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欲见包法利夫人 Madame Bovary 2014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5-11-21 05:38:51
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故事大纲应该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一个 19 世纪中破麻外遇拜物抛夫弃女又刷爆信用卡的败家故事 XD 乍听之下好像很仇女、就算不仇女也很像一出道德重整的警世故事。不过仇女与道德检查并不是重点,甚至主角 Emma Bovary也不是故事的全部,只是透过她的历程与眼睛呈现一个时代样貌,尤其是其中人们的挣扎与矛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Dj4ypa6vSc
写实主义:从小说到电影
小说原典客观地描绘琐碎细节以侧面烘托情感,这写实主义手法本来自由解读空间就很广了;这次由法国女导演 Sophie Barthes 执导的改编电影,更对 Emma Bovary这个败德女子带着体贴,而且是有距离的体贴,冷冷静静地呈现她的际遇与身遭乡村生活景观,而不把它拍成热烈的爱情片或偷情片,既不颂扬她的热情也不批判她的私欲,只是冷冷地告诉我们这扭曲性格与悲剧命运如何形成。
这个冷静地隐藏立场而让现象说故事的“写实主义”,是福楼拜小说原典开启的文学风格,本片也善用一般传统法国电影(许多人称为“艺术片”但也不一定)的写实风,来向此风格的文学始祖致敬。因此这部片虽然谈激情,一般观众看起来有可能会容易感到无聊,甚至容易因为剧情铺陈的模糊隐晦而感到不耐,因为一场场戏都很日常,包括日常乡绅生活、日常农村景观、日常举止与不着边际的谈话,总令人不太确定这一场场戏到底想要影射什么。不过尽管不太确定,只要试着把自己代入女主角,倒也不难自行联想,就稍微“脑补”一下即可。
与原著小说以第三人称处理 Emma Bovary略有不同,本片冷冷的写实多半从 Emma 的视角出发,一场场没有 Emma 的乡村生活戏都像是 Emma 在静静地观看,一场场有 Emma 的戏也像是她在认识新朋友观察对方并与其交手。本片台湾译名我觉得还不错,因为本片的“欲见”就像是拥有热烈感情的女主角绝望地看这孤寂世界,让我们体会她找不到出口而慢慢“欲现”走向堕落的悲剧命运。
http://i.imgur.com/UNetAlE.jpg
时空背景:法国乡村,19 世纪中文青的翻身
刚刚好,今年秋季已经上映过英国汤马斯哈代的小说改编电影《远离尘嚣》,和这片《欲见包法利夫人》年代差不多,一个英国一个法国,都在讲工业革命与城市中产阶级兴起之下,属于乡村的苦苦挣扎。哈代探讨的地理议题是英国乡村 Countryside,在《远》片中遗世独立的哈代国度里,农村出身的人们关在这小世界里认真面对自己的修身课题,是名符其实“远离尘嚣”不见大都市的世外桃源。
http://i.imgur.com/y2kVbeM.jpg
而福楼拜探讨的是更大的法国 Paris vs provinces 巴黎与外省之对立,在《欲》片中尽管生活只在小乡村 Yonville ,但次级城市 Rouen 与一级文化大都会 Paris 的幽灵盘旋在天空,美好的他方想像让 Yonville 都阴郁了起来,与《远》片中如诗如画的 Wessex 乡村田园截然不同。
http://i.imgur.com/A0IyGnr.jpg
本片前段没什么台词,几乎都是片段事件片段镜头,背景都是日复一日的乡村生活,Emma与父亲和新婚丈夫几乎没有什么台词对话,只是静静看着少女 Emma 先在修道院里修习淑女教育,钢琴诗歌绘画仪态无一不包。 Emma 并没让自己被宗教的礼教束缚,反而将上帝爱世人的热情投射在对人情的想像。终于离开农场主人家庭,满心期待地嫁给有头有脸的乡村医生 Charles Bovary ,才渐渐发现现实如此令人失望,本片镜头用 Emma 的眼睛望出去,一幕幕都是灰白死寂,日复一日的乡村生活如此无聊,而乡村男人的傻气浑噩的生活如此平庸,简直是地狱...
http://i.imgur.com/K8GlQ76.jpg
本片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我们站在 Emma 角度为她着想为她惋惜的视角,除了心渐渐枯槁的冷静观察外,还有许多场戏用日常生活的事件与意象,回头强烈比对 Emma 身为人妻的处境。譬如嫁来第一天要洞房时,丈夫还以为她害怕的是穿刺的性爱,但其实真正令 Emma 窒息的是把女人绑得像粽子一样的束腹,连“我一个人无法脱衣”这么日常的小事都是无孔不入的枷锁,但她的男人浑然不觉,整个寂寥的农村社会也看不见。
http://i.imgur.com/7TH837x.jpg
又譬如一场男人意性风发猎鹿的戏,温柔接近再得意洋洋一刀插入,切割成鹿头鹿蹄等战利品分送诸君,就像把妻子挂在家里墙上炫耀乡绅地位一般;又譬如给瘸子动手术的支线,呼应 Emma 身体根本不由自主毫无发声与选择,只有任中产绅士们拿来沽名钓誉的份。 Emma 举目所见的各种意象,都在呼应 19 世纪中被关在家里搞木死灰的妻子处境。如果是一般不识字的农妇也就罢了,她们往往就认命甚至乐天地辛勤打拼过一生,甚至这种刻苦生活也未必不能活出意义。
http://i.imgur.com/cioYsxf.jpg
但如 Emma 这般接受过好教育、想从农家晋升中产医生娘、想从农村晋升到城市的高文化资本阶级,最难度过这一关。就像我们当代许许多多受到高教育的平民一样, Emma 心底那扇百花齐放的文化之窗被打开了,但苦闷的现实呈现极大落差,不能自已,于是像当代许多文青月入不到 30k还要时尚穿搭、享用美食、出国旅游、讲究品味、消费文创一样,堕入无度的深渊,只渴望填满心底那个洞,甚至连在感情世界里都看不上文化水平不够班的异性了... 《包法利夫人》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它直指普世现象历久不衰,到 21 世纪的今天都还如此切题、甚至更加切题!
http://i.imgur.com/WMipsKY.jpg
时代议题:平庸与激情
《包法利夫人》原著在出版时可是被视为败德又色情的禁书,不过本片尽管有几场床戏却一点也不情色,甚至一点也不会让人感到激情,看起来 Emma 并没被描绘成什么性爱成瘾的欲女,而只是在苦闷生活中找不到出口罢了。
而原著并为双主角之一的丈夫 Charles本来就也是个平庸又畏缩的苦闷心灵,只能庸庸碌碌地把 Emma 供在家里过著毫无热情的生活,本片都用一幕幕尽管内装优雅却黑暗的室内景拍得好沉郁,这叫观众怎么能不对 Emma 感同身受呢?当然本片并不一味同情 Emma ,她仍然富有争议,原著小说冷眼旁观下不择手段向上爬的败德欲女拍出了,当代社会越来越能体察的受桎梏妇女处境也拍出了。
这正是包法利夫人两面并陈的争议性格,令人又同情又鄙弃;而包围 Emma 的乡村生活所代表的“平庸”与努力挣脱的 Emma 所代表的“激情”,在本片一样是两面并陈,既批判平庸的桎梏与死寂,也批判激情的毁灭性格,更不会放过操弄激情的文化掮客。如果说《远离尘嚣》一片是从成长铺陈道德课题,那《欲见包法利夫人》这片就是从毁灭来铺陈道德课题,可谓一个光明一个黑暗。
如同《远》片与其原著精巧设计了 Bathsheba的三个男人来代表农村阶级翻身的三个层面,《欲》片也靠 Emma 在村里遇到的几个男人代言了农村女子向上爬的课题,可惜不像 Bathsheba总是遇到好人刺激她反省修炼,可怜的 Emma 总是遇到坏人诱她步步坠入深渊:
http://i.imgur.com/p5aFlWP.png
文化掮客,操弄激情
医生丈夫 Charles,代表平庸。他虽然算是本片唯一一个从头到尾真诚纯善的男性角色,但他把 Emma 供在家里不理不睬,更不动如山地消极懦弱拒绝改变,一路下来磨光了 Emma 对未来的希望,牺牲了努力改变现状的坚定勇气,变成了一路逃避纵欲的 Emma。
http://i.imgur.com/tA6kfMc.png
小镇药师 Homais ,代表虚名。他处心积虑以“德高望重的名医夫人”之愿景,诱惑还愿意与丈夫一起打拼的 Emma 说服老公冒险给瘸子开争议一刀,令 Emma 与 Charles牺牲了理智与操守,更在开刀失败后赔上了执业生涯。而 Homais 背后的阴谋正是要取代 Charles成为小镇医生。
http://i.imgur.com/SOZeXrC.jpg
贵族侯爵 Le Marquis ,代表地位与排场。在原著中他的第一场大宅舞会就席卷了 Emma ,在电影中则是靠第一次盛大的贵族狩猎,有仪礼有排场更有充满自信的翩翩风度,与畏畏缩缩的平庸丈夫截然不同,瞬间虏获 Emma 的心,让她首次牺牲节度出了轨,也牺牲了最初想要与丈夫携手度过各种关卡成就美满家庭的爱。虽然在原著中 Emma 处处鄙视丈夫,但在本片中仍然可以看见 Emma 在各种小事上仍不放弃与 Charles共同经营家庭的努力,只是总是迅速撤守罢了。不过当然,侯爵只是玩玩 Emma 的肉体而已。
http://i.imgur.com/AJeuAsX.jpg
(富商 Rodolphe 这角色被删去了,原著中 Emma 与富商的外遇线,于本片被合并在贵族侯爵 Le Marquis 身上。他尽管不是用钱诱惑 Emma ,但经济上的富裕也绝对是 Emma 渴望翻身的一大吸引力,本片删去了这角色,也许也删去了这个议题,让 Emma 拜金的性格减少了些?)
时尚商人 Lheureux ,代表物质的文化品味。他从外面大城带给乡村的 Emma 各类衣着家饰器皿等时尚商品,还提高信用额度诱惑 Emma 无度消费填补空虚,牺牲了经济资本而败光丈夫家产。虽然电影中没明确提及,但这位舌灿莲花的 Lheureux 就靠着提高信用额度引诱消费,控制了当地许许多多家庭的经济,让许多乡绅黯然变卖家产还债而肥了他一人;在电影中光看他面对 Emma 一人先礼后兵翻脸不认人的残酷狡诈,不难联想。
http://i.imgur.com/7IUr0IL.jpg
绅士律师 Leon ,代表精神的文化品味。他算是 Emma 这一路遇到的男人当中最年轻、最纯善、最温雅、也最饱读诗书热爱艺术的一位,算是文化资本上唯一可以与 Emma 匹配的,根本可以算是 Yonville 小镇的真命天子了!但文化的外衣撑不住感情的考验,当 Emma 一往无前投注所有热情时,很享受与 Emma 禁忌恋爱的 Leon 他的感情资本耗尽了,板起道貌岸然的脸孔狠狠拒 Emma 于门外。
http://i.imgur.com/hm6YC5G.jpg
用冷酷描写激情
与《远离尘嚣》一样,本片描绘农家女子的翻身意志,不同的是聚焦在这翻身过程中的文化层面,包括物质享受、艺术欣赏、仪礼与排场、名望与地位,当然这一切都脱不开书本所教导的浪漫热情。在传统以经济资本积累来观察的阶级翻身历史中,文化资本的概念要到后世才被独立出来分析,但《包法利夫人》尽管没有明言的文化资本探讨,福楼拜笔下 Emma 的一言一行几乎都逃不出这个文化框架。
在《包法利夫人》这历久弥新的原著基础上,《欲见包法利夫人》并不需要提出什么突破概念或翻案,只需要老老实实地选择一个表现原著的形式,仔细雕琢这形式的细节,看看能不能提供当代观众一个再次接近经典的路径。这路径在本片是写实冷调,一方面是从 Emma 角度出发、带我们静静地看这法国农村社会的死寂、痴迷与冷酷,另一方面则是把观众拉出来静静地观看 Emma 这个廉价文青的堕落。
当然,全球影评多半对本片用冷酷无情来描写激情故事的手法相当不满,毕竟以一般观影角度看来不免会觉得本片有点无聊、有点平淡、对激越感情难以搔到痒处。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另一种欣赏方式,毕竟 Emma Bovary的故事不一定是一场激情绚烂的热水澡,也可以血淋淋地令人惊惧、更可以沉静死寂地绝望悲惨。毕竟就算连原著都未必是要读者整个席卷在 Emma 的情绪里,而更像是要我们冷冷地旁观她如何一路下沉。
http://i.imgur.com/tPUzQxl.jpg
电影之外
本片还有个低调但戏份很重的角色,是 Emma 家里的女仆 Henriette,由《唐顿庄园》熬了六季终于晋升女主角的二小姐 Laura Carmichael 饰演!这个女仆与原著里被 Emma 找来支配的女童工 Felicite 完全不同,在本片中是 Emma 少数可以敞开心胸谈心事的闺密,但碍于主仆的份际她也只能一路静静倾听,用若有似无的眼神与叹息替女主人打打气而已。在女性处境的刻划上,这位能倾听的女仆也有点像 Emma 的一面镜子,但她出身贫寒而认份地脚踏实地,绝不会走上 Emma 身败名裂送了性命的悲剧下场。
http://i.imgur.com/d83q2rd.jpg
从被 Emma 拿来出气复制压迫的 Felicite ,改编成无声地与 Emma 互相关怀分担压迫的 Henriette,显然是本片的体贴,把原著中 Emma 令人无法原谅的残忍一面给淡化了。另外本片改编最大的争议点,应该是把 Emma 生下来后又没心思照顾甚至有点排拒的女儿角色 Berthe 删去了,次大改编则是把原著 Charles也算双主角之一的地位改成了纯当配角的丈夫,没说他的背景故事与最后下场。这三个改编,把 Emma 苦苦挣扎中对身遭之人造成的三大伤害都避开了,而使我们观众能专注看她怎么样找不到出口让自己一人毁灭,而不致陷入看了就想丢石头的激愤情绪。
其实最近也还有另一片《包法利夫人》题材改编的电影,是改编为漫画后再基于漫画拍摄的《情迷包法利》Gemma Bovery (2015) 。漫画由英国专栏漫画家 Posy Simmonds创作,电影还请到了 Gemma Arterton 来饰演现代英国版包法利夫人,这片虽然毁灭命运恐怕仍无可避免,但光就预告看来应该是走轻松浪漫风,而且都到 21 世纪开放社会了,西欧败家女再怎么毁灭,顶多也就是去蹲社会住宅领失业救济而已嘛 X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_Jm5jRHGw
看这片的整体气氛,很容易联想到五年前的《塔玛拉小姐》Tamara Drewe (2010) ,同样是青春美丽的 Gemma Arterton 下乡去,原著同样是由 Posy Simmonds改编的当代漫画,而改编的经典正是《远离尘嚣》!今年把《远离尘嚣》和《包法利夫人》两部经典同时搬上银幕,真是个令人惊喜的巧合,其中许多可以交相对照的共同主题与差异命运,值得我们细细玩味;另外再搭配上这两部轻松浪漫的漫画改编电影,换个角度重新品味也不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gb2YB9sVU
作者: leila (Lizzy)   2015-11-21 15:36:00
用当代文青来对比真是太贴切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