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 5.1 环绕音响
除了宽银幕和 3D 之外,环绕音响也是一个催促观众进戏院看电影的诉求手段,
今天,就让我们简单的来谈谈环绕音响吧!
环绕音响是一个能增加声音再现品质的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银幕中、左、右声道的设置,
环绕音响利用额外的声道,能形成 360 度的声音环境,利用不同音响间的协调,可以更
准确地的传达声音的位置资讯。
第一个有记录的环绕音响出现在 1940,是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幻想曲》(Fantasia)。
华特迪士尼受高沙可夫 (Nikolai Rimsky-Korsakov) 的《大黄蜂的飞行》(Flight of the
Bumblebee) 影响,在《幻想曲》当中安排了一只黄蜂现身,也刻意把它的声音弄的像是
在满场飞。迪士尼所使用的技术叫作 Fantasound ,利用三支喇叭投出三个声道的声音,
借由声音的叠加和不同的声音相位,达成环绕音响的效果。可惜后续其他《幻想曲》放映
场次并没有再使用这个实验性的环绕音响。
直到 1978 年,才由杜比实验室的 Max Bell 发明了一种称为 “Split surround”
(分轨环绕) 的技术,在当年的《超人》(Superman) 电影上试用。这进而催生了后续在
《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所使用的 70mm 立体环绕的技术,《现代启示录》是
影史上第一支正式以前三后二的方式安排环绕音响的电影。
上回我们提到 35mm 底片在拍摄时有一个区域会留给录音使用,后续随着科技的发展,
35mm 的放映胶卷在最旁边可以承载许多声音的资讯,除了基本的类比声音之外,还有
SDDS、杜比、DTS 的资讯。
http://goo.gl/GCKUMB
最后我们简单谈一下 5.1 声道,“5.1 环绕音响”这其实是六声道环绕音响的俗名,
是家庭剧院中最常使用的配置。
5.1 环绕音效使用 5 个全频率的声道,以及一个低频的音效声道 (0.1 的由来)。
常见的 5.1 声道系统有杜比数位、杜比定向逻辑 Ⅱ、 DTS 和 SDDS。
所有的 5.1 声道系统都使用同样的设置,前左、前右、中央、两个环绕音响和一个
低音音响。
https://goo.gl/3FWejn
5.1 声道一般的设置是:银幕中间的声道只放对话;大部份的背景音乐从银幕左、右的
声道播放;音效的部份则依方向,可能从前左、右或后左、右声道出现。
环绕音响的优势之一是可以营造拟真的声音空间,
例如《星际大战》(Star Wars) 著名的开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33-qOXOWS4
在 15 秒左右,太空船出现的桥段,若是在电影院听的话,就会先听到后方音响有轰隆声
和雷射从后往前的声音,接着才在银幕上看到太空船出现。这样的感受跟 Youtube 上
只有双声道比起来自然是更加拟真的。
但环绕音响也不是全然的没有缺点。前面我们提到,人物的对话都是从银幕中间的声道
出来,这是为了避免对话声音的来源在前、后、左、右不断切换,观众的注意力会无法
集中。
但这样的设置,对于座位在戏院偏左、右的观众有时可能就会有一种方位错觉,例如
坐在左边的人,在听画面左边的人说话的时候,因为声音从正中央出来的关系,
对坐左边的人来说听起来像是从右边出来的。
这样的错觉在特写镜头的时候又会更加明显。
最后,再举一个环绕音响应用的例子。以下这段《全面启动》(Inception) 的片段,
约在 14 秒左右,当主角背后的灯光亮起的时候,我们听到一个开关的声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qyfMlnxmmI
虽然对观众来说,灯的方向应该是在观众的正前方,但声音工程师可能会选择让开关和
对话的声音从后方的声道出来,这时,声音就为了帮助观众进入主角的情境而违背了
视觉方向。
这也是环绕音响在艺术表现上的应用之一。
本文同步发表于:
银幕之外 - 电影冷知识
https://www.facebook.com/outofscreen/
参考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rround_soun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5.1_surround_s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