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有杰“太阳的孩子” 找回拍片初衷
2015-09-28 19:53:59 联合报 记者项贻斐/专访
导演郑有杰、勒嘎‧舒米合导的“太阳的孩子”获今年台北电影节观众票选奖,以往郑有
杰从不掩饰挑战形式的企图,但以花莲原住民部落为背景的“太阳的孩子”却踏实描绘人
与土地深厚的情感,郑有杰说,因为勒嘎的纪录片“海稻米的愿望”触动了他,才想把纪
录片改编为“太阳的孩子”,“感谢老天爷让我看到这部片,点醒我以前的钻牛角尖,回
到拍片的初衷。”
会有“太阳的孩子”,得从2010年说起。那时勒嘎‧舒米刚退伍,无所适从,于是回到母
亲故乡花莲。刚开始学习摄影的勒嘎试着记录母亲在部落推动复育梯田的过程,后来剪辑
成纪录片“海稻米的愿望”放上网络。2013年郑有杰到花莲想拍一部关于原住民超马女孩
的电影,在影片田野调查时认识勒嘎,彼此交换作品,郑有杰看片后不到2星期就有强烈
冲动决定改编成电影,并邀勒嘎共同执导,“因为我毕竟是外来者,勒嘎可以带来在地观
点”。
时隔6年再拍电影,郑有杰已升格为3个孩子的爸爸,对台湾社会有更多观察体会。“太阳
的孩子”描绘亲情与家乡呼唤下温馨的返乡故事,也涵盖文化冲击、两岸交流、土地正义
等现实议题,对郑有杰而言,拍片过程也是重新学习。
无论拍电影或电视剧,郑有杰习惯效率挂帅的工作模式,但拍“太阳的孩子”一反惯例,
以“先感受、再拍摄”为原则,不赶时间。为此将器材减到最少,拍片期间拉长,早在1
个半月前剧组就先抵达当地体验生活,没想到大家都觉得好像回到第一次拍电影的感觉。
更换步调、置身天地间,个人也变得微不足道。
“太阳的孩子”里的复育梯田与种植水稻仍在银幕外继续,导演勒嘎说,这些事不会因电
影拍完就结束,就看能影响多少人。
http://udn.com/news/story/7262/121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