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纯粹到了最后,是种无可取代的艺术
这部片在未看前就颇期待
但没想到当下的震憾及观后余波会持续那么久
直到现在过了好几天,脑海中还是一直浮现
师生怒吼、鼓棒连击,伴随余音绕梁
看电影可以看的很深、也可以很直白的去看
在这两个小时内的时间它都做到了
一直到黑屏的瞬间
我才知道原来两个小时已过
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促成一种技术的极致?
爱的教育,又是否真的能达到最高处?
GOOD JOB这两个字是在技术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阻碍?
<<<<<<<<<<<<<防雷>>>>>>>>>>>>>>
教育、打鼓
是这部片的核心
Andrew在被赏识的进了全校top的乐团
却在进去的第一次试打,便被虐的体无完肤
短短不到半小的开头便深刻的刻划出两大主角的形象
Andrew、Fletcher
几乎可以说是铁血教育的方针
究竟是毁了多数人还是成就了少数人?
在Fletcher眼中成就起来的尚恩
却在私生活中,以忧郁症自我了断了一生
无可否认的在技艺方面Fletcher的确成就了他
但是否表示,在心理层面Fletcher也必需帮其建立呢?
在片中不断反复出现的是Foetcher的教育方式
为了节奏(我真的听不出差异Orz)
将整个乐队留下了六小时以上,因为打不出他要的节奏
三个鼓手连续的交换打击
所有人关注的点没有其它,就是那一下一下的鼓声
不论是本来的老将、中间进来的Fletcher
或是刚被找来的新人,在这高压的环境中不断要求要求
除了要求之外,看不到任何东西
节奏、速度,对于鼓手、打鼓这件事来说就是一切
透过这些部份,观众能百分百的理解这件事
在Andrew部份,不断的出现的是坚持以及相信自己
偶像Charlie Parker的存在真的给予了他很大的信念
Charlie Parker在片虽然只出现在唱片上
但名字及精神却贯穿了整部片
不断的磨练自己,也不断的相信自己
其实Andrew和Fletcher很像
都很相信、都很坚持、都相信I am the best, and will be Charlie Parker
不断竞争、淘汰,不断的达成那要求
即使被Fletcher换下去,也不相信其,而相信自己
这真的是很难得(台湾的环境)
后半段因为Fletcher的教法而引起尚恩的自我了断
最终导致了家长的群起反弹
但做为重要证人的Andrew并不觉得Fletcher有什么错
这其实是很有趣的争议点
为了教育、为了追求顶点、为了踏上那梦想之地
有些人能撑过、有些人不行
Andrew知道、Fletcher知道
但对家长来说,自己的孩子只有一个,无可取代
因此就成了无法接受的事实...
如果只到这便结束,那顶多就微好雷
最后Andrew离开了Fletcher
收了鼓、放弃了梦想,回归了一般大众(原谅我用了这个词Orz)
没有了执著、也没有了坚持
然后“巧遇”了在酒吧演奏的Fletcher
Fletcher始终相信自己,没有要求,便不会有下一个Charlie Parker
如果对一个人一直和他说“Good Job”
那便是会使他的高度就一直卡在那不会成长
(其实这说法每个地方都有...但要看执行的力度...)
最后还再度邀了Andrew去参与他的乐队
(吐糟:Andrew在放下鼓棒不知多久,再拿起来跟没放下一样)
报复心是一定有的
(学生会跟老师对干的也就那几个)
在第一首的完全不对盘后
一种被羞辱下台,却在相信自己之后,折返
有种Charlie Parker上身的感觉
和Fletcher说出“I will check you”的同时
说真的,那当下看的情绪真的很复杂
会觉得Andrew想要给Fletcher羞辱
但实际上又会觉得那时的Andrew真的是全心全意的在鼓上
带起了Fletcher、带起了整个乐队
然后发现了彼此的最终目标Charlie Parker
在那被扶正的鼓的眼神那瞬间
你会知道他们之间已经不需要语言
那时所存在时空的一切,便是他们所梦想的全部
ps.结束的真的有点突然
原本我还期待演完会不会有什么感人桥段
结果在鼓声中直接拉黑幕
搞的我现在一直无法忘记那最后打鼓的模样及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