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芦苇之歌》面对历史,也面对人

楼主: ash1118 (这些年来)   2015-08-24 14:40:38
 在这部台籍慰安妇纪录片《芦苇之歌》之前,其实还有一部前作,叫做是
《阿嬷的秘密》,在前作里关注的是个人历史经历的还原,阿嬷们在镜头前
揭开超过半世纪难以言说的伤口,包括因着“去军营帮忙烧饭洗衣,赚钱”
被骗,甚或被强掳到东南亚、中国战区的慰安所,在远洋的山区里,让日军
日日夜夜跟排队上厕所一样的使用,每天哭得要死、叫天天不应…终战也不
代表是炼狱生活的结束,拖着被严重戕害的身心回到故里,还得面对亲戚的
歧视,在传统的压抑下,不但不能好好大哭一场、控诉时代,还得沉默噤声
,当作什么都没发生。接着的《芦苇之歌》不再是纪录苦难,而是阿嬷们在
疗愈工作坊课程中经历的原谅与放下,一位阿嬷对着象征伤害她的日本人的
空椅说“你做的事不对,但是我原谅你,你自由了。”也对代表年轻自己的
空椅说“我也原谅你,因为你是被骗的”别再活在痛苦自责的阴影里…原谅
与放下,人生才有往前走的可能,社会也能在悲悯中沉淀出一条承载历史记
忆的长河。
 这部关注慰安妇议题的纪录片并不是野心宏大的搜罗史料、还原大历史,
或强烈控诉什么。《芦苇之歌》纪录了妇女救援基金会成立的疗愈工作坊,
陪了六位阿嬷走过的十六个年头,纪录阿嬷们在课程中释放积瘀的伤痛,圆
梦,与生命和好,让光亮照到记忆暗角里的片刻。
 就像一位阿嬷回溯2005年在东京法庭争取日本政府道歉时说的:“证据就
活生生在你眼前”难道要等到没人可以接受他们的道歉时,才道歉吗?那时
,就已经没有人可以原谅他们了。纪录片现实而残酷的地方是,随着拍摄、
公映,所纪录的人事物也随着时间一个个的消逝…
 在绘画疗育课程里,阿嬷们用多媒材拼贴出的自己都是青春少女的模样,
那是生命的缺憾。咨商师说,愤怒只是情绪的表层,其下掩盖著的是巨大的
悲伤,那才是真正要处理的核心。电影大可诉诸控诉,但那完全无法慰抚阿
嬷晚年心灵上的创痛,弥补撕裂开来的社会伤口,而这出纪录片,没有意外
也一度成为了新闻政治口水战中加剧分裂的话题,不该是这样的。
 我记得有位阿嬷回忆起自己从南洋回到家乡,找了好久才在战后纷乱的家
园找到叔叔的家,抱着满腹委屈无人诉的辛酸才进家门就被“喉”出去,说
“我们陈家没有这种下贱的女人”这位阿嬷最感念的是她自己的阿嬷,给了
她温暖的童年记忆,让回家的想望陪她熬过苦难,但若知道回家乡要面对的
是这样的寡情,还不如孤身随着军队去日本隐姓埋名过下半生好。也记得有
位阿嬷回顾这生最感激的人时,想起了一位深情互待的日本情人,可惜再无
音讯…
 在日方法律与人道援助组织协助下,台籍慰安妇争取道歉赔偿的官司仍在
零五年三审败诉。虽然阿嬷选择原谅宽恕,但那是个体生命的关卡,不代表
战争暴行是对的、就该这么算了!国际赔偿、正式的官方道歉与历史,都是
一个有承担的加害国政府应该要拿出来的“态度”。日本政府面对慰安妇议
题的态度,就像某人每逢二二八时摆出我每年都道歉了还要我怎样!说慰安
妇议题是“骚扰人家政府”的心态是非常轻慢可恶,但更让人怒到拳头握到
发抖的,是把慰安妇当提款机,借口替他者生命苦难作讨伐,偷渡史观、发
动意识形态战争的货色。
 历史该然有真象要还原,但面对个体在战争时被掠夺被戕害的经历时,更
要谦逊温柔以对,《芦苇之歌》引述了圣经一段话,“压伤的芦苇,祂不断
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其实后头没打出来的还有一小句“祂凭真
实将公理传开。”愿我们得以有悲悯容纳的心怀。
图文网志 http://ash1118.pixnet.net/blog/post/45241220
作者: lesbw (Elmo)   2015-08-24 15:53:00
很好看,同场很多人都边看边拭泪
作者: goshsnot (始纳特)   2015-08-24 15:57:00
作者: yua123 (二手书,CD出清)   2015-08-24 16:58:00
身为女性我觉得很害怕面对这种电影,只有女人更了解女人
作者: nanjonosa (╮(╯◇╰)╭)   2015-08-24 19:02:00
这部真的好看 请借分享
作者: Lighty (放开那女孩)   2015-08-24 23:59:00
哭了
作者: thin1219   2015-08-26 01:35:00
感动~整个大哭 历史需要被记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