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自恋男女》,理性与感性。

楼主: a122239 (Sharp)   2015-07-19 23:29:45
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363992883
《自恋男女》巧妙的透过“哲学”来探讨男女之间的情爱,教书的哲学教授克雷蒙,永远充满活力的美发师珍妮佛,两人不论在生活背景、价值观、对爱情的重视程度完全截然不同,一个对于爱情始终抱持着无所谓的态度,一个尽管曾被爱情伤害却仍然相信着爱情,当浪漫爱情遇上理论爱情,感性碰上理性,最后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就我个人而言,克雷蒙在爱情里面属于“旁观者”,看似主动追爱、喜欢男女关系的他,其实自始自终都站在爱情边缘往里看,从不让自己身陷其中,这也是他在旁人眼里(无论是前女友或者是珍妮佛)克雷蒙永远像是在经营一段无关痛痒的爱情关系。而珍妮佛真是恰恰相反,她属于“当局者”,或许最初并非是她主动,可一旦相信了对方,就愿意死心蹋地的爱着,正是因为爱的用力,所以她才在发现克雷蒙的“无所谓”时,更加难过与生气。
其实《自恋男女》无法称上一部能让人用心观赏的电影,毕竟牵扯上哲学这种太过广泛的理论,在加上把它套近在爱情里,如果并非有所研究,或是喜欢激辩的观众来说,会对剧中两人在爱情的辩论上以及其他对谈会非常容易产生放空,但一旦搞懂了,就会觉得这种两方观点的看法非常有趣,可以将自己套入在任何一方身上,再来对于情爱产生辩述。
可缺点是,由于本片并非歌舞片,所以对于剧中三段女主角唱歌的画面过多感到困惑,如果只是带过也就可以,但三段如果没记错,三者歌几乎都让她们唱完整首,或许是可以用歌曲表达珍妮佛当下的心境(像最后一首摆明就是要送给克雷蒙与好友),但唱完整首?实在没必要。
另一个问题就是,片长稍嫌过长,如果能够稍微再删减一些片段,让剧情浓缩紧凑,那么也许观众在看待这种“平常不会接触的领域”时,才能更加聚精会神的将自己融入其中。
对于最后,珍妮佛选择离开了克雷蒙,甚至不告而别,这个结局是可以料想的到的,两个可以说从根本就截然不同的人,就算再如何配合、委屈自己,总有一天还是会选择分开,与其到时候痛苦,不如趁早放手,也许珍妮佛就是明白了这点,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吧。
“没有巧合,只有命中注定。”两人会相遇,或者分离,都是命中注定的结果,就算再怎么精心设计,还是只能欣然接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