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事情多,去看聂隐娘之前反而没有如很多推广人士说的去稍微做点功课。
看电影老实说也不是我最主要的兴趣,所以跟侯孝贤的风格也不熟。
顶多是抱着避免睡着的准备带了些零食去了,甚至当天的精神状态不算好。
=>>事后逛书店看到拍摄侧录的行云纪,翻几页就决定买回家看,
当然翻阅时那几页八卦式的絮叨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
看完电影以后那种‘很想知道他创作过程’的强烈好奇心一直挥之不去。
这不是一部会强抓着友人大力推荐的片,但对我来说他确实是一部好片。
为什么呢?我想是那个单纯化一般化后的呈现更容易打动我。
=>>只是看完电影我不觉得理解剧情很困难,我当然也有看的时候抓不清楚的地方,
例如精精儿的部分,除了她是聂的敌人之外我其实在打斗时搞不懂她是谁,
直到最后几场戏才稍微连结到田元氏。电影故意不讲清楚很多东西,
但其实线索都在,例如娘娘说青鸾那场戏,
看到后面几场戏应该可以补足那个说青鸾故事的就是娘娘,
最晚等到聂隐娘自叙娘娘就是青鸾时,前面那段戏自然就补足了。
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法用得比较多,我自己是觉得线索足够。
=>>看电影时就已经有这样的感觉,主要角色没什么在‘演’,
某种程度上几个重要的戏都是情境,配合缓慢的步调、自然的取景(声),
或许目标不是要观众认同角色,而是直接把自己带入角色中,
田季安对田元氏发怒的一场戏,甚至看不清张震的脸,
事实上大概可以猜出田季安只能发怒却不能对田元氏如何,
张震只演动作,这时把自己放在张震的角色,很多对白都变得多余了。
磨镜少年追出去那场戏也很有效果,在那个情境下拍著很美的远景,
诉说他追出去的事实也就够了,后面的戏自然可以把关怀之情补足。
这种说白了反而无聊的逻辑一直都有出现,对观众来说,
差别也许就在情绪上有没有办法代入而已。
甚至那句瑚姬有身孕用讲的我都觉得多余,一方面是口条,
另一方面一个寡言刺客光前面那些窥伺跟实际去救表达聂的关心就已经很足够了。
当然有些地方我也不能马上切换,例如那段拍了好一阵子的羊,
我也是花了十几秒在纳闷‘这三小?’
然后才沈静下来进入下一场农村日常的氛围里面。
=>>换言之,观众情绪有进入的话,整部故事其实抽掉很多东西都不会影响他的价值。
你不需要知道这是个唐代的故事,人类历史里地方割据的背景多的是,
你不需要知道后宫那些人是谁,历史上后宫争乱的事情也多的是,
你不需要知道剧本设定公主跟道姑是双胞胎,这两个人有连结就够了,
你不需要知道原本传奇里精精儿跟空空儿的名称连到了戏里的谁,
你不需要知道侍卫跟田季安聂隐娘是童年玩伴,主子信任贴身侍卫也不奇怪,
电影基本就是一直抽掉东西,甚至连演这件事能抽尽量抽掉,留下最基本的人情,
一个刺客,被叫去刺杀一个他关怀的人,关怀甚至扩及目标所爱之人,
回家、回忆、发现自己跟娘娘一样,一个人,没有同类,
最后跟着一个关怀自己的人离开。这故事就这样而已。
观众可以试着慢下来,看着美美的风景,想想自己要代入哪个角色融入在情境中。
(当然,那些‘古文’我是完全没障碍,理解上比较不吃亏。
真要挑剔也行,不过不重要)
=>>也是因为先看电影才看一些相关资料,我对电影本身的评价就更高了。
编剧自然是提供了一个坚实架构供拍摄参考,但看着侧录跟其他资料不由得想着,
照着编剧这么清清楚楚的拍出来这部片就无聊了,前期的剧情大纲不说,
甚至书里附的接近最终版的剧本,跟电影比起来还是说的太明白了,
又或者说,编剧心目中的故事不应该由这样的步调跟呈现方法来做。
如果是一个愿意用很多特效的好莱坞导演,做出美轮美奂的假宫殿,
控制好万人大阵仗(回忆中元氏投靠场景,电影无),好好编排刺激的打斗,
那么编剧心目中的故事应该可以被拍成一个挺有娱乐价值的片。
不过这样的片重点就不见得会是情绪了。
说不定是聂隐娘(甚至磨镜少年)好帅好酷。或者田季安形象被顺利平反。
那么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同样的被触动。
以我个人来说,这剧本本身再怎么加笔都嫌薄弱了点,就算拍的娱乐价值极高,
顶多是看懂的人变多,不见得是喜欢的人变多,反而还是会被嫌故事简单吧。
这有点像另外一个风格完全不同但一样是特定风格凸显的好片MAD MAX,
你要MAD MAX不要这么满,慢下来把故事或设定说的更清楚,
或者叫刺客聂隐娘不要这么空,步调快起来说更多话,
你或许可以得到一部不错的片子,但那个气氛就不见了。
=>>最后,如果还没有去看的人我反而想建议各位如果怕古文程度影响理解,
看些什么其他古文稍微恶补一下可以,但不要去看相关文本。
毕竟这已经算是原创剧本,
不需要像小说改编电影抱着小说爱好者去看‘电影拍成怎么样’的心态去看,
直接面对电影,拿些食物去防睡着,心情放缓去看。
觉得喜欢,再去找相关文本甚至行云纪这个侧录书来看不迟,
行云纪侧录的部分很好阅读,作者有些琐碎也爱塞豆知识,恰好适合侧录。
不管是了解电影制作过程,或者思考不同形式创作的差异性都是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