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刷时我给的是好雷,不过给不出什么“整体”的好雷,只能就音乐、美术、景观、摄影、剧情主题等等,分别找出它值得欣赏之处,还只有“语言”一点不甚满意而已。第一次看时,我还特别做足了功课,包括先爬了雷文也看了些高明的版友剧情解析,更把原著传奇的来龙去脉大致搞懂了,因此观影时毫无罣碍,而且处处都为“这剧情我看得懂耶”感到小小得意,仿佛自己还勉强跟得上侯导的脚步。
一刷看完的心情不错,能欣赏的都欣赏到了,尤其是谨记编剧曾在几个访谈中提纲挈领的“不用看懂”、“就看意境”等等建议,真的让我有把剧情放下的心理准备,而专心体会那气氛,包括那风声蝉鸣与鼓声,还有森林草原山巅间的自然动态。不过看完回来继续爬文拜读版友精采心得后,有很多一开始迷惑的事情渐渐清晰:虽说这片欣赏气氛就好不用太在意剧情,但这片明明很重剧情呀;许多人虽说本片有什么去中心化叙事,但把剧情回顾起来整体想想,明明就按部就班、井然有序、是很工整的起承转合叙事呀!
二刷,心情不同了,这次我想看看为什么版上会有这么多 [负雷] 的声浪,这一次的观影往后坐一点点,带点保留,没让自己那么无条件地开放感官拥抱下去给本片席卷,结果看完的感觉还真不同。 [负雷] 看来并非空穴来风,许多地方我们就别以好坏优劣来判断,就当作是本片对一般观众的体贴程度吧。
平舖直叙
首先,剧情上,这次从头到尾一一看剧情透过人物的呈现,认真说来这应该算很传统的线性叙事吧?从隐娘不杀、师父考验、回到魏博老家玩味疏离、开始当梁上君子、看见政治斗争、再看见反映政治的家族斗争、看见标靶的感情纠结与挑战、看见盲目路人也要见义勇为、决定自作主张出手干预、最后终于与“同类”一起走人。我不觉得这剧情有什么难懂的,很简单,甚至相当单纯。
就算在看过 monarchist 那篇影评《聂隐娘还是王佳芝》而看见了原著传奇的更多层次后,本片这个简单的故事我也不认为就无聊了,从第一次单纯恻隐的不杀到第二次更多见识与思考后认真选择的不杀还积极插手,至少是有种成长,而且一种“侠”的主动人格隐然成形(虽然我对最后一幕很像“退隐”仍感到困惑)。本片扎扎实实有剧情呀,很简单、很传统、更是彻底地“平舖直叙”。
不过这平舖直叙,也许实在是太平了点,仿佛没有要给予任何节奏感说故事,也没有要给予听故事者任何加强注意的重点或加深印象的韵律变化,可能也才让许多一般观众知道:自己未必这么喜欢“平舖直叙”。
极简刻画
来看看本片的情节是怎么发展的:几乎都是用远距离镜头(人身高大概占画面 1/3-1/2),无特写,从不介绍新登场人物,也从不让我们看清楚他的脸,就只是让他该什么服装造型就什么服装造型,该怎么说话做事就怎么说话做事,完全没有要给他们什么初登场的人物刻画或第一印象,往往要等他不知不觉出场了做了好多事说了好多话后,我们才慢慢能从蛛丝马迹中猜猜看他可能是谁。
然后呢,每个镜头尽管都有情节顺序,但每个镜头之间的地位均等,速度均一,连鼓声配乐与风声蝉鸣都少有变化,就是平平地一段看完接下一段,没有什么较短或较快的转折点给人可以记忆的节奏感,因此就算我二刷出来要回忆时,也都是一幅幅美丽画面与一段段情节,但当要在脑中重建剧情逻辑时,却很难把这些线性叙事的画面们之先后顺序给记清楚。
当然更别说,这线性叙事虽老老实实照顺序,侯导却把任何“不是最必要”的戏份都剪光了,许多衔接的桥段都没有,光看前后两个画面一时间不容易建立逻辑,但慢慢总能靠自己的联想来建立,这时真的很吃联想(以本版用语就叫“脑补”)能力了,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甚至我怀疑在场能做到的观众恐怕是少数。难怪,本片明明主题与剧情这么简单、叙事方式这么直线单纯,还是有好多人觉得看不懂、觉得好高深、甚至觉得很惭愧地努力想要多找很多背景知识,来让自己看懂侯导。
风格的体
当然啦,一个人没有同类,本来侯导就未必是要拍来体贴大众既有观影习惯的,他想这样“平舖直叙”甚至想这样“极简”都是他的风格,我们都值得放下成见来接受、来理解。我比较好奇的是,一般观众接受了、理解了之后,能在这种风格上看见什么价值吗?是具体的讯息还是抽象的美感,都好。很多人都在努力看懂聂隐娘这部片,那大家成功地努力看懂之后,又得到了什么美好的果实呢?
特殊个人风格所孕育的果实,随便举个本片最为人所知的特色“长镜头”为例讨论好了。我一刷时可能好奇心真的很足,一直想看懂也想看细,因此全神贯注看每个长镜头都没觉得很长,还曾有错觉觉得它们绝大多数都不超过十秒;二刷时,之前已经都看懂过一遍了,这回坐后面一点拉开距离重看一次,才发现本片长镜头真的远远不只十秒,很长。那么长的价值在哪里呢?长得充满情感或想像而余韵深远吗?
很遗憾,关于这个“长”,我对本片只满意一半。先来说说艺术表现里“长”的价值好了,我们唱歌会唱长音、吹笛会吹长音、拉二胡与小提琴会拉长音、钢笔素描会画直线、书法基本的永字八法也各自可以成为单纯的一笔基本功练习。但这种“长”的一笔或一个音,真的只要够长就可以吗?不只,甚至不只要长得饱满、长得神圆气足、甚至还要长得丰富而充满变化,不然弦乐器的揉弦与管乐声乐的腹吟是拿来干嘛的?古琴左手按弦的多种技法与变化又是拿来干嘛的?
本片找了个舞蹈家来弹古琴,我认为就是本片艺术表现的一个小缩影。身为舞蹈家,虽然没有长期的乐器训练,可是你的肢体应是最圆满沉稳的,弹起琴来就算控音控不好那也可以后制配音呀,但弹琴的姿态居然无法稳重的控制手臂与手指,处处出现初学者紧张的颤抖姿态,要怎么用这古琴戏码表现绝决之心?难道其实要表现的是紧张忐忑甚至亏心吗?古琴这场戏,我才不管是不是现场收音,但这场颤抖的音乐与肢体表现,我认为完全毁了这个角色。
长的功力
从古琴戏,谈回本片最多的长镜头拍摄,我满意的一半是景。本片凡写景处,处处有情,有的是定镜有的是缓缓的平移或平转,不管同一景拍了多久,那自然总是令人看不腻,因为自然的动态细微丰富千变万化,风吹草动枝叶摇曳云雾变换再配上自然声,就算看 20 秒,都是 20 秒的内心小剧场,可以是隐娘的内心也可以是任何角色的,更可以是每个观众自己专属的。
但另一种长镜头,是人物,撇开众卿上朝你一言我一语的群戏以及武打戏(武打戏反而都是短镜头,何不也一起用长镜头呢?),那些一人沉思或两人对话戏码,往往就是让人皮肉不动地站在那里十几秒,或是让某两人间对话沉默个十几秒才说下一句(印象最深的是主公与瑚姬),这十几秒甚至更长的时间,一点艺术基本功中“长”的丰富层次都没有,就是平板不动而已(甚至平板还无法平板得沉稳,还会抖,很像中学的朝会与升旗),我不相信这是演员的演技问题,反而猜想这恐怕是导演所想要的极简。
也许许多资深影迷会认为我只是习惯看商业电影,不习惯文艺片或台湾新浪潮的镜头语言罢了。不过我想提提蔡明亮,他的长镜头向来比聂隐娘还要长得多而且长不见底,小康吃个包心菜或拿个广告立牌或站在窗边抽根烟都可以超长,但在那些长当中我永远能感受到丰富,感受到皮肉、眼光、姿态的细微变化,然后完全能对某个平凡人光站在那里就可以五味杂陈百感交集的苦闷或其他情绪感同身受,每一秒钟都推陈出新、令人七上八下,再长的镜头都毫无冷场。
也许有些资深影迷会认为我看到“坎城竞赛片”就该有心理准备,那我想提提另一部我很欣赏的坎城竞赛片《最后的正义》,一样用了很多长镜头甚至很多定镜长镜头,一样情节与台词极精简,但这片的长镜头是有丰富内容的,还有快慢松紧相间的节奏感,每一个主配角与路人的表情更是具有丰富变化把(想像的)中世纪众阶级描绘得栩栩如生而立体。当然风格的不同都是导演的选择,只是在部分相似的风格上,呈现的内容仍然可以有多种变化,谁说长镜头就一定要平板不动?如果要平板不动那其积极意义或美感在哪?
长镜头,就像长音、长弓、直线,我认为是要功力的,当然不只是摄影师的功力而更要镜头内容的功力,大自然功力就够可以丰富,本片演员们功力真的不够吗?我看未必,只是这些功力都收起来了,让长镜头变得干瘪,只是长成一种风格而已,令人看得不知所谓反而觉得高深莫测甚至心生崇仰。
有人说,本片剧情令人看不懂;那我们努力看懂了,这剧情故事饶富深意发人深省吗?
有人说,本片不要用传统叙事结构看;不过真看穿后,这不就是简单的传统叙事结构吗?
有人说,本片不用看叙事;不过讲述聂隐娘在这乱世下追寻如何自处,不是故事重点吗?
有人说,专心欣赏本片之美就好;这独特风格我们接受了,但这风格真的“美”吗?
我想,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持保留态度,继续听听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