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非礼勿弑》:可怕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楼主: TzaraLin (假文艺青年俱乐部)   2015-08-31 22:13:25
《非礼勿弑》:可怕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看电影海报,看英文片名,看剧情简介,看片商文案,免不
了会将此部《非礼勿弑》与2009年卡麦蓉迪亚主演的那部旷世烂
片《百万杀人实验》同作联想。事后证明,并非每部“有礼物送
到家门口”的惊悚片都会烂到像《百万杀人实验》令人发指。
  “惊人结局,切勿透漏”,台湾片商如是宣传,或许有夸大
结局后劲之嫌,却也不能否认《非礼勿弑》确实是出剧情布局饶
富巧思又发人省思,人物性格立体鲜明又正邪难辨,整体戏剧氛
围与主旋律转换,游走于鬼屋式的诡谲恐怖、犯罪推理式的悬疑
紧张、心理恐惧式的认知失谐之间,最后,却是以完全写实又醒
世的道德命题作结尾,抹灭了可怕与可怜,可敬与可恨的界线,
带给观众道德伦理上的价值冲击,实为近来惊悚片的佳作。
  屏除片中几段利用音量骤升变化,配合“期待镜头”镜位,
以达到慑人效果的老招数,整体来看,本片乃属古典主义作风所
拍摄的惊悚片,也就是完全仰赖剧本本身的强度,以线性连贯的
时序,强调因果逻辑,再以直白明晰的叙事来陈述剧情,任何与
情节发展无关的人事时地物一概不多作节外生枝。于是乎,整部
片给人紧凑、扎实的印象;片中每位角色、每句对白、每处场景
,乃至于每个镜位,都有其明确的功能性与目的性,只是观众在
观赏当下并未自知,事后回想,才有感于此剧本各个环节均有缜
密的设计,绝无不知所言,不为何事之处。在如此强调合理连贯
,思路清晰的古典叙事手法下,若出现不合理处,自然成了悬疑
;出现不连贯处,肯定就是伏笔。
  从片中唯一一段前后文衔接不连贯处,不难猜出所谓的“惊
人结局”,那又如何?毕竟这不是《灵异第六感》那类的“翻盘
电影”,而是贴近于希区考克《后窗》、《北西北》式的犯罪推
理剧。“谁是罪犯”或许重要,但,先知道谁是罪犯,其实也无
损于全片的戏剧感染力。抽丝剥茧的过程,经常比结果还令人费
解难安,也更充满欲罢不能的观赏乐趣,不是吗?
  “你的黑暗面,是他一辈子的成长阴影”,这是《非礼勿弑
》真正所要讨论的道德命题,只是导演乔尔埃哲顿(Joel
Edgerton)援引了鬼屋类型片的氛围,希区考克式的悬疑风格,
揉合出这样一部类型元素多元的类惊悚片。充满知性美感的蕾贝
卡霍尔(Rebecca Hall)所饰演的女主角萝苹,其角色设定与情绪
反应变化,再加上前半段剧情的氛围感,让我不由得想起《失婴
记》(Rosemary’s Baby)中的萝丝玛莉与她那诡异的房子;男主
角赛门则让我忆起《鬼店》(The Shinning)中人格分裂,情绪失
控的杰克。我深信编剧、导演肯定有参考过上述两部作品去谋划
剧情,设计角色,甚至作为美术场景、镜头框景、灯光象征隐喻
语汇的参考-别得不说,光是女主角产后住在237房,明显就是
向《鬼店》致敬。
  曾演出过《星际大战二部曲:复制人全面进攻》、《星际大
战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复仇》、《勇者无敌》、《极地诡变》、
《00:30凌晨密令》与《大亨小传》等主、配角色的乔尔埃哲顿(
Joel Edgerton),演而优则导,初试啼声的处女作就能展现如此
成熟度,将古典主义、表现主义、形式主义,甚或是黑色电影的
视觉语法运用自如,剪辑、运镜、构图、节奏、配乐,乃至于选
角、对白,样样都很到位得体,几乎没什么明显缺失。更何况,
他还得同时出演片中亦正亦邪,让人感到可怕又可怜的怪咖高登
,一心二用,面面俱到,真不容易。值得期待他未来在导演路上
的发展。
http://tzaralin.me/2015/08/15/10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