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没有成为怪物不过因为幸运-柯波帝冷血告白

楼主: bowbowlin (林灩 LinYan.tw)   2015-11-21 17:56:55
全文网址
http://linyan.tw/capote/
没有成为怪物不过是因为我们比较幸运──《柯波帝:冷血告白》
http://i1.wp.com/img.linyan.tw/capote-011.jpg
 “如果我就这样在不了解你的情况下离去,全世界都会把你当成怪物。直到永远。”—
—楚门.柯波帝
 “If I leave here without understanding you, the world will see you as a
monster. Always."——Truman Capote
 美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作家楚门.柯波帝(Truman Capote,又译卡波提),声线
纤柔尖细,话语却极端犀利,举止充满女性气质,几乎都要诏告全世界他是同性恋,老实
说,即使是在现代社会,“恐同症(homophobia)”仍不时可见,何况是当时的五零年代
美国社会。但柯波帝的才气就是如此惊人,在陆续发表多部小说后,一举成为美国家喻户
晓的作家及上流社会宠儿。
http://i0.wp.com/img.linyan.tw/capote-02.jpg
 柯波帝最知名的作品要数《第凡内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与《冷血》(
In Cold Blood)。《第凡内早餐》后由好莱坞改编,奥黛莉赫本主演,此作虽让他打响
知名度,但真正让他奠定文坛地位的却是《冷血》。《冷血》是首创“真实罪行”的非虚
构小说(non-fiction),相较于一般小说的故事情节普遍被认定为虚构(但谁又知道哪
个作者写的哪段情节不是真实经历呢?),这类类纪实文学根植于真人真事——也就是说
,若作者并非故事主角本人的话,通常需要非常程度地采访相关人士、蒐集资料才能完成
这样的报导文学。
 1959年,柯波帝无意间在纽约时报看到一则骇人的灭门惨案——堪萨斯州,一个宁静的
美国小镇,一家四口惨遭冷血灭口。这位作家立即被这个新闻吸引,他敏锐的神经告诉他
:“这就是我一直想写的故事。”于是在得到纽约时报主编的许可与赞助下,他邀请了和
他同样身为作家、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妮欧.哈波.李(Nelle Harper Lee)一同前
往调查。
 此次写作计画影响柯波帝甚钜,几乎可以说在此事件之后,他的整个人生都建构于此基
线之上。与此相关的改编电影共有三部,分别是1967年的改编的同名电影《冷血》(In
Cold Blood)、2005年《柯波帝:冷血告白》(Capote)及2006年的《柯波帝:冷血污名
》(Infamous)。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应该就属2005年的《柯波帝:冷血告白》。由班奈特
.米勒(Bennett Miller)执导,已故影星菲利浦.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主演,当时该片横扫各大影展,且于隔年抱回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项。首图及
此篇文章也是以此版本电影叙事角度作为基准。
 一身时髦却不合美国乡村时宜的装扮,让柯波帝一开始的采访过程并不顺利,妮欧还得
先请他离开才让第一个发现命案现场的女孩答应访谈,但该说柯波帝工于心计或是一种本
能?他总是有办法自己先掏心后让别人掏肺。接下来他陆续取得相关人士的说法,甚至连
最初不欢迎他们的警长也多次邀请他到家中作客。案情虽一度因凶手两人逃亡而陷入胶着
,但最终仍被警方逮捕。柯波帝亟于想从凶手口中得到他们的说法,他取得探视权,并多
次访视和两人建立起特殊的关系。
http://i2.wp.com/img.linyan.tw/capote-03.jpg
 他替两人请了最好的律师;看见派瑞失去求生意志绝食时,他亲手喂他吃东西;他向派
瑞坦承,两人之间并非想像中那么不同,他们都在童年时被人遗弃。柯波帝意识到,派瑞
那纤细、敏感、自卑、惊恐与渴望他人认同的性格,似乎正是自己最恐于面对的真实,他
在派瑞身上看见了自己。柯波帝告诉好友妮欧:“我跟派瑞就好像住在同一个家,有一天
派瑞从后门走了,我则从前门出去。”他成了炙手可热的作家,然而派瑞却成了灭门血案
的凶手。他告诉派瑞:“如果我就这样在不了解你的情况下离去,全世界都会把你当成怪
物。直到永远。”
 柯波帝在监狱内所做的一切,如同两个有着同样伤痕的孩子终于找到彼此,即使知道伤
口永远不会好,但只要他们能相伴、互相舔舐伤口就够了。然而在监狱外、在尚未写完整
本书前,柯波帝就先风光举行了朗读会,让所有迫不及待的读者们得以一饱耳福;他甚至
难掩得意地和警长分享新书的书名──冷血。但警长只是冷冷地反问:“冷血的是这个案
子还是指你和凶手交涉的这件事?”只见柯波帝愣了一下才故作镇定地回说:“大部分是
指这个案子。”
 随着时间过去,派瑞始终不肯透露凶杀当晚的事,并且一次又一次获得上诉重审的机会
;此时好友妮欧出版的作品《梅岗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获得巨大回响,
并荣获当年普立兹奖。向来都是瞩目焦点且自负的作家柯波帝开始对一切感到不耐与厌倦
,迟迟等不到故事结局的日子对他来说简直是折磨。他撤掉律师,对派瑞写来的信不理不
睬,最后派瑞在信末的署名甚至变成了“你的朋友?”
 但最终,派瑞的人生很快就迎来了结局,两人终难逃死刑,此时离案发已过了将近五年
半。获晓消息的柯波帝把自己关起来不发一语,直到妮欧念出派瑞对柯波帝充满谢意的来
信:“我能理解为何柯波帝不再来看我,如果换成是我,我也不会这么做。我真的不怪他
。我是真的把他当成朋友。”他才愿意踏出家门前往见两人最后一面。面对即将被处绞刑
吊死的两人,难掩情绪的柯波帝不断说著:“我真的、真的已经尽力了……”像是在说给
派瑞听,也像是在说给自己听。柯波帝为他流的眼泪是真的,但希望他伏法也是真的。利
用与怜惜可以同时成立,两者之间满是矛盾。
http://i2.wp.com/img.linyan.tw/capote-04.jpg
 对我们这些旁观的第三者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派瑞脆弱敏感的眼神,身上甚或带点诗
人气质,在狱中画自画像,写下日记,看着自己童年的照片喃喃自语:“我们一定是出了
什么问题,才会做出这种事来……”当知道柯波帝把书名取成“冷血”时,绝望的眼神彷
彿在问:“所以你也觉得我是怪物?”自白犯案当晚时,说:“他的眼神是那么恐惧,彷
彿希望我成为杀掉他的那种人。”被押送上刑台前,看见那位逮捕他的警长出现,仿佛警
长是出自关心才到场、是这个世界上少数还在乎他的人,他握手深深向他致谢:“很高兴
见到你。”站在远方看着故事的我们,几乎都要忘了派瑞是那个犯下灭门血案的凶手。
http://i1.wp.com/img.linyan.tw/capote-05.jpg
 那么冷血的究竟是谁?是为了获得写作题材无所不用其极的作家还是凶手?或者,是我
们这些因为看见派瑞脆弱纤细的一面、而给予同情的读者/观众?在责难归咎之前,先放
下指着他人的手。或许,是因为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成长,是因为我们没有不断被人遗
弃,是因为我们比他人幸运、没有被难解的生命击溃,于是今天的我们,才没有成为我们
心中认定的那种怪物。
 柯波帝在完成《冷血》后,未再发表任何一部作品,后于1984年死于酗酒和用药过量,
得年59岁。或许,在掏空自己、亲眼见证另一个自己死去之后,他再无法直视生命的冷冽
与苍白。柯波帝于最后一部未完成的小说题辞写道——
 “让人流更多泪的,不是未应验的祈祷,而是那些已应许的。”
 “More tears are shed over answered prayers than unanswered ones."
作者: d199210 (rock4life)   2015-11-21 22:31:00
好片推
作者: kashina (funny~)   2015-11-22 02:12:00
文笔很好,让人想看这部电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