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爽的周六晚上,在林肯中心参加90年代独立制片中评价最高之一的的Metropolitan
25周年纪念修复版放映,这部片是所谓的Doomed Bourgeois in Love三部曲(也有人
称为雅痞三部曲,其他两部曲为Barcelona(1994)、Last Days of Disco(1998)) 中
的第一部。从没想到此生竟能在同个空间内看见那么多UHB(urban haute bourgeoisie)
同时存在,25年前片中叙述住在曼哈顿上东区、上西区的UHB们是该携家带眷一起来凝
视过往:往事并不如烟,王谢堂前燕至今傲骨犹存。放映结束后还有导演与演员的Q&A。
(有点遗憾及意外板上及精华区都找不到这部好片的相关资讯,如此好的电影,尽管
是独立制片,还是希望能有更多人有机会来发现它的精彩之处,Criterion Collection
有出这部片的蓝光,还好有带去给导演签名!)
导演Whit Stillman本身就是来自于这类家庭,父亲与甘迺迪总统既是在哈佛的同学,
其后也成为挚友,Whit在哈佛毕业后自然也承袭了UHB的社交身份。于是他知道和这类
人相处是如何的如坐针毡芒刺在背(不要说交谈, 光是跟他们在同个空间内存在都是
pain in the ass);但于此同时,他们又是这样可亲可爱。正如同Woody Allen 自己
就是曼哈顿上城中那类犹太知识份子(Woody长期住在上东区72街与Park Avenue 的街
区,后来才搬到同属上东区的92街与Madison Avenue街区,他本人曾经说过Park Avenue
是他认为全曼哈顿最美的地方,事实上在那儿遇见他也不是稀奇事), 镇日聒噪碎念
神经质, 却又不得不思考看似无用却个个是大哉问的存在主义式问题,让人又爱又恨。
Woody与Whit实际上不止编导风格类似,连观众们观影后的经验分布也十分雷同(不是
大爱就是恨得牙痒痒): 他俩都被诟病只拍给知识份子看的电影,有一定门槛,必须
对文学(尤其是文学批评) 、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艺术、心理学有一定涉猎,
还有多重文本互涉的存在。 言必称尼采、马克思、傅立叶社会主义、托尔斯泰、珍奥
斯汀 (这已经算是最最客气的一项)、杜斯妥也夫斯基、屈林(Lionel Trilling)
等等(要举完这些人名比rocketscience还难背的清单可能要三天三夜),都是阶级存
在的力证。
Metropolitan 中所有关于上流社会中喋喋不休让人不耐却又酸得到位的对白无论看过
几次都要捧腹大笑,演员之间的chemistry(神奇的地方是这部片的演员在演出此片之
前几乎完全没有名气,而在演出之后也更神奇地保持没有成名的状态, 在在加深了这
部片的indie传奇性)与导演堪称天才的剧本是成就这部片的最大魔力。其实若将剧中
的UHB设定略过不看的话,这部片所要叙述的其实与16 Candles或Reality Bites或
Dazed and Confused或Kicking and Screaming一样,都是在叙述青春期或毕业生面临
身份转换,对异性关系、友谊、自我定位与未来的徬徨。 只不过是Metropolitan中这
个阶段的男男女女们都是处于debutante ball season罢了。事实上在阶级下方当然还
有许多东西可以讨论,例如这些高品质光鲜亮丽生活奠基的金钱与权力从何而来, 当
中人物当然可以继续焦虑于这个阶级无可避免地即将灭亡, 也能在酒杯与各种社交仪
式中闪闪发亮的金属装饰品闪耀下继续高谈阔论, 但这些政治问题不是这部片真正关
心的,毕竟这仍然是属于一部青少年的电影,那些政治问题毕竟太真也太假了。
这个阶级的神秘面纱随着Tom的无心闯入,带领着观众们以他的视角去渐渐了解背后的
面貌, 以及Tom的出现是如何打破其中的恐怖平衡,亦或是搅乱一池春水。是的! 这
些人讨人厌的地方不只是这些男男女女都来自极度富有的家庭与守旧陈腐的阶级, 他
们还很聪明,随时具备在顺口胡诌闲聊中带出社论等级内容的能力。
整部电影中最喜欢的角色要算是Nick,从他说话的口吻中你立刻可以观察到为什么其
他角色并不喜爱他(除了Tom),他说话尖酸刻薄又高傲到讨人厌,但恰恰就是这样的
irony, sarcasm, cynicism, hipocrisy与pretentiousness让人如此喜爱这个角色,
他最经典的言论摘录如下(再再让人想起Woody Allen在Annie Hall的那段开头:"I
would never want to belong to any club that would have someone like me for
a member."):
Tom: I couldn't believe you were actually gonna play bridge. It's such a
cliche of bourgeois life.
Nick: That's exactly why I play. I don't enjoy it one bit.
饰演Nick的演员Chris Eigeman被观众问到当初是如何准备这个角色,他说他直接回想
高中大学时曾经在班上遇到过最讨人厌的那种preppy或WASP或UHB,直接把他们的样子
复制到电影里就成了最后大家看到的Nick了。Chris同时也在Whit的雅痞三部曲中出现,
除此之外几乎只能在Noah Baumbach的电影中看到他的身影。
过去总认为Whit Stillman的存在约莫是Woody Allen、Richard Linklater与Noah
Baumbach相加后除以三得到的答案(Whit与Terrence Malick一样都是恶名昭彰的十年
磨一剑型导演),今晚后才发现他比我想像中更厉害得多。在映后座谈中,每一个发问
的观众在提到问题前都说了同一件事:这部片之所以会这么经典在于它极度精准描绘了
美国某一个层级人们的生活百态甚至是心理,精准到让人害怕让人讨厌却同时让人发噱
的程度,也要感谢导演让某个阶级以外的人可以用喜剧的眼光看待那些大部份时间属于
悲剧的人们及其人生。
我在旁观察著这些发问的人们,不意外地从打扮、外型与谈吐上你完全可以发
现这些人就是25年前片中的UHB们长大后的样子,如今这些UHB带着他们的孩子看看父母
们是怎么长大的,也算是具有世代传承的意味。当中有人是教授(我前排就是一位哥大
教授),有人是investment banker、 有人是医生、有人是律师,相同处除了他们都来
自同一个阶级都住在同个区域之外,他们25年前都看了Metropolitan首映。
Q&A中忍不住问了导演这样笑着酸著戳著刺著 bourgeois与阶级的电影在问世当时是理
所当然的存在,但在2015年中产阶级已然渐渐消失的现在还能拍吗? 更不用说片中的
成人式debutante ball season在现在看起来更是有如濒临绝种动物一般(但事实上这
样的debutante ball 仍然在每年的纽约存在,通常这些来自有钱家庭的小孩们从国高
中阶段开始会被送到康州、麻州或其他新英格兰地区的boarding school(寄宿学校)
就读,接着也通常会一路往上升到父母或家族成员们长期习惯就读的私立常春藤盟校,
在寄宿学校及大学就读时,每年的圣诞节假期这些孩子通常会回到他们父母在曼哈顿
上城的豪华寓所中居住,以就近准备这段到新年为止的假期内无数在纽约举行的各种
舞会,也就是debutante ball season,对这些上流社会的子弟来说这不仅仅是认识同
阶级新朋友的好机会,也是向上流阶级宣告自己即将加入, 还有认识异性交往对象的
时间,全世界最有名最难加入也只有受到邀请才能参加的International Debutante
Ball到现在仍然每两年在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Waldorf Astoria New York饭店中举行)。
导演非常自信的回答在曼哈顿上城中这样的社交仪式就他所知仍然大行其道,尽管较
过往已收敛许多。在1990年谈阶级、品味、bourgeois已然是政治不正确,但在2015年
的现在套句Bourdieu的话:仍然有研究、呈现的必要,实是必要之恶。 只是最后品味
不再是通俗与高雅之分,而是单一与多元并进。片中相当经典的一段对白说到Luis
Buñuel(布纽尔)的The Discreet Charm of the Bourgeoisie(中产阶级拘谨的魅力
,也是神片),片中哲学家nerdy角色不禁叹道“终于有人发现中产阶级还是有魅力”
让人莞尔。
映毕后从林肯中心沿着大都会歌剧院的喷水池广场一路走到中央公园,一路细细品味
著这部片(以及电影作为艺术,甚至是不可避免被赋予阶级后的艺术形式载体)给自
己带来的身心灵反馈启发,就是这样的一段路,就是这样生活中俯拾即是的片段时刻,
让自己刹那间又再度了解到为什么最初会下定决心选择纽约(而非芝加哥、费城、旧
金山等城市,这样的能量豢养相信是在其他城市中寻不著的,甚至是好莱坞中不会有
的),以及再度庆幸当初自己作了这个决定。
“为什么这么喜爱电影?”这个问题几乎要听到腻也回答到烦,我可以写好几篇几千
几万字的文章或是把你拉去咖啡馆大聊数个小时,四处引经据典说明这东西多么醍醐
灌顶多么让人着迷,让我们一遍又一遍活过我们没有机会体验的人生。但恰恰是这样
的一个晚上、恰恰是这样的一段路程、恰恰是这样生活中俯拾即是的片段时刻,最终
切适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此时无声胜有声。
回程两个人一路说著谈著笑着辩论著什么是阶级?阶级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阶级对
我们的影响是什么?什么是21世纪或2015年脉络下的阶级?什么是我们的阶级想像?
我们的认知和品味是否真从阶级而来?又是这样看似大哉问且与日常生活柴米油盐酱
醋茶距离太远的问题,却不得不让旁人听得看得不耐烦地一路牙尖嘴利剑拔弩张,直
到灯号转绿,穿过中央公园。
补上当日活动照片:
http://imgur.com/dEWd9py http://imgur.com/tobnU3O
http://imgur.com/siNyUk8 http://imgur.com/iPLEFfm
http://imgur.com/lc5roqL http://imgur.com/1AMrL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