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1061669
编剧兼导演Mike Cahill目前的两部电影作品:2011年的“另一个地球”
(Another Earth)与2014年的“I型起源”,获得的评价虽只算中上,但
都很合我胃口。“I型起源”比“另一个地球”概念更成熟完整,执行成
果更精炼,剧本也更力求合理,像片中人物某次上楼时选择走楼梯的原
因,以及将搭电梯的行为拖到最后才发生,都是经过用心铺陈的。最吸
引我的是,“I型起源”像是有某种很浪漫的深海洋流,在片中那些科学
研究背后悄悄流动着,非常触动我心。
这是一部难以预料剧情走向的电影,至少在看前三分之二的时候皆如此
。Ian(Michael Pitt)是个年轻的科学家,着重科学与逻辑,对所谓造
物主的概念嗤之以鼻。为了一次摆平宗教人士的论点,他希望与助理
Karen(Brit Marling)找出“眼睛”从无到有的完整进化过程,证明即
使是人身上最有“灵性”的器官,都是由进化而来...但是这理论后续的
发展,与他生命中遇到的一双明眸,却可能翻转他的信念......
英文片名I Origins的意义,我猜有两层,一个是I作为Eye的谐音,代表
Ian在寻找的眼睛进化源起;另一方面,或许这个I也同时代表人的自我
意识,甚至是灵魂。
乍看之下,可能会误以为导演的主要用意是想呈现有神论vs.无神论、创
造论vs.演化论、科学vs.信仰、机缘vs.命运等等的论点攻防,但并非如
此。“I型起源”不是传教片,也不是贬抑宗教的片,它想讲的是一个爱
情故事与它真正的完整最终章、一个悲喜交织的"closure",以及科学与
信仰中间的灰色地带。编导并没有对宗教与科学选边站,而是持开放态
度,只要有证据,所有可能性皆可接受,在证据出现之前,人们也只能
自由心证。
***以下有雷,强烈建议看过电影之后再读***
“I型起源”的结尾让我深受冲击与感动。那样的感情结局是如此温暖,
对照起之前的遗憾与惆怅,悲喜交织,让人感慨万千,我甚至忍不住哭
了。这是悲伤的现实里所能有的最好结果──这回他终于能保护到她了
。而且,它完全抓住信仰、信念的本质,以及信仰与科学之间的模糊地
带,因为世上有些东西是两方都还未能证明的,没有人能斩钉截铁地给
出绝对答案。本片片尾发生的关键事件,代表某个让人只能自行决定要
不要拥抱的信念,毕竟这是个科学也许还要等很久才能验证或反驳的领
域,在这之前,我们都只能在有限的资讯下作一些判断,这些结果就成
了信念或信仰。
除此之外,我也很喜欢片中将Ian与Sofi的感情描述得真实复杂。Ian心
里明白Sofi就跟个小孩没两样,不适合讲究理性的自己,但多年后他依
旧割舍不下,即使在展开新生活之后依然如此,因为当年他并没有机会
把话好好说清楚。这并不代表他不爱Karen,从Karen对他印度行的支持
,看得出Karen也理解这种复杂感受。
比较可惜的是,Sofi(Astrid Berges-Frisbey饰演)与Karen(Brit
Marling饰演)两个女性角色的特质,比较像把刻板印象全丢进去制造出
的光谱两极样板人物,一个严肃理性认真,是个外表完全不修边幅的科
学家,还要戴一副大大的粗框眼镜;一个美丽天真烂漫,是个追求宇宙
玄秘真理的模特儿,随时明艳动人。此种人物塑造过于陈腔滥调,显得
不真实。另外,片尾跑完工作人员名单后的惊喜画面,我认为破坏了整
部片带来的氛围,就算是为了也许会发生的续集铺路,依旧很没必要。
跟之前由编导Cahill兼任摄影师的“另一个地球”相比,本片摄影
Markus Forderer将画面提升不少(当然另一方面也归功于预算变多了,
从十万美金跳到一百万美金),尤其一双双眼睛拍得很美,仿佛是一个
个小宇宙,从没想过人类的眼可以如此美到令人醉心。Mike Cahill目前
两部作品题材都很特别,是个很不自我设限、勇于挑战的导演,我很期
待未来他有越来越多的预算之后,是否能带来更多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