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近年小说改编最好的电影之一《绝地救援》

楼主: kimxxxx (taiwanese)   2015-10-03 11:57:05
这部片 个人觉得是 原著小说中翻拍 数一数二的好片了,但翻拍成电
影之后,突然觉得简单一句话可以带过
“这是一部拥有高科普知识的农夫跑到火星种马铃薯的故事啊~!”,
虽然有美国色彩的英雄主义,但幽默风趣的描述方式,比地心引力、星
际效应来得轻松许多。
还有没有其他小说改编电影,也很好看的...,除了移动迷宫二以外...
图文并茂版http://goo.gl/JzsQy5
“飞到火星一定有风险,人总有生老病死;坐上火箭前,请详阅公开说明书”
地球史上最伟大的植物学家,马克瓦特尼;
人类史上最遥远的救援任务,距离220,000,000公里;
救难史上最困难的行动任务,钜资上亿、一去不返;
电影史上最有影响的广告投入,NASA & Google;
而各种史上在《绝地救援》中,却完全不值得一提,因为他要的只
是“屎”来种种马铃薯,来维持数不尽的未来...。
《绝地救援》由执导《异形》、《神鬼战士》等经典电影的金奖导
演雷利·史考特,及多项大奖入围的超强卡司《神鬼认证》麦特·
戴蒙、《凌晨密令》洁西卡·崔丝坦、《蚁人》麦可·潘纳、《断
背山》凯特·玛拉、《伴娘我最大》克莉丝汀·薇格、《沉默之丘》
西恩·宾、《自由之心》奇维托·艾吉佛、《美国队长2:酷寒战士
》赛巴斯汀·斯坦;整部电影忠实改编至在书店驻足约10分钟就想
买回家的畅销小说-火星任务,充满科学、幽默、惊奇的令人目不暇
给,如果你曾在书局看过小说,那你绝对可以想像这部电影的
评价,烂番茄新鲜度约92%。
电影最惊叹的莫过于每个角色鲜明的刻画,尤其是主角马克Mark W
atney(麦特·戴蒙饰)在整部电影中,拥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独角戏,
从绝望、苦恼、幽默、实际,用各种贴近一般大众的心情,来传达
电影中具有逻辑性的科学知识;虽然每当有太空科幻片上映时,科
学家总是大肆批判电影中的背景或逻辑不正确,但在娱乐性质之下
,《绝地救援》还是让美国太空总署NASA一番赞赏与认可,因为不
论是电影或小说中,《绝地救援》还是带出当人类成功居住在火星
之后,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
【精彩预告呈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9pGy5hdgg
“飞到火星一定有风险,人总有生老病死;坐上火箭前,请详阅公开说明书”
《绝地救援》虽然是部风趣幽默的科幻片,但事实上在整个导演与
演员们操作手法中,还是感觉得出来原著小说的那种人性的刻划,
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为了搜救一个人或登山者,往往要耗费巨大
的物资、金钱,甚至牺牲救援人员的性命,如果以商业的角度来说
,这样的救援行动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如同电影中政府的考量;但
人性往往能被带入最美、最善的思维,当你看到他还为了自己的生
存,为了可能有人会来接他回去而努力着,你只会想到的是:Brin
g Him Home,而不是Let it Go...。
本部电影另一个令大众喜爱的部分,是麦特戴蒙的独角戏,看似幽
默风趣,但却反衬出她在艰困环境下的正向态度,但其实现实生活
中又何尝不是呢? 想必许多人都有过遇到困难时,深呼吸一口,脑
筋思绪变得十分清晰,就立马开始着手解决问题,即便失败了,也
是脏话连篇的自我宣泄,你绝对不会像安海瑟葳演的《星际效应》
一样,说“爱,是超越时空什么乌漆麻黑”的话,一点都不科学嘛!!
近年来少数原创小说与电影皆爱不释手,一致好评的主题《绝地救援》;
火星日志 十四天
居住舱的大小约是92平方公尺,地面上需要铺近十公分厚的土,也
就是说我要搬9.2立方公尺的火星土到居住舱里;而我一次能搬十分
之一立方公尺的火星土进到压力舱,如果一切顺利完成,我就会有9
2平方公尺的沃土了。
火星日志 十五天
今天是感恩节,我猜我的家人应该不会太愉快,因为我十天前才刚过世。
火星日志 二十二天
马铃薯可以支持我多过76天,而且是可以重复采收的;所以在这76
天之中,我还可以再种出22K大卡的马铃薯,可以再多帮我争取到
十五天的时间。在那之后,继续种植也没什么帮助了,整个计画大
概就是能帮我争取九十天的粮食而已。
“飞到火星一定有风险,人总有生老病死;坐上火箭前,请详阅公开说明书”
※小常识1:建构式数学是一种在北美被提出的数学教育方式,其最重要的标
准,是强烈的呼吁手算数学并赞成学生发现自己知识和概念的思考,还好他
要种的地不大,不然光算完就饿死了。
※部分图文资讯取至于原创小说火星任务及《绝地救援》官方网站
作者: Mikeyaya (读书)   2015-10-03 17:10:00
你怎么给普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