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雷] 友情无关年月《我们走过的叛逆年代》

楼主: KevinMoleaf (陆坡)   2016-01-04 19:22:33
图文版请于连结:http://kevinmoleaf.weebly.com/text/132
友情无关相识年月,在于是否遇见相投之人
通常从学校出了社会以后,总感觉交友变得复杂很多。彼此间的利益有时候凌驾于任何关
系之上,连过往好久不见的同学朋友见面都只为了拉保险、直销和业务。但也许朋友之间
不全然无任何利益关系,有时互信互利才是双赢之面,有任何单方面想独占所有都会使一
段友谊崩盘。改编真实故事《我们走过的叛逆年代》,讲述于《生活杂志》的摄影师师丹
尼斯.史托克,和好莱坞男星詹姆斯.狄恩,两人之间,相遇到相识的友谊之路。
各行各业有时候虽领域不同,但却还是在某方面会有交错,毕竟你种田;我煮饭,如没田
中稻穗哪来餐桌米饭?相反田里的稻米如果没有人洗米烹煮,那终归只是株植物,而不成
饭。故,每个职业都有交错的一天,设计师和设计主;上游对下游,就连贩售和消费也必
定有所交集,不然就只能代销下架。而在影视圈,看似光鲜亮丽的大明星背后,也是需要
多位工作人员的努力才可以从乏人问津转变成明日之星。而通常艺人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便
是一张“相片”。相片,决定着读者和观众是否要继续看这位艺人几眼,这重要的任务不
可或缺的就是一位专业的摄影师,摄影师和明星两人的感觉很微妙,艺人的气质需吸引摄
影师按下快门,而按下快门的瞬间,摄影师又得透过艺人的气质去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故事

《我们走过的叛逆年代》故事讲述二十世纪中,一场导演派对上摄影师丹尼斯.史托克,
巧遇了当实好莱坞小露苗头的男星詹姆斯.狄恩。史托克深深被狄恩那种玩世不恭和慵懒
的时代感所吸引,想为狄恩拍摄一系列《生活杂志》的专题照片。除了这股冲动外,也想
借机增添自己的名气和作品集。但不止杂志编辑不看法这专题,家里的大小事也让史托克
心烦,更让人烦躁的是詹姆斯.狄恩那不按牌理出牌的个性,捕抓不到好照片的史托克,
渐渐焦虑,他决定主动出击……
故事中出现许许多多二十世纪的经典作品与时代产物,如在二十一世纪初划下句点,培养
出诸多优秀的社会批判记者和纪实摄影师的《生活杂志》,即使到现代《生活杂志》当时
的创刊标语“看见生活、看见世界”至今仍然是许多同类型杂志的目标,至今的《时代杂
志》风格也或多或少的受到《生活杂志》风格的影响,讲述世界之事。当时摄影师或记者
的专栏登上《生活杂志》就如同在事业成就上受到肯定,是一个有所指标性的杂志。这也
难怪摄影师史托克,如此想把自己的摄影专览搬至《生活》中。
史托克遇到了狄恩的时期刚好是在狄恩去世前几个月。虽然短短相交了几个月时间,史托
克因为摄影作品想了解狄恩的一切,所以不仅从狄恩的生活、故乡、个性等等持续的捉摸
,最后打开狄恩的心防。而在这中间史托克却也意识到自己的人生问题,竟然也被这看似
慵懒和随兴的好莱屋新生代偶像演员的生活态度有了启发。与狄恩短暂几个月的友谊和相
处,影响了史托克往后人生的摄影风格。电影取至于史托克传记中追忆影星狄恩两人相识
到相知的过程。史托克所追逐狄恩,是二十世纪的青年意象代表。詹姆斯.狄恩是一位天
才型的演员,一生只演过三部电影。他所代表的是当代美国青年的叛逆风格和时代浪漫,
以各种反社会角色来表达美国当时的不满和矛盾。其中又以《天伦梦觉》这部电影最贴近
狄恩自己本身的性格,颓废颇有迷幻色彩的魅力男孩。
电影中可以看见史托克不停的为狄恩拍照,拍到狄恩都觉得厌烦。史托克想拍的不是在萤
光幕上光鲜亮丽,迷倒众多女孩的狄恩。而是那个颓废浪荡不拘小节的有着与纽约人截然
不同气息的狄恩。而里头最让许多摄影迷乐到,可能不止史托克摄影师作品本身,而是可
以看到经点的莱卡相机M3在电影一展风采。莱卡M3至所以会让摄影迷喜爱,更主要是在于
观景窗的设计,因为M3的观景窗在标准镜头的配合下跟人观看的上下左右比率十分类似,
在拍摄时,会让摄影师有相当舒适的拍摄空间。
《我们走过的叛逆年代》在摄影师的描述上相当细致,如进暗房洗照片,和随时随地不错
过镜头的摄影,焦躁的想拍出好照片但又不得不等待。对于以摄影为目标的观众可能会别
有戚戚焉。而过往经典明星光换背后的模样,也能窥见一二,在大红大紫的艺人背后,也
有他的难处与不安。电影最后也会公开当年史托克帮狄恩拍照的照片,和两人唯一的合照
。谚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但这股流水却在彼此心中川流不停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