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恋恋铜锣烧:听红豆说故事

楼主: artreborn (yy)   2015-09-26 10:12:43
原文连结:
http://artreborn.pixnet.net/blog/post/112195807
想到铜锣烧,你会想到什么?如果跟我一样是七年级的人,应该会想到当年还叫小叮当的
哆啦A梦最爱的食物。不过以后想到铜锣烧,我浮现脑际的应该是《恋恋铜锣烧》这部电
影。记忆中所及,自己似乎没吃过惊为天人的铜锣烧,但这部电影的滋味犹如“理想化”
的铜锣烧。清甜的香、蕴藏着回甘的滋味,外表松软兼之内里饱满,品尝完了还有种意犹
未尽的余韵。
改编自小说的《恋恋铜锣烧》由《第二扇窗》日本女导演河濑直美所执导,与前部作品一
样,依然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听得见虫鸣鸟叫、树影摇曳的空景,连风都如角色般参与其
中,电影的末段有个衔接的镜头—风吹动了缕空保特瓶的风车,无形体却又如此真实的存
在着。
我好喜欢徳江姨(树木希林)在指导千太郎(永濑正敏)如何以纯手工的职人精神制作红豆泥
内馅的一幕画面,那是当杂质的泡泡从中心点往旁边流去、被过滤掉,就像看这部电影的
感受一样,仿佛精神上被洗涤般。电影讲得是老中青三代,各自背负著被排拒的疾病、秘
密的内心负累、升学与家庭的压力。 国民阿妈演技树木希林演技炉火纯青自不在话下(她
连瞳孔都会演)、更与孙女内田伽罗合演(是枝裕和《奇蹟》为两人电影里首度一同亮相)
,也因此片中的情感完全不含添加物。如果是从《KANO》后才认识永濑正敏的观众,这部
片也可一窥他如同变色龙般的好演技。
电影里除了日常况味与一生悬命的职人精神让人动容外,最沉重的命题自然是‘麻疯病’
,还记得近期阅读完的藤原新也《印度放浪》中提到,有次要捐零钱给痲疯病行乞者,由
于身上恰巧只有钞票,对方却说“你要给多少?剩下的找你钱”,因为必定会有身体的接
触,内心百般犹豫之下,他的迟疑被看穿,对方以一种“你够胆把我当个人看吗!”的灼
热眼神逼视,是要选择伸手拿回零钱、还是抽手明哲保身呢?藤原新也最终伸手拿回了找
的零钱(我相信这不会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而是一种不示弱的冲动),回家后却恐
慌的不停洗手清洁,以一个浪行天下、见多识广的艺术家都深感恐慌,何况是一般民众呢
?(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己遇到藤原新也的情况,自己可能选择抽手。)
在电影中,当走进痲疯病人的村落,映入眼帘的是他们毫无心机的笑容,这个镜头毋宁是
蕴藏寓意性的,自由的人没有笑容互相防备、不自由被隔离的痲疯患者反倒能回归最质朴
的情感交流,这何尝不是表面上波纹不兴、实则波涛汹涌的反讽。她因为麻疯病不能生孩
子、不能工作,最不胜唏嘘的是连母亲缝制整晚的衣物、在初来乍到村落就因规定而被烧
掉。为什么徳江姨会放掉被托养的金丝雀?毋宁是对被剥夺的自由感同身受。至于被幕后
房东老板要求安插姪子上班、改装成兼卖大阪烧,虽说可视为混搭的创意,但何尝不是职
人精神的沦丧。
看河濑直美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世界万物交融合一、甚至带有呼吸吐纳的节奏气息,俨然
是献给大地之母的讴歌。
作者: a8014222 (wristwatch)   2015-09-26 15:15:00
试映会时有去乐生疗养院放映,那时有好多个观众都哭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