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讨好的智慧 侯孝贤42年成大局
发稿时间:2015/06/12 09:33 最新更新:2015/06/12 11:42
“一个人,没有同类。”这句话,是拿下第68届法国坎城最佳导演奖的侯孝贤,在女主角
仅有九句对白的电影《刺客聂隐娘》中,最有感觉的一句话。
其实,正是“没有同类,自己唱独曲”的坚持,让他成了15年来,第二个获得法国坎城最
佳导演的台湾人。“He has an identity,”一位坎城影展评审解释为什么侯孝贤得了导
演奖,而不是影片大奖的理由。
什么是侯孝贤的“identity”?问到这里,真性情的侯孝贤竟蹦出:“就是30年不讨好观
众。这很正常啊,做一件事情,如果都想观众,怎么做?”
“认同”,就是侯孝贤透过电影,给台湾观众最共同的语言。
他挑战禁忌
还在戒严氛围下,就敢用台语拍片
这位投入影界42年的老尖兵,翻开他的作品大事纪,外省第二代,却是第一个用全台语发
音拍摄电影的导演;1980年代解严但民气尚未开放的当时,他却勇于请香港知名演员梁朝
伟,演绎出《悲情城市》等台湾三部曲,更掀起一股“台湾新电影风潮”。
就是因为坚持自己想法的勇气,侯孝贤在禁忌的时代,敢用禁忌的语言,建立自己的风格
,进而取得认同。只是这个“不想观众的风格”,也让聂隐娘一拍八年,成了他人生中耗
时最久的一部作品。
这不仅是拍得最长的片,也是他人生中挑战制作金额最高的戏。
他不怕标签
被指拿中资,“创作者何必管这个”
为了找钱,国发基金、侯孝贤各3千万元,共6千万元,这只是一个母基金。后来因国发基
金的行政要求,他索性推掉而到海外筹资。最后海外加上国内出一半,大陆出一半。
当他在法国坎城得奖消息一传回台湾,竟有媒体大做文章,说他的“中资资金”会干预创
作自由,他却从容说,“电影就是电影,犯了又怎样,那边不过就剪嘛!最多这样而已。
”
侯孝贤说话看似个性强悍,但他的执导风格,意外内敛。
他无欲无求
不利用名气代言,也不为票房低头
“从我进这行,看到他现在还是这样,他在做一个榜样给我们看。”林强说,他不会利用
名气帮商业产品代言,证明他对物质真的是很节制。
“拍电影很真实,你面对自己,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你自己要承担。有人怪演员、
怪东怪西,你有怪自己吗?那还不是自己去找的,”侯孝贤说。
这一次,侯孝贤花八年寻找的,就是一个“没有对白的人生”,彷若侯孝贤的创作人生。
如何让对白越少,却更能紧抓人心。
他彻底求真
两年磨一个画面,只为让电影说话
侯孝贤磨戏为的是一分写实感。以剧中两名刺客对决,为了一个表情,其中还有一名刺客
戴面具上场,他却希望两人表情能更少而全部舍弃,第二年重拍,为了将两人磨到面无表
情的冷酷。
彻底做好一件事的态度,即便孤独,却能吸引更多同类人加入。没有对白,却无声胜有声
!
女主角仅九句对白的武侠片,除默片外,堪称最少台词的武侠片,却让他继《戏梦人生》
夺得法国坎城最佳评审团奖后,再度于该地,拿下人生第二座桂冠,也将自己从台湾三部
曲“代言人”,推上执导武侠大片的地位!
68岁的侯孝贤来说,《刺客聂隐娘》可能不是他人生最后一部电影,却是最能代表他人生
写照的一部作品!(文/黄亚琪)
http://www.cna.com.tw/magazine/7-1/201506120001-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