拍得比《格雷的五十
道阴影》更具情欲的感染力。听说格雷要拍续集,换个导演吧。
图文好读版:
http://blog.udn.com/linengreen/4774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