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版: http://itsour.pixnet.net/blog/post/44971697
如果习惯于制式一贯的生活模式,纸之月给了我一种难以想像的疯狂,
疯狂的点在于安于平凡而不愿意去想像,某些不被允许的可能性。
时空在90年代,还不那么电子化的时代,
女主角梨花刚从主妇转型成职业妇女。
梨花因为积极又贴心于银行的工作,
遂从兼职转成约聘银行职员,
而他的业务主要在于亲自拜访上了年纪的客户,
协助办理认购银行的产品,定存,国债等。
因为一上任就说服了客户购买国债也得到分行长的器重,
相较于银行内过于拘谨的同事,或过于轻浮的同事,
梨花反而像是乖乖牌资优生一样,
觉得不用管就会自己唸书,可以很放心让他去做自己的事,
但通常这种人才是更危险的,梨花就是。
因为要帮这些客户亲自办理银行的手续
很多时候都要经手大量的现金,
梨花在一开始也没有要侵占的意图,
当他有购买化粧品或想要买廉价手表给老公时,
虽然当下的现金不太够,让他动用了客户的钱,
但她后来至少还领了钱还了回去。
但这个"用"本身就有了化学变化,
理论上不是连碰都不能碰的吗?
但故事一直都没有批判这个行为,
拍出这个"借"的动作,
在于铺陈后来的跨越规则的行为的合理性。
而且梨花的生活很平淡而个性很压抑
他买表给老公,被老公嫌便宜不愿意在平常时间戴
她也没有表现得很生气,
或许当下的反感给了她另外一种刺激
觉得更多钱才能满足更多的欲望与梦想吗?
其中一个客户的孙子光太在地铁站三番两次的巧遇和追求梨花
让梨花的态度从一开始的闪躲变成接受,
有一次两人站在地铁的两侧面对面
横亘其中的列车开走了模糊了视线
留下了空荡荡的月台
一转身,那个人恰好刚从对面缓步走来
一种很有日剧巧合的老梗节奏
这是外遇耶!!
两人的进展超越了只是超有感觉的层次
梨花不只献出了自己
也愿意帮他还清所有的债务
也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心思打扮容颜
在同事间也很难压住的高调
梨花在这种奇妙的感情出轨中必然得到了什么
让他为了维持这种关系而愿意铤而走险去用存户的钱。
像是拿两百万的定存去解约
再把作废的单据拿回给存户诈骗已经定存但其实没有
钱就像毒品就像春药一样让梨花无法自拔
他看着爱乱买的客户,看着她记忆不好,或是对自己的过度信任,
骗他领了10万的现金却签了两百万的单,
甚至开始用特别的方式伪造单据跟制造金融商品的传单
一一向自己的客户下手
而诓骗来的钱就用在和小男友的享乐上
因为不是自己的钱
即使花了一百多万去住一个旅馆也不会心疼吧
看着他们两个花著别人的钱享乐
不管道德和法律意义的话
真觉得那些守规矩的人是笨蛋
就好像政府禁止商人过度倾中,定立一堆罚则
但还是一堆人西进设厂,大赚钱
后来居然大开大放,拥抱鲑鱼还是鲨鱼返乡
又或者像中职的假球案
打假球的球员虽然得到道德或律法上的责难
但球迷失望走人的后果
反而是守规矩的人要承担损失。
难道守规矩的人都是笨蛋吗?
但有钱真的能得到幸福吗也是很有趣的问题
当一个一百万的房间很容易住得起的时候
可能觉得欢愉
但当每个礼拜都可以住得起这一百万的房间的时候
感觉也是另一个很恐怖的事情 。
就像弹簧深展一次可能可以得到不错的延展,
但过多了就会弹性疲乏。
也许看了这部电影会让人对于压抑和自由有不同的解读
就像是捐钱的例子,
如果是大家省下自己的小钱所捐出的五万元没有问题
但如果是手段不明不白的五万元,就不能被接受
因为总有一天这个不正义会在某刻反映出他的害。
但现实的问题是,
如果大家都只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才做善事,
那些人等得到善款的注溢吗?
当整件事情到后来爆发出来的时候,
起初,
黎花利用银行内其他人的败德行为想让自己的行为也被合理化
但后来调查发现,
梨花有计划且大规模盗领住户近一亿日币的存款
告发者向梨花表示自己相较于梨花才是惨的人
因为他安于现状规规矩矩的做事25年,
压抑忍受且不会反抗体制
梨花认为他很假而不是真的想帮她规避法律
后来为了逃避现实,
梨花打破了玻璃从二楼一跃而下飞奔到遥远的国度,远走他方。
超越逻辑与现实但很直白的下了注记
这是一个用欲堆出来的梦
而片尾吃下泰国男子 (很可能是小时候捐助的孩童) 芭乐的时候
难道你不觉得
施比受更有福?
另外,我看这部片其实很有感触
之前在飞机上就有看到这部片的介绍就很想看
直到昨天才想到要去看
但在长春方便的时间是中午11:40
中午还在上班
偷闲用上班时间看了一个跨越规矩,道德和律法的电影
我觉得是一种巧合
因为我本身也是那种容易被认为是压抑善良的乖乖牌
所以也很能体会这部电影宫泽理惠所饰演的角色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