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长微雷。
[ 电影笔记 ] 刺客聂隐娘—唐代的日常生活与无限的凝视
图文:http://tcypost.blogspot.tw/2015/12/blog-post_67.html
我先说,我应该不是文青,但念的书也还算有一些,对于后现代哲学与影像
、影视编剧也有涉猎。但这部刺客聂隐娘真是让我迟迟无法下笔,为了确保
写出的东西不偏颇,我又倒带,重头用两倍速再看一遍。因为文坛上的杨照
以及各界影评及专栏人士,都用了一种异常正向的角度给了此片很高评价,
称其为艺术的精华,阳春白雪的圭臬,让唐代的一切古朴场景活灵活现的再
现,甚至剧本还请来知名作家朱天文与阿城,对白给台湾的文坛界欧阳妮妮
—盟盟撰写。而且导演贴心的怕观众看不懂,还先释出电影剧本让大家看,
看了再去观影。
所以其实我看了一些简介才开始看片子的,但一开头就几乎无法入戏,因为
他的文言文写的实在算满差劲的。譬如:“未忍心便下手”,这句话就可看
出编剧者大概是很艰难的写出文言文的,她想假装文言,却加了很不必要的
赘字,甚至意思都顾不到了,“不忍心未下手”是这句话的本意,隐娘明明
就没有达成任务,因为小孩子所以不忍心,但“未忍心便下手”的中文白话
却是,没有忍住心意就下手杀了。这样的赘字在前半段实在太多,台词很少
却错误百出的情况下,影像又黑白,连影片格式都在娘娘抚琴时变成另一种
长宽比,以容下古琴。这些都造成观影障碍。
另一个例子便是“先皇的懿旨。”
我看到这句差点就大笑出来,懿旨是给太后等女性用的,先皇明明是男的,
我不知道是编剧出错还是字幕出错,因为后来第二次提到又变成“遗旨”,
但这出戏不是花了两年,剧本花了近五年慢慢磨出来的吗?怎么会有这种基
本错误呢?
聂隐娘这出戏有许多影像花在“日常生活”的拍摄上,譬如一开始隐娘要暗
杀的对象跟小孩在玩球,小孩一直说:“在哪里”就用掉了五分钟,隐娘的
妈妈出场前梳头也用去许多分钟。洗澡倒水来回三四趟花去几分钟,田季安
和小孩玩耍用去几分钟,隐娘走路用去几分钟,隐娘和精精儿打斗完两个背
对离去走了几分钟,隐娘特地去白雪皑皑的高山上和师傅报告走了几分钟,
下山又走了几分钟,最后惹火很多人的羊群的特写也用了几分钟,上述还不
包括所有的日出晨昏鸟飞过每个景也都用掉一到两分钟。侯孝贤说他的影片
就是“真实”,还有支持者说“好久没有看到有人好好在影片里面走路了”
,但问题就是,隐娘是个高手,高手走路如此轻浮还有点外八是怎么回事?
这些东西都太寻常,安排的位置又过于浮夸。其实这里面若是用影像美学哲
学来分析可以写一大篇,但我真的不想为这部片这么作。
而最惹火我的就是“凝视”,尤其是聂田氏和聂锋有一段讲话时,最后好像
不知如何善了,聂田氏凝视著聂锋整整超过十秒钟两人都未言语,直到一个
下属跑过去报告。而这样的凝视是照到全身的,两个人像是定格一般。另外
聂隐娘由于刺客身份,无时无刻都在“凝视”(偷窥)别人生活作息,一会
儿在屋角,一会儿在树上,一会儿在布幔之后。但是这种画面一多,会产生
很空洞的片段,尤其摄影机本身就是凝视的一项工具,所以许多时候都是观
众凝视隐娘凝视他人。当电影的剧情与情绪张力很足够时,凝视本身会产生
动感,但是这出戏的支离破碎与结构松散,恰恰好让凝视本身产生更悠长的
静止感,也就是加深了无止尽的不知所谓。
以上两个重要缺陷,其实就是法国坎城反而能颁给侯孝贤最佳导演的原因,
因为“日常生活”和“凝视”与影像的关系,实际上在法国的哲学与社会理
论当中很兴盛,影片本身的支离破碎,某方面打破了电影可耐人寻味意犹未
尽的期待,也符应了某些主义思想。观察侯导受访内容及前作脉络,我其实
并不觉得侯孝贤有想深刻的哲学问题,他大概就是直观任性的想这么做。但
是对于法国文化与风格而言,侯导恰恰代表了“导演”在电影中的崇高地位
与全片意识。荣获坎城“最佳导演”我可以接受,但我不能接受的是,因为
他在电影圈的地位荣耀,金马奖居然把“最佳剧情电影”颁给这部根本不知
所云的聂隐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