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讨论,不是来战。
先讲结论:
通篇文章你从电影跟观影者热烈反应,
企图导出两个论点打电影跟观众各一个大拐子。
一、先打电影文本没有创意,青春刻划缺乏新意;
二、再打观众热烈消费电影回味不曾存在的青春回忆
根本就是虚情假意中了商人的计&集体取暖讨拍。
看得出来你要批评/省思是台湾人习于公式青春的电影消费文化,
但很可惜以单一电影消费就做这样的推论跟反思,
在方法论上来说是否可行其实有待商榷。
首先你推导这电影里的青春样板(EX:去性化、热血、专注初恋等元素)。
但可惜,就逻辑上来说,本来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文本能够完整诠释青春的样貌,
(就像没有影评能够完全说尽一部电影的好坏)。
因此每个导演都只能选择拍摄出他想表现的、诠释的、部分的青春。
而就商业电影的状况,他更必须去选择能被贩卖被喜欢的青春电影元素。
是而,一部电影本来就不可能有各种版本的青春,
如此要求批评只能说有点强人所难,
也不是这电影该有责任(可能比较像是公共电视的责任)。
再者,若是想从此现象批评消费者只喜欢这种泡泡糖口味的青春,
偏偏台湾市场里有流通有被消费有票房的也不是只有我的少女时代一部电影,
若不分国籍来看,前阵子就有来自日本的【所罗门的审判】,探讨校园霸凌与正义;
老一点的有国内的【蓝色大门】,探讨青春期与同性恋爱议题;
有【九降风】,说的是成长过程中的男性文化。
套用你的观点,如果观看电影就是集体意识的产生。
那从上述电影的存在,不也可说台湾观影者/消费者根本对于青春有各种的多元想像!?
我想你的论点如果是立基在5年10年内的整体青春电影的消费趋势/文本分析,
那方法论跟结论就会很合理。
如果只是单纯从一两部热卖片就忧心台湾人都只喜欢老梗片,
那也太小看台湾消费者挑片的理性/能动性了。
就我个人来说,今天这片热卖的原因不是它卖了样板青春,
而只是它做到了一部商业电影该有的水准:
故事讲好讲完整讲得有趣。
如此而已。
※ 引述《bradcool (布莱酷)》之铭言:
: 有上色标题的图文网志版:http://goo.gl/JofCq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