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好雷] 推IMAX 3D 圣母峰及内容几个疑问

楼主: winfredx (捡到一只猫)   2015-10-01 11:30:46
与电影无关,谈的是登山部份。
一,不使用氧气的人认为:
使用氧气等于降低了山的高度,
这样并没有实际克服高海拔的缺氧状态。
二,台湾队:
(八千米高地平线)这本书,
是当时在现场拍摄 imax 影片的 大卫布里薛写的。
他书中提到陈玉男摔下去后,
高铭和跟一个雪巴去把他救上来,
当时陈玉男还很清醒,表示自己ok,
隔天下撤后才突然恶化死亡。
三,山难:
大卫布里薛在书中提到,
因为当天要攻顶的人太多,他怕会影响到拍摄,
所以决定延后登顶拍摄影片,
他说看到后来出事的其中一团很晚出发,
他还吃了一惊。
我觉得大卫布里薛说的比较客观。
另外关于救援的部份,
我看 discovery 拍的 圣母峰:攀越极限
那一季营地挤了六七百人。
discovery 队中有一位攻顶后下山途中,
看到路旁岩壁下倒了一个不知到哪一队的人,
陷入昏迷,给他氧气后那人停止颤抖,
回报领队,领队说救不了。
事后领队说,
要出动二十个人才有办法从那个高度救下来,
问题是没有二十个人能即时赶去救。
领队说,他百分之七十的朋友,
都陆续在山难中死亡了,
他觉得他只是比较幸运一点。
最后,附上大卫布里薛书中的一段话作个总结。
[你可以爬她一千次,
但她不会记得你的名字;了解自己的无名
和死亡的恐惧,攀登者才懂得谦卑。]
作者: piapiachou (piapia)   2015-10-01 12:09:00
记得要20个人才能扛,但没人能确保那20个人的安全!
作者: o030291469   2015-10-01 12:26:00
客观未必接近真实,另一本虽然争议多,但至少都是访问当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15-10-01 12:27:00
缺氧状态的人脑很不可靠, 这点是个不小的问题
作者: o030291469   2015-10-01 12:28:00
天参与登顶的人的记忆,然后电影因为必须用画面呈现,很多都是模拟跟演员揣摩演出来的,真实性不高
作者: F35 (F35)   2015-10-01 12:31:00
关于一,干脆也不要穿羽绒衣好了,穿了并没克服高山寒冷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15-10-01 12:39:00
完全不一样啊 氧气是会用完的 无适应期突然降低会要人命
作者: vvvi (don't you see?)   2015-10-01 14:02:00
imax team最后有攻顶拍成影片啊 电视有放过
作者: piapiachou (piapia)   2015-10-01 14:15:00
攀越极限内的团队最后把马克从3号营运到1号营就花了9小时9个人力!
作者: asurasho (SHO)   2015-10-01 21:39:00
回复第一点,不是认为的问题,而是难度上,可以分为有氧无氧,冬季夏季攀爬,这些纪录是分开统计的。所以要挑战纪录,例如终极大满贯都是挑战无氧下攀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