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版
http://thebalticnations2013.blogspot.tw/2016/02/2003-best-of-youth.html
两兄弟、一个家、四十年,意大利近代史的缩影。四十年中,意大利经历了66年大水灾,
68年学生示威、尔后赤军连恐怖攻击、92年黑手党大屠杀,经济起起伏伏、官员贪污不透
明。四十年的岁月里,父母相继过世,孩子们也从意气风发的少年添了白发。人有悲欢离
合,像月亮,不变的是家庭互相扶持与温暖,像北极午夜的太阳。
比起中国故事中常见的家庭素材往往描绘家族的斗争与丑恶,灿烂人生中的描绘的意大利
家庭则是典型家庭形象──永远的避风港。但这完全不妨碍导演将家庭中每个人的个性与
际遇生动展现。哥哥尼古拉聪明又温和,弟弟马迪奥则骄傲正直却冲动。那一年,还是少
年的两人决定来场壮游,却在弟弟解救精神病患乔琪亚后有了转折。
乔琪亚的戏分不多,却是剧中形象鲜明且相当关键的角色。她美丽纯洁如天使,却因罹患
精神病并且受到虐待,几乎不说话,大多时候都低着头。美好的天使,让兄弟俩着迷、怜
惜,然而她却在兄弟营救她的过程中一次意外遭到逮捕。警察带走了乔琪亚,也带走青春
的美好与灿烂,无助的兄弟俩只能对望,而远处是她那坚定的、澄澈的双眼,仿佛能看透
灵魂、预示命运。两兄弟的命运就此改变。哥哥继续壮游,到了挪威,但乔琪亚却令他难
以忘怀,使他立志成为一位精神科医生,解救更多病患脱离苦海。弟弟则更加愤世嫉俗,
投笔从戎,成了军警。
另一次乔琪亚出现,则是在马迪奥自杀之后,尼古拉无意间发现弟弟的照片出现在摄影展
中。原本只是想回忆马迪奥的尼古拉将照片交给乔琪亚,却引来乔琪亚不惜离家出走要坚
定找到摄影师的要求。那双澄澈而坚定的大眼,再度改变尼古拉的命运。他找到了摄影师
美拉莉,放下了对弟弟的不舍与痛,也找到了弟弟生命的延续。
让尼古拉心痛的除了弟弟马迪奥还有妻子朱莉亚。马迪奥富有文学造诣,茱莉亚则精通音
律。文学与音乐带来美却伴随着痛,带着两人走向悲剧。马迪奥面对各种不如意,选择离
开家人与爱人在新年夜抱憾自杀。茱莉亚面对社会不公不义,她不再弹琴,她加入了激进
组织成了时代的儿女,却错过了稚女与家人。巧的是两人离家最后一刻,尼古拉都是送他
们出门的人。他不知道吗?他为什么不阻止?他不止一次问过自己,难道他不是心里有数
吗?他一向是尊重自由意志的,只是,为什么这样的自由如此令人心痛?精通医学又富有
同情心的尼古拉治好了乔琪亚心病,却治不好自己的痛苦。
尼古拉的教授曾经劝他离开意大利。意大利美丽,却没有希望。尼古拉那年离家到了挪威
,最后却在国难时回国。无论面对国家抑或是个人的痛苦,尼古拉选择留下、选择温柔、
选择耐心、选择原谅。当然,他还有家人。家人之间的爱在本片从头到尾流露无遗。面对
死亡、面对离别、面对青少年的叛逆,无论是姊妹、兄弟、父母,他们拥抱彼此、也互相
安慰。也许家庭不完整,但爱不会。失去母亲的莎拉有姑姑的母爱。失去儿子与丈夫的母
亲最后在西西里岛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失去另一伴与兄弟的尼古拉,最后与摄影师美拉莉
也是姪子的母亲相偕老。
片尾,莎拉有了另一伴,也将有自己的家庭。尼古拉问她:“你过的好吗?如果你过得好
,就原谅茱莉亚。”尼古拉与茱莉亚相遇的1966年水灾灾区已经重建,立了座纪念碑。莎
拉与母亲在此相逢、相拥而泣。茱莉亚头发花白,早已不是当年横冲直撞的赤联军。那天
,茱莉亚再度为莎拉弹琴,在教堂里,像在忏悔。旋律美妙,如当年在水灾救难时让尼古
拉一见钟情的那首歌。
故事架构很简单,叙事也顺着时间轴,一切看似平淡、简单、温馨,却饱含了人生的美丽
、无常与哀愁。片终,马迪奥的儿子,也是尼古拉的干儿子带着爱人踏上了当年尼古拉与
马迪奥未完成的旅程,远征北极,看见了午夜的太阳。青春如此灿烂,梦想如此真实,四
十年来一切都变了,却像从未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