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山河故人》一点感想

楼主: Carter8123 (Carter)   2015-10-15 00:30:21
《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
一种期待、一种忧虑、一种乡愁、一种控诉,总的来讲,《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是一种对大时代的温柔观察。之所以讲温柔,是因为与《天注定》那铿锵有力的
血泪控诉颇有差异,这次,贾樟柯而是改换一种较温和、深情、平静的心境去关怀人,关
怀家乡。
故事主要聚焦于一个凡常中国家庭,通过窥视这个家庭如何随着时代浪潮的推波之下,不
断地被改变。经由这个由张晋生、沈涛、张到乐组成的现代中国模版家庭的视角,折射出
一个崛起中国大陆,或一整个世代的情感变迁,借由他们的人生际遇反映时代。
.
1999年、2014年、2025年,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个不同年代的结构,如同《天注定
》三段故事一般,拼凑叙事,成为了导演贾樟柯的招牌绝活。但此次在《山河故人》,又
再度与《天注定》有所不同。影片虽然被断开三节,然而,却是紧密相连,一脉相承的。
而连结著三个年代的中心点是“家”这个符号。它在影片中不断的被提起。虽然一个“完
好圆满”的“家”在剧情中几乎是缺席的。记得,我们从未见证过张晋生、沈涛、张到乐
一家三口的相处片刻,也未曾看见张到乐在父母亲离婚后于新家庭的生活景况,到了第三
幕(2025年)时,张氏父子的亲子关系也能说是建筑在定时火药上的。甚至,梁子一家三
口,也是于黯淡失色的状况之下被安排进入剧情。
.
一个美满和谐的“家”,成为了剧中人物不停寻找,却又寻遍不著的符号。而,当时空跳
跃到了2025年的澳洲,这个“家”的义涵,又扩大延伸成了“故乡中国”在里头。在这章
节中,讲述张到乐与父亲张晋生匆匆移民澳洲后种种不适应的故事。
移民澳洲,不是预言,而是现代中国人的离乡见证,这其中蕴含着对故乡的控诉与不满,
一面批判著家乡不是,却也默默的怀念旧地。从这里可以最直接的感受到贾樟柯的悲观叹
息,感叹著现在进行式不可挡的中国移民趋势,更是对往后那些异乡游子的未来有着种种
忧虑。
最明显的即是“语言”的隔阂与碰撞。张氏父子间因为语言上的障碍,让沟通交流失效,
且高端科技的进步更不是人际关系的万灵丹(嘲讽Google翻译不出人心)。“你什么时候
才要把中文学好?”父子之间沟通上的“失语”所产生的隔阂,又不单纯只是语言问题,
背后意味着母语的遗忘、文化的失传、族群认同的丧失,这是贾樟柯深切感到疑虑的地方
,而这些忘祖忘本的担忧,最终又回归到了“家”的中心思想上。
故事结尾处,张到乐思终于从健忘中回忆起了亲母沈涛,又或许,他从来就没有忘过。但
是,到底是什么激起了他的思乡波澜,是张艾嘉饰演的mia这个宛如母亲形象的填补,是
儿时与母亲一起聆听叶蒨文《珍重》的旋律痕迹,或者,血缘本就是无法抹灭的生命印记
,正如片中所说的“时间一直在走,但有些东西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也许只是你一时还
未想起它吧。
.
影片在张到乐这位异地游子一声“涛”中画下句点。我们不晓得张到乐最终有没有重返故
乡,与母亲相逢,我们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古楼依旧、迪厅音符依旧、母亲也依旧
包好了麦穗饺子等着你回家,那你呢?远离家乡总会不胜唏嘘,但只要有心,不忘本,只
要心中存有那把母亲赋予的钥驶,山河常在,家永远为你敞开 。
完整图文:http://wp.me/p69WBL-dO
作者: Haley (楊梅蕾哈娜)   2015-10-15 01:08:00
时间在走,人事皆非,但山河依旧在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