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年少时代:河流般的时间

楼主: kodaayu (kodaayu)   2015-05-20 21:14:01
年少时代
出版:环球
导演:理察林克莱特 演员:艾拉柯川、伊森霍克
其实这篇影评写好一段时间了啦,只是突然想把文章PO上
其实也没有特别好读板:http://longvictor.blogspot.tw/2015/02/003.html
看过理察林克莱特的《爱在黎明破晓时》、《爱在日落巴黎时》两部作品(加上
《爱在午夜希腊时》就是他广为人知的爱在三部曲,也开起了《爱在OOXX时》的片名滥觞
)。但它不同,对我来说它真的不同。它不但空降了我2014年最喜爱的电影,也从此会镶
嵌进我的血肉里头,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年少时代》的一大卖点是它横跨了十二年的拍摄过程,每年趁著两个小演员(
其中饰演莎曼沙的就是导演女儿)寒暑假时进行拍摄,在事前没有全盘式的计画,想到什
么就加些什么。这样的拍片方式若非功力高强,可以时时不忘主题,否则很容易面临剧
情单薄、结构松散的窘境。导演硬是把这个只进不退的单线叙事故事说得动人隽永,在看
似流水帐的三个小时,台词和画面刻划的都是时间和感情的交互作用。
它的故事并不复杂,就是个德州男孩从七岁到十九岁与父母从青年到中年的成长故事
,这样简单的故事也造成了部分期待故事结构华丽的影评对它的不满:我们干嘛要看一个
奥斯丁男孩的成
长史?可是诚如上段末句所言,故事的重点本来就不是故事结构,而是在故事结构后面的
时间。时间一直不停前进:莎曼沙与梅森从稚气未脱到懂得彼此照顾、母亲的三次婚姻到
独身自主、父亲从年少轻狂的浪子到沉稳持重……
最迷人的角色大概就是伊森霍克演的父亲了。他很自由,可以到阿拉斯加去采矿
;他的心很开放,从不对他的儿女设下限制。年轻的时候他不被任何事情所綑绑,年岁成
长之后又稳重了不少。在儿女的成长过程里头,他亦父亦友,甚至比起父亲,与母亲离异
的他更像是一个久久见面一次,疼爱而不溺爱他们的朋友──可能就是久久见面一次让父
子女关系少了生活太接近而产生的摩擦,也更珍惜每一次的相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可当
成是没有责任感,母亲可累死了),使父亲在故事中比一般电影更跳脱框架。
整部片并不高潮迭起,都是以许多可能发生在你我周遭的经验串在一起,比如棒
球比赛、转学前的“我们要时常保持连络”等等生命里的小事。许多经过渲染之后就足够
铺成一部电影长度的故事,在片中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过去了,让它们在角色的生命里潜移
默化的作用着,让它成为角色们成长的一部份。
《年少时代》拍的是时间,而片中流动的时间,像一条河:你朝时间这条大河丢
石子,时间的流向会因为激起的水花而改变么?事件会溅起它的波纹,可是终归平静,逝
者如斯夫,大河仍自若优雅的向前流去,时间并不在乎,世界并不在乎;一颗、两颗、三
颗石子,直到大大小小的石子沉入水中,才又会发现,河面平静无波,河床底下的汹涌暗
流却早已改变。每颗石子早已影响了大河的流向。但大河仍自若优雅的向前流去,导演用
了一百六十五分钟浓缩了十二年的一去不复返,用最深刻的平淡纪录了下来。最能说明此
节的,大概就是在子女将要离巢时,母亲的反应了。至于反应是什么,这个就容我为了剧
情卖个关子了,能说的是,在时间面前没人能够真正做些什么。没有配乐,生活中遇到再
怎么样的离别,空气中又有谁会奏起配乐呢?
常见的电影聚焦在关键的一个涟漪、或几个涟漪;理察林克莱特坐在河岸上(导
演让梅森与大学同学坐在父亲曾带他去过的国家公园时也有这种味道),却把镜头给拉远
了,拉远到整条生命的河流,他朝着河流不停的扔石子,而河流不负导演期待的,只管优
雅流过。
作者: poposong (song)   2015-05-20 21:42:00
作者: panda1031 (熊猫)   2015-05-20 22:41:00
超级神片
作者: jackson378 (阿仁)   2015-05-20 23:34:00
光看到片名就值得一个赞了!同样很爱这部!
作者: apple422 (HI!THERE!)   2015-05-20 23:54:00
推,河流般的时间描述真好*
作者: phil77721 (eric)   2015-05-21 08:23:00
写真好
楼主: kodaayu (kodaayu)   2015-05-21 09:27:00
谢谢大家!
作者: FJHS (wander in an open field)   2015-05-21 09:5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