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白被称为最具商业价值和眼光的大陆导演,他的“杜拉拉升职记”、“将爱情进行到
底”都大卖,最近在两岸影展放映的“匆匆那年”则在大陆缔造近29亿台币的高票房。就
市场而言,台湾导演该拍什么样的电影才能进大陆?又该如何在商业和艺术中求生存?张
一白给了“使命”二字,简单却直捣问题核心。
张一白电影票房成功,他谦称并非自己多了不起,而是:“我就拍我喜欢、我擅长的,而
现在都会情感的题材,刚好观众都很喜欢。”
面对导演是否不该让投资者赔钱这个问题时,张一白说:“大家不要被虚幻数字迷惑,不
是每部电影都要完成票房使命,但每个导演拍片之初,都得要问问自己,这部电影的使命
是什么?”他表示电影有很多种使命,你拍的是商业娱乐使命?是艺术使命?还是进行一
种表达的使命?“如果你拍的电影不是用来赚钱的,就可以不承担票房压力。如果是娱乐
片,就没有托词。”
台湾电影进入大陆不受限,但大陆片商考量发行利益,只有极少数引进大陆,台湾电影应
该如何进入大陆市场?张一白表面笑笑的说,言外之意还是很犀利的,他说:“这个问题
大家都很难解决,台湾导演有很多挺不错的,只是明明语言相通,投资人怎么都去找韩国
导演拍呢?”
张一白也提出建议,正是陈国富之前也说过的,台湾导演应尝试西进大陆,“应该去试试
看,去的过程也许有问题、有挫折,但你熟悉之后就会学得很快。”
“匆匆那年”改编网络小说大卖座,张一白表示很多人对网络文学有偏见,但读者决定了
它的存在,“每个作家都带着情怀去写,只是眼界和手有高低,和网络或印成铅字没关系
。这是一个新时代嘛,你不能说百货公司都倒了,淘宝上面卖相同的就不是好东西了吗?
”
新闻网址:https://goo.gl/d7L8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