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饥饿游戏与大逃杀的“电影”架构比较

楼主: ck0413 (黑咖啡)   2015-11-20 09:59:11
>>网志图文好读版:http://goo.gl/EQKmPm
《饥饿游戏:Hunger Games》从第一集电影问世以来便不断被拿来与日本经典电影《大逃杀》做比较,因为两者在“逃”与“杀”的表现形式上相当相似,包括被中央组织发配物资武器,丢入被限制范围的丛林,有限时间内杀光敌人的规则,与不定期的禁区陷阱等,但我认为两部电影在本质上是相当不同的作品,以下分类说明。
人与人关系的启示
《饥饿游戏》着重关系的选择,女主角在两位男角色间的挣扎,沉重的“演戏”责任与真实情感的渴望冲突,其内心思考对整个故事走向有主导作用。感情的选择背后实际上是身份的选择,要参加游戏承担救世主的责任,或是逃离现实做一个享受自我的平凡人。透过许多事件的刺激,剧情慢慢地描绘角色的成长改变。相反地,《大逃杀》的男主角毫无主导事件的能力,看似有希望推翻掌控的配角被无情虐杀,实力最强的角色静静地死在回家途中,真正活下来的反而是什么特殊才能也没有的人。
《大逃杀》的精彩之处在于,以一种疯狂悲哀的手法表现人际关系的破裂,在快速进展的剧情中,前一刻欢乐正向的希望相聚,在下一秒成了新仇旧恨的炼狱战场。许多幕戏速度快得荒谬,角色情绪未铺陈的情况下猛烈爆发,看似不合理,实际上非常精准表达电影的悲观想法,任何关系都是微弱无意义的。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猎杀情节,反映了优势者与劣势者间关系的快速流动,透过同学之间复杂的暗恋关系,讽刺地刻画爱情食物链的残酷。
竞争者间的关系
《饥饿游戏》的参赛者多数彼此不认识,在被选中以前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在竞赛中发展出的信任同盟都是利益考量下的选择,可以随着情势改变立场,这使得纯粹友谊的信任关系在故事中更显珍贵。《大逃杀》中,参赛者原本都是同班同学,共同的记忆与友谊爱情等感情影响了竞争时的关系,死党们组成同盟或反目成仇,恋人们修成正果或悲剧收场。在生死交关的最后几日,多数人仍选择相信感性的指引,毕竟这是在荒诞无序的疯狂世界中,唯一能够理解的事物。
电影基调
《饥饿游戏》有着英雄主义色彩,正与邪的冲突在故事中扮演重要角色,《大逃杀》中没有明确的二元对立,只有无止尽的混乱失序。前者是个叙事平稳的三幕式故事,后者以反讽手法呈现难以预测的剧情。两部电影刚好适合两种不同的观众欣赏,相信自身力量可以改变世界者,看《饥饿游戏》会对角色的内心感受有所共鸣,融入其中。认为外在世界并非自己能掌握,只想处理好角色份内事的人,可以从《大逃杀》中深刻反思。
>>网志图文好读版:http://goo.gl/EQKmPm
作者: taiwan81903 (小马)   2015-11-20 10:08:00
因为美国yy还要搞爱情戏捞钱o0...
作者: qwerty789 (键盘789)   2015-11-20 10:10:00
确实 推一个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忧佳)   2015-11-20 11:43:00
美国人要浪漫+英雄主义 日本人是耍心机+正妹最高
作者: neilchiu1975   2015-11-20 13:14:00
大逃杀就是理由薄弱的乱斗,就是没啥逻辑...饥饿游戏,至少设定明确,让剧情与后续发展有得遵循
作者: dcjamesw (dcjamesw)   2015-11-20 14:01:00
移动迷宫也满类似的
作者: JOYE0326 (JOYE祖儿)   2015-11-20 17:50:00
移动迷宫和分歧者类似 背后的设定几乎一样
作者: capitalofz   2015-11-20 20:49:00
饥饿游戏远不如大逃杀
作者: id0818 (解答错误)   2015-11-20 22:42:00
大逃杀的观影冲击感比较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