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大正民主的不民主——《华之乱》心得

楼主: stand1234 (石头书)   2015-12-07 18:10:19
http://episode.cc/read/stand1234/my.151207.174620
《华之乱》事实上是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基本上基于我实在没时间也没兴趣翻阅原小
说,以下的理解皆以电影为主。
 
1.爱 X 社会主义 X 死亡(对,就是模仿猎人XD)
 
剧中主要时间基本上都是大正12年,从晶子梦醒后打出大正12年,到地震发生(大正12年
9月1日),其实算起来是相当短的时间。然而,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许多生死都这样发生
,而这些生死都可以围绕在两个主题上,“爱”与“社会主义”,且在部分人物上,这两
者是无法脱离的。
  
晶子曾写诗歌谴责军国主义,而导致房屋被纵火(而从宽的反应来看,他虽然对于自己房
子被烧觉得无奈,但至少对于晶子以及社会主义者是佩服的)。这样的一名女人,对社会
主义者也具有一定同理心,这或许也就是大杉、有岛等左派运动者看到她时会相当信任她
的重要因素。
 
在有岛送给她西洋礼服及帽子后,这套西洋礼服与帽子也就成为另一种象征。每当她与有
岛出现,必定是穿着西洋衣服并且戴那顶帽子,这凸显了她与有岛的关系。那不只是闺怨
妇女与鳏夫自然摩擦出的火花。正如宽在评论这套西洋礼服、礼帽时说的:“有岛那家伙
真是崇洋媚外啊。”这不只是讽刺,也道出晶子与有岛的另一层联系,也就是西洋传入的
社会主义、和连带的社会运动理论。
 
在当时,社会主义也是有许多路线之分,最大宗的应该还是马克斯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国
际共产运动。那两名无政府主义者不是走这一派的,不过从有岛得到北海道牧场后分送给
农民的论述来看,他显然是这条路线的。
 
在被后世称为“大正民主时代”的这一段时期,其实并不民主。你可以看到大杉、野枝和
那两名无政府主义者被政府迫害的模样,可以看到有岛莫名其妙进了警局。虽然文本证据
不足,但在我眼里,这些社会主义者事实上并“没有根”,更准确来说,他们即使勇敢前
行,发传单、阅读书籍,他们心中早就被一个不可避免的失败给笼罩。何况,在这剧中真
正出现的社会运动,除了那次胡闹般的发传单,也只有有岛的解放土地运动,而且还仅仅
几天就失败了,更让这种印象加深人心:那些运动难以开始,即使开始也很快失败。
 
大正民主并不民主,这些失败主义者虽然态度仍然积极入世,但他们背后所需要的感情支
持也一样巨大,才能让他们面对必然的失败时还能徒劳无功地努力。正如大杉、野枝的不
伦恋,正如有岛那看似身不由己的脚踏两条船。片中一开始描写了文学家得多情与专情,
而在之后描写了社会运动者的多情与专情,而同时具有这两个身份的人,其心理当然也更
复杂。在这里,最值得当作这部分论述的分析对象者,莫过于剧中比重相当重的有岛武郎

 
有岛武郎在剧中的相恋对象是晶子与秋子。他与晶子会开始深入认识,说起来还是晶子的
外貌(类似有岛死去的妻子),但当有岛从事社会运动时(比如给无政府主义者资金),
晶子的支持让有岛重燃生的希望。社会运动与爱在此合而为一,成为原本再也写不出东西
的有岛得以再写东西、以及活下去的原因。就像那时秋子说的:“他放弃了‘殉情’的文
学题材。”也是因为这样的有岛,才能在须磨子要求殉情时不致死亡,否则,他早就在最
后与秋子殉情前先去死了。
 
身为社会运动者的有岛是求生的,但没了社会运动,只剩文学者的有岛,求死的执念终究
回来了。这也表现在他对须磨子的怜悯,以及最后和秋子双双殉情的结局。他与秋子是互
舔伤口的兽,秋子是对于自己身为丈夫的“娃娃”的抵抗,而有岛则是对亡妻与社会运动
的双双失去而难过。一开始只有失去妻子时,有岛固然想求死,甚至也和秋子好几次去求
死,但,仅仅是“失去”的打击力道,还不足以让他们推向死亡;是社会运动这个信念倒
了,有岛才真正决定去死。或许殉情的情,不只是他和秋子的畸恋,也是他对社会运动的
热情吧。
 
而在另一边,晶子、宽与登美子则呈现出另外一层风貌。宽虽然曾经佩服于晶子参与社会
运动的热情,但他自己在这方面并没有太深的参与,反而是在登美子的叔叔引介下试图走
入政坛。这当然也是另一种参政的热情,而且相较于一堆自杀和被杀的左派部分,这种右
派的政治参与(参选)相较而言并非主要路线,死的人也比较少(?),某方面而言,从
宽的境遇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人纵使失败,那也只是失败了,他们可以活得好好的;但他
的失败也指出另一点,就是这种温和参与政治的方式事实上一样难以成功。即使对于温和
右派者,大正民主对他们而言仍然不是那么“民主”,人民的参政权仍然是掌握在那些看
不见人、只能在报纸上看到的人名的。
 
2.梦 x 追打 x 结构
 
在我的理解之中,华之乱的主要时间轴都是在1923年(大正12年)进行的,并不时搭配女
主角晶子的独白。不过,片中也有不少回忆或倒叙的场景,而这些过去与现在的对照,便
会成为这部片子最重要的结构要素。
 
开头五分钟,我们看到了导演如何利用口白来超展开及交代剧情,老实说一开始看到晶子
独白自己、登美子与宽的三角恋情时,我差点以为这出电影会朝无止尽的烂方向走去,还
好导演漂亮地把这条线收掉,直接用“梦到过去”来跳到现在。
 
在整部戏中,梦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开头,第二次是晶子梦见她与有岛的恋情进入床戏
。好玩的是,在两次的梦结束后,都上演了一段“追杀”的场景。第一次是宽被晶子责骂
而面子挂不住,转而对晶子施暴,结果最后因为心脏病突然发作晕过去,被水泼醒,而意
外和解;但第二次没这么好运,晶子回到家,孩子们对离去的母亲不满,甚至把母亲买给
他们的饼干丢到地上,让晶子愤怒地追打他们,而最后是孩子们哭诉晶子不在时他们过得
多辛苦,大家都难过地哭泣做结。
 
在前面一堆路线跑完后,到这里,导演使用结构上的呼应,让晶子从一名被害者(不知道
人家还没离婚而介入的小三)变成加害者(抛弃孩子的母亲)。这种身份的转变让剧情达
到最后的高潮,也因此必须要开始解套了。虽然解套方式在某方面而言实在有点超展开(
OO挂了、XX挂了),不过在须磨子死亡后,这阴影一直笼罩在后半段的剧情中,也因此虽
然处理方式我个人仍认为有点粗糙,但还不到不可接受。
 
而最后使用关东大地震作结束,老实说在剧情结构上是不可饶恕的(因为与前面并没有任
何因果关系),但由于这电影是根据真人实事改编,嗯,好吧,那也只能这样了,这世界
就是如此残忍。
 
其实这部片子最强烈的反省与批判性是出现在地震完后的段落,尤其是实实在在写出对朝
鲜族与社会主义者的屠杀这一点。那样的屠杀完全是民族主义作祟、民粹,更可恶的是还
被官方默许甚至鼓舞。
 
而当晶子看到洋帽被埋在瓦楞堆底下时,那也宣告她与有岛曾经的社会主义之梦的结束。
纵使她对社会运动者仍有同情(给了那两名被逮捕的无政府主义者馒头),那最多也只能
这样。此后,他们重建家园,也隐隐宣告著未来民族主义乃至军国主义的到来。
 
参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04000346-26010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大正民主
https://ja.wikipedia.org/wiki/华の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