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海海人生 - 有残酷也有救赎

楼主: flowergone (花儿)   2015-05-05 20:20:53
无音乐网志好读版:http://cruelbeautifulday.blogspot.tw/2015/05/20150415.html
(注:本篇不特别介绍剧情内容,但文中可能提及剧情片段,不喜慎入)
一位过气的纪录片导演,
在电影首映会上播放好友被神祕生物“捷豹鲨”吃掉的内容,
观众质疑他是否江郎才尽、为求炒作不惜牺牲朋友?
但 Zissou 一心只想重返大海、找出捷豹鲨、为好友复仇。
然而,没人愿意相信这位辉煌不再的船长,
因此 Zissou 豁出一切,打算在这最后一次出航中放手一搏。
这题材是否有些似曾相识?
没错,它正好与最近获颁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鸟人》不谋而合。
同样迈入暮年、同样是艺术创作者,
同样地“过气”,也同样在最后获得成功;
然而两者的成功在意义上却大不相同。
雷根的“成功”反而让他意识到自我实现之徒劳无功,
而 Zissou 的成功虽伴随着许多失去,
却是实实在在的自我实现。
《鸟人》中,雷根身边的人看不到他真正想传达的意念,
却在他譁众取宠开枪射击自己鼻子时将之捧为传说;
然而《海海人生》的最后,
所有 Zissou 在乎的人都目睹了美丽的捷豹鲨,证明他所言不假。
这种差异凸显了安德森与伊纳利图两位导演的不同;
一位在作品中诉说着人际间的疏离,
另一位则对人与人间的羁绊具有强大信念。
信念的差异,也影响两位导演对主角所处的世界之塑造。
雷根的世界是黑暗的后台、夜晚的纽约,
是诡异的蓝光伴随疯狂的鼓点;
但 Zissou 的贝拉方堤号恍如一栋华丽的娃娃屋 (虽然有些破败),
船员们优游的海底世界更满是绮丽、绚烂,童话般的生物。
伊纳利图不断往主角的内在探索,
等在终点的是一片无声黑暗;
安德森则往外形塑五花八门的色彩,
而主角终究在这缤纷世界中寻得救赎。
但救赎并非得来全不费工夫。
《海海人生》在糖衣包裹的外表下,
其实满是失落。
除了青春、年华的失落,
Zissou 的个性也导致他将身边的人越推越远;
与前妻关系破裂、手下船员质疑其威信、
甚至过去视之为偶像、理应吹捧他的报社记者,
都发现他不符合心目中的形象。
Zissou 像是要证明什么一般踏上最后一次冒险,
却对自称其子的奈德拒于门外;
直到父子俩好不容易敞开心胸对话、终于有所连结,
奈德竟又丧生于直升机坠毁意外。
但在这悲剧性格之外,我们也看见 Zissou 的温柔,
以及,他那或许有点疯狂的勇敢。
当整艘船遭海盗打劫、船员全数成为人质,
Zissou 一人挣脱綑绑,单枪匹马将海盗打退;
儿子奈德的丧礼上,Zissou 恰如其分地朗诵悼词,
庄严的形象正如任何一位可靠的船长。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还是救援行动中 Zissou 摔下楼梯,
当下他对摄影师说:我们应该拍摄真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