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寻找快乐的15种方法 - 第一世界特权

楼主: flowergone (花儿)   2015-06-30 21:28:02
无音乐网志好读版:
http://cruelbeautifulday.blogspot.tw/2015/06/15-20150627.html
(注:本篇不特别介绍剧情内容,但文中可能提及剧情片段,不喜慎入)
《寻找快乐的 15 种方法》尾声,
一位心理学教授在课堂上问:
我们之中有多少人能记得童年那段时光,
当存在本身就是快乐?
先不提成年人和儿童烦恼的事情本就不同,
问这个问题到底意义何在,
至少我很确定我在看这部电影时,
绝对没有感受到那种“存在本身的快乐”。
事实上,要成年人回溯到儿时状态,
本来就是强人所难;
毕竟仅仅是为了“活下去”,
成年人就必须承受许多压力。
喔,除非你跟赫克托一样,
不仅生活无虞、能在伦敦买得起豪华公寓,
而且还可以一时兴起就丢下工作去环游世界吧。
如果要问为什么年幼时能感受到纯粹的快乐,
不用为了“明天的帐单要怎么缴”烦恼,
不也正是重要因素之一?
撇除这简单的问题不谈,
电影中各种极度刻板的呈现,
也将赫克托的“第一世界烦恼”衬托得淋漓尽致。
他如何游中国?
答案:一个白人富商洒金做地陪。
如果这不是在讽刺资本主义的共产社会 (电影中确实看不出有此意图),
那我还真的看不出如果只是为了体验“钱可以买到部分快乐”,
地点为何得要选在中国。
更别提他跟中国的少数近距离接触,
还是透过一个明显是性工作者的女孩 (恐怕只有赫克托看不出来),
以及不知为何被塑造成拥有快乐秘诀的藏人僧侣;
这类文化上的偏颇印象,令人不禁感叹所谓的找寻自我之旅,
果真还是第一世界才拥有的特权。
如果更进一步看,我会说电影中的所有他人,
都被当成是服务赫克托目的的工具;
非洲如此、大学教授如此,
甚至赫克托的女友克萝拉更是如此。
这些人完全没有自己的故事、追寻,
其存在仿佛只是为了在适当的时机提供主角快乐的建议。
(教授的授课内容,便是“作者传声筒”的最佳范例;
还有什么比演讲更方便的场合,可以帮观众恶补脑科学呢?)
整部电影最接近真实的角色,
大概是赫克托的旧情人艾格妮丝了。
她对赫克托的大爆发句句说到我心坎里:
你把我束之高阁十二年,一点音讯也没有,
然后就突然打来说:“嗨,我在非洲,星期一见!”
怎么?我是你非得到此一游的景点吗?
电影接近尾声,赫克托戴上仪器,
而教授要他设想快乐、悲伤、恐惧三种情境,
当时教授说的一句话我印象深刻:
“怎么会...一个成年人的情感不该只有这样”
的确,赫克托一直将自己想成一个未曾长大的童子军,
而幻想的“心中小孩”画面也穿插整部电影。
至此,赫克托不快乐的原因已经非常明显
作者: cyyk (..)   2015-06-30 22:52:00
很多人的确需要一个过程才能长大心理学有探讨这类相关的书有的人自然而然长大(心里层面) 有人在遭遇某个过程后长大有的人是永恒少年以看电影角度来说并不觉得他是部有趣电影但的确,有人就是得这样追寻才离开幻想进入现实
作者: mnkktw (mnkktw)   2015-06-30 23:11:00
我很喜欢simon pegg, 但这部电影看完的确有点小失望(个人而言),虽然这是一段寻找快乐的旅程但我认为不需要一直把他挂在嘴边
楼主: flowergone (花儿)   2015-07-01 00:06:00
Simon Pegg 的确还是演得不错了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5-07-01 10:02:00
Simon Pegg 演双胞胎笨警探,还不如演丁丁,比 JamieBell 还像很多!我认为这部片可以换个角度看:每一站的旅程越是刻板、越是自大、越是明显地白人中心剥削当地,那这部片针对“白人中产阶级旅游救赎片”类型的检讨就越强烈,虽然本片不像 Simon Pegg 过往尖锐的嘲讽电影,但我认为这片的自我嘲讽更隐晦却更彻底:连这个自大主角本人都是被嘲讽的对象,尽管最后仍让他绕了完全错误的一大圈后痛定思痛回到原点。
楼主: flowergone (花儿)   2015-07-01 20:48:00
如果是要嘲讽类型电影 应该至少要让观众看出他在嘲讽?我个人是没有看出来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