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乱世有情天》,是爱情、更是战争!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5-05-03 07:36:36
《乱世有情天》,或照着原文片名 Suite Francaise直译《法兰西组曲》,光看海报、光看片名,都令人以为这是战火下的浪漫爱情片。
当然它绝对是,而且荡气回肠,可是在爱情片的包装下,这仍是一部扎实的战争电影,战争就发生在一段小镇日常生活间,甚至发生在一对小情侣的梦幻爱情间!
英法比跨国英语制作
我最喜欢这种欧制英语片了,它是英语片,大量运用英语系演员也针对全球市场;但它又是欧洲片,拍欧洲的故事不但有不同国家不同立场交杂的多元视角,更有截然不同的叙事手段与情绪,往往比单纯直率的纯英美制作电影更有丰富而强烈的韵味。
欧洲跨国制作,让本片混合西欧多国精华,处处都很到位,包括法国小镇 Marville 场景、比利时 Hainaut乡间森林与大宅,除了英美澳女演员主角群外,还有木讷深情的比利时男主角、精准德军身段的德国男演员、演巴黎妇女维妙维肖的德国女演员、以及饰演市长的法国性格大叔。本片的黄金卡司各各都是西方世界独当一面的大明星,在这里都饰演个平凡朴素的小乡民,每一幕都拥有低调却强烈的戏剧张力,非常精采。
小镇的战争
本片第一场戏,短短两三分钟,女主角 Lucile 弹了一小段琴也跟着婆婆收了一段租,超短时间就精采地让我们看见和平生活中的内部战争,有阶级斗争、有规训管制、有思想净化、甚至有谍报谈判。
“要看人们的真实面目,就来场战争”,这是本片开始就揭示的关键台词。战争,在本片不只是指德国对法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战争,更是表面平静的小镇腥风血雨,当然并没有真的让乡民拿刀拿枪腥风血雨,但这个巴黎郊外小镇 Brussy 的内部冲突累积已久,在承平日子里已蠢蠢欲动一触即发,德军这个外力来到时瞬间翻转了既有的守旧权力结构,潘朵拉的盒子打开了,百鬼横行。
来到女主角大宅里作客的德国军官男主角,一开始和平驻扎时期的任务是政战,是对乡民背景的调查,接到如雪片般飞来的道德检举信,让他每晚熬夜读八卦读不完 XD 过去的传统战争片里,法国人民普遍是简单的爱国与通敌,德军则是一贯的邪恶。这次可复杂了,法国民众本身就有既得利益与既有弱势,有阶级压迫,有性别问题,还有乡里的集体凝视,早在德军来之前就是个令人窒息的小镇。
德军来了,就像拿破仑来了一样,不管背后有什么邪恶大计划,许许多多人根本就在等这个外力进来翻转现况。有人像传统印象中的通敌者一样勾结德军欺凌同胞,更多人则是透过德军陷害自己平常看不顺眼的人,当然也有很多人一声不吭自扫门前雪;而有些传统上看来令人鄙弃的通敌者,如本片市长(法国性格大叔 Lambert Wilson 饰演),换个角度看其实也能怜惜他们委曲求全保护百姓的勇敢身影。
浪漫爱情伊甸园
本片刚开头就给和平的法国小镇打了个大巴掌,随后还有很多德军与法民刻板印象的平衡报导,两边的光谱分布都很广。德军有规训,法民也有;德军有窥视监察,法民也有;德军有剥削,法民一样也有。本片甚至还请出帅气深情德国军官主角(最近在英美市场越来越红的比利时小生 Matthias Schoenaert,本月底还有一部法国路易十四花园片 A Little Chaos 《美人情园》)飨宴女性观众,更不吝祭出德国军官男孩们的美丽肉体。
当然德军还是有讨厌的少校长官,他要说邪恶倒是不至于,但一版一眼执行任务贯彻军法,就是德国入侵者压迫法民的标准代言人;德军也有更纯粹的邪恶,自我中心我行我素视他国人民为蝼蚁,由和男主角同阶级的屁孩中尉担纲。(这位坏中尉由德国鲁男 Tom Schilling再次著德军军服精采演出!可以比较 2004 电影《英雄教育》与 2013 德国影集《我们的父辈》,在这纳粹军官的光明面越来越深入描写的 21 世纪影坛里,Tom Schilling 居然另辟蹊径越演越黑 XD )
不过本片在前半段,对德军的描写还是比较梦幻美丽,还是个风景如画的伊甸园浪漫电影。平日充满各种压迫的苦闷法国小镇,在德军来到后突然摇身一变,除了带点恐惧之外更充满未知的希望与悸动,连阴天都变成晴天了,苍白的田野变成了阳光树荫的美丽湖畔,看着德国大兵的青春肉体们在池中裸泳... 在年轻男人都出去打仗的苦闷下,看得小镇女孩们个个心花怒放。
这种情欲悸动在一般二战电影中往往被视为通敌的荡妇行为,在真实的二战结束后这些女孩也往往被抓出来道德批斗甚至动私刑,不过本片换了个更具关怀的眼光描写她们的动机与心境。对她们来说,平常出外下田工作在家柴米油盐,什么德国法国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只要是男人都是值得认识的;何况本片中许多德军以占领者之姿在镇上与镇民相处,也处处带着乡民们欠缺的礼貌与绅士风度(要放浪形骸则往往在自家俱乐部关起门来),正如森林里做爱被女主角逮个正著的农家女儿 Celine 所说“他们比我们的男人好太多了”。
本片前段,在全镇的大格局是德军来占领后的希望新生,在自家的小格局则是女主角 Lucile 在家里重新找回生命。 Lucile 的生命有爱有希望有音乐,但在恶婆婆的凝视与规训下惨遭压抑,现在德国军官住进家里改变权力结构,就像德军进驻小镇一样是个解放。尤其这位德国军官 Bruno彬彬有礼又细腻温柔,重新打开被恶婆婆用钥匙锁住的钢琴,让音乐重新滋养 Cecile 逐渐干涸的人生,也找到了带点禁忌刺激的浪漫爱情。不过,本片广告与预告主打的这段 CCR“浪漫爱情”只是全片的起点而已。
邪恶之平庸
即使有德军改变现况,也有了浪漫爱情,这个法国小镇的社会压迫还是如影随形。如果当今知识分子们朗朗上口的“邪恶之平庸”只拿来看纳粹德国,真是太小看这个概念了,法国乡民们也一样,和平时期也一样,邪恶的平庸每一天都无所不在!
我们可以把女主角 Lucile 当作个纳粹小军官,把女主角的大地主婆婆当作希特勒,婆婆为了撑持家业(希特勒为了民族“生存空间”)无视民间疾苦,即使战争的苦日子来临还是冷面收租,在老实农夫们三餐不继时还可以囤积大批粮食,还把付不起租的老农夫妇赶出去住仓库。农家女儿 Celine (《华尔街之狼》Margot Robbie 饰演,大美女变成村姑也非常道地)对女主角控诉“都是你们害我们无家可归”,女主角还仓皇撇清“不是我,是我婆婆”。这和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审判纳粹时讨论的“邪恶之平庸”有什么两样?
从这句对话,就可看出,本片并不是什么小确幸浪漫爱情片,诉求的并不是在战争压迫下寻找一片偷安的爱情角落,而是诉求挺身而出!女主角 Lucile 家里有个纳粹军官,人人还八卦他们俩有一腿,即使心底暗暗唾弃,面对自己困难时还是拉下脸皮前来关说。女主角 Lucile 毕竟不是个自私冷血的人,不能无视他人之痛苦,即使知道这样对自己对情郎都很危险,但还是硬著头皮一次次挺身而出。
身为被占领区的法国女人,有了靠山的 Lucile 开始走路有风,走在小镇大街上被乡民鄙视却也被畏惧,甚至走在德军征用的大宅里一样走路有风,德军小兵见到长官的女人都要敬畏三分,而长官呢?温柔的情郎 Bruno在这里完全变了一个人,他也许在 Lucile 家里找到了静谧的避风港,但走在行伍之间治起军喊起口令来比谁都严酷刚直!严格的军纪是纳粹德军少数受到世人赞赏的美德,但这美德的面貌其实相当可怕,终于让爱情小鸟 Lucile 心下一凛。
爱情的战争
好景不常,对 Bruno黑暗面貌的挑战一个接一个来。满桌的道德检举信还只是小菜一碟,关起门来在后院偷偷烧掉就好;但只要哪个阵营有一人打开了冲突的开关,相安无事的田园生活就从此一去不返。温柔军官与天真士兵们都摇身一变,挺起标准专业的纳粹狰狞面目。
先是农家朋友的丈夫 Benoit 犯了事被德军追杀,再来是市长被当代罪羔羊冷血处死,两件任务居然都由温柔情郎 Bruno执行。由比利时小生饰演的 Bruno非常到位,一张平凡脸孔可以表现严厉恐怖,但同时眼神与身体处处挣扎,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但这就是邪恶之平庸,无法牺牲自己挺身而出,就无奈地成为邪恶的共犯。
温柔情郎有苦说不出,但在烛光晚餐苦候情郎的 Lucile 终于痛定思痛“他们与我们终究是两种人”。这个体悟有点切题、又不全然切题(如果真的全然切题,那本片可以在此结束了)。切题的是,邪恶毕竟仍然存在,不能逃避,真的有邪恶的“他们”与纯善的“我们”;不切题的是,邪恶与纯善真的固著在特定的人身上吗?不见得,Bruno 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在家可以是天使,执勤时却变成恶魔。
于是 Lucile 要开始自己的战争,一往无前地挺身而出,窝藏犯事的 Benoit 就正式挥别了偏安生活,豁出去了也要守护自己珍惜的美德与人性。跨越边界又杀了两个德军,事已无可挽回,执勤中的 Bruno尾随而至,逼得 Lucile 拿出手枪指著情郎,曾经温柔的德法 CCR 小情侣,终究你死我活势不两立吗?
并没有,这场战争并不是法国对德国,而是自由对规训、是良心对恐惧、是挺身而出对偏安妥协。冒险追来的 Bruno也终于挺身而出了,他的敌人不是法国叛民 Lucile,而是把他规训压抑变成魔鬼的这个纳粹体制;他的战争不是征服法国与欧洲的伟大计画,而是挣脱枷锁实践良心救得一人是一人。CCR 情侣两人终于联手站上同一阵线,他们要救的不只是逃亡的 Benoit ,更是纯善的 Bruno之人格,这是一场爱情的战争。
人性的战争
女主角爱上个人德军,却眼见温柔德军被无奈异化,才痛定思痛走上战途,挑战体制规训。最终, Lucile 不但把 Benoit 平安送到了巴黎,自己也加入了法国反抗军投身游击战场,爱情的战争终于化为具体的战争。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六十年来如过江之鲫,在本片又得到了一次新诠释:这未必是民族间的战争、未必是政客们争夺国家利益的战争,对真实愿意牺牲生命投身理想的人们来说,这是美善个人与残酷体制间的战争。
找回情郎 Bruno的良心,就是 Lucile 战争的爱情面向,虽然挺身而出的 Bruno回去可能就要被枪毙了,但就是死也得以安详,能够以完美句点留下这段情缘与自己一生的回忆。 Lucile 战争的日常面向,则是找回恶婆婆的良心。每一个婆婆都是一个操持家业的女人,男人家族的重担这个“残酷体制”从来都不是她们的,她们却恐惧地汲汲营营不惜牺牲良心。
由 Kristin Scott Thomas (不是两年前《罪无可赦》就说要息影吗?还好没息)饰演的恶婆婆,最是低调而令人玩味,从头到尾撑持着一张冷面都没有松懈,但冷眼看着 Lucile 脱轨演出久了,内心也渐渐松动。有别于 Lucile 大喜大悲地戏剧化投身战场,婆婆若无其事云淡风轻,二话不说跟着窝藏了犯事的 Benoit ,最后与 Benoit 分离才流下压抑已久的一滴眼泪,眼前这个明明是平常与自己家横眉竖目的顽劣佃农,但今天穿着儿子的大衣就像自己的儿子。
人性的战争,就是一种普世性,就是爱别人家的男孩如爱自己的儿子,就是爱德国男孩如爱法国男孩。战争的残酷,就是错置,让法国男孩离乡背井去德国劳动营,让德国男孩离乡背井来到法国异地驻扎备战,谁都不愿意,谁都面临凶险,但谁能照顾他们?就由异地的女人们来照顾,我照顾你们的男人,也希望远方的你们善待我们的男人。
彩蛋:原著作者
婆婆的窝藏事业也继续做下去了,镇上新搬来的巴黎犹太妈妈(德国演员 Alexandra Maria Lara 饰演,就是《帝国毁灭》的漂亮小秘书与《决战终点线》劳达的美丽妻子,幸运老公 Sam Riley 则在本片饰演犯事的 Benoit)被抓了,逃过一劫的犹太小女孩孤苦无依,就被婆婆偷偷藏了起来,就这样在阁楼夹层里日复一日住下去,婆婆也日复一日在镇上版著面孔行礼如仪。
这位犹太小女孩,看来就是本片的彩蛋,就是暗指本片原著作者 Irène Némirovsky 。当然啦,这位原著作家在二次大战时都已经三十几岁,在集中营死去时都快四十了,生前就已经发表一大堆著作,死后还陆续有旧作问世至今,不可能是这位小女孩。小女孩的年纪还更像她的女儿 Denise ,就是 Denise 提著作家妈妈的皮箱逃难存活,直到年老开封才将妈妈旧作《法兰西组曲》发表问世。
小女儿 Denise 曾经像片中小女孩一样被好心人窝藏在阁楼吗?这我不知道,不过这位片中小女孩应该多多少少有点暗示,这个德法两国 CCR情侣之间的故事,不只是其浪漫爱情更有其爱情与人性的战争勇气,即使在这兵荒马乱的乱世中,也需要有人说下去。
在现实中就是本片原作者(姑且不论多少现实灵感与多少杜撰创作),在电影中就是这位小女孩,这个拯救人心的战争故事一定要流传下去,绝不能让“国家与民族冲突”这种壁垒分明的主流眼光强势定义这段战争历史。
作者: madonhwa (madonhwa)   2015-05-03 08:09:00
感谢彩蛋补充
作者: Behinderter   2015-05-03 08:48:00
Lara演的犹太妈妈就代表原作者 小女孩则代表Denise~原作者跟一家人从巴黎撤到法国中部的Issy-L'Eveque之后德军也来了 他们一家人还跟德国人住在一起原作者会德语 跟德国人聊天打台球 然后到附近的林子专心写作 可见她将自己的经历,所见所闻 融合到小说里德国人要离开时 她的笔记跟小说都写到对他们的不舍@@最后她被某邻居举发犹太身份 就被抓走了 小孩被其他
作者: Odosdesign (简约优雅)   2015-05-03 08:54:00
这部电影看过特映会 比预期好看 真人真事改编推荐喔
作者: Behinderter   2015-05-03 08:55:00
邻居藏起来 带着皮箱四处躲藏@@到战争结束
作者: fine1026 (幸福很简单)   2015-05-03 08:56:00
真的好看! 看完后劲好强qq
作者: eva00780 (九西哩)   2015-05-03 17:46:00
看了觉得普通,反而觉得Lucile满Bitchy的...不过心境的转折做得很合理。当初冲著MW和KST这对婆媳去看,结果最喜欢的反而是Ruth Wilson的坚强人妻XD不过我没有抓到犹太母女的隐喻,谢谢提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