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洛伊安德森“人生三部曲”

楼主: fullmoon526 (林满月)   2015-04-08 22:17:38
一 〈二楼传来的歌声〉(2000)
 
trail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9hYb6ggxoM
 
 1
 
若有一部当代圣经,一个没有面孔的资本家或可胜任创世与灭世之神。神给人希望,再狠
狠让人失望;神给人安排三十年如一日的规律工作,然后突然解雇;神会在股市突然崩盘
、企业突然倒闭之前先卷款远去,留下无数尘愿未了的孤魂野鬼、被迫苦行瘫痪城市的上
班族……没有人知道该往哪里去、能到得了哪里。“只能听任命运。人无能为力。”众人
指望的经济学家衰弱地说。“只能怀抱希望。”国家会议得到了结论。
 
“无能为力。我一生只是努力挣扎混口饭吃。”事业挫败的男人徬徨于荒地中央。丢弃了
曾经背负的十字架,对他所亏欠的亡友说:“你也该体谅我。”深夜,他用沾满焦炭的手
抚摸一个不被关心、只被欲求的女人。她抱怨:“你至少该先打电话。”究竟有谁能相互
体谅?
 
神将律则施降于一楼,他自己住在二楼。律则是悲壮而无解的乐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gNeTMBg20
 
 2
 
“或许得开始承认那些令我们无能为力的环境,我们自己也得负上责任。我相信西方人的
生活方式抑制了人们的潜能发展。你看本片,应该明白人类的行为有多愚蠢。紊乱将人蚕
食,情况愈来愈严重。”洛伊安德森说。
 
一个人在街上被小混混捅了一刀,所有旁观的人呆若沉思之鸽。所有旁观的人。
 
“所谓冷感,所谓情感与道德知觉的痿痹状态,其实充斥着愤慨与受挫的情绪。”“若谁
觉得‘我们’不能有何作为--这个‘我们’是谁呢?若谁觉得‘他们’也不打算有任何
行动--那‘他们’又是谁呢?于是人开始感到郁闷、犬儒、漠然。”(苏珊桑塔格《旁
观他人之痛苦》)
 
或许真是如此,所以“人们不是不在乎诗,他们只是假装而已”。可是诗人,你若不懂得
买卖生意,就会同你的诗一并被不解地厌斥、扫除到角落。在神像成为商品的时代,无法
兑现的商品终将成为垃圾。“神”散落一地。
 
 3
 
神遗弃了人(或人遗弃了神)以后,创生与毁灭的神力,皆由芸芸众人在冥冥之中共同持
有、运作。
  
人们在银幕上望着你,对你说话。一种纳入观众的戏剧语言,用“我与你”的诚恳态度对
你说话--或许是因为,没有人是例外。失恋的人,拾荒的人,做爱的人,自杀的商人,
发疯的诗人,战时被绞死的男孩,手指被门夹住的乘客,过百岁生日的失智老将军,研讨
经济萧条的官员,被大人们推下悬崖的祭献女孩……“我到底在哪里?”“我起不来了…
…”
 
观看着一个个因疲惫困顿而坐下的人,观众是一个个因前来消费而坐下的人。“愿上天垂
怜坐下的人。”电影在对你说话。
 
“当人类可真不容易啊。”世界上有无数个失败的魔术师。
 
 4
 
“怜悯是一份不稳定的感情,若不形诸行动,他会萎凋。”(《旁》)
 
而竟有人落井下石。或者该说:而人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动物,热衷于观看他人之痛苦,好
让自己感到庆幸、获得净化甚或只是些话题笑料。
 
当人的残酷胜过了慈悲,他竟仿佛也爬上了二楼。
 
 5
 
也许只有美可以包容、调和一切人的残酷与慈悲。艺术家登上二楼,将至美的歌声传给一
楼的人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aRG9kwjYwI
 
 6
 
究竟,神以排山倒海之势,移动一座巨大的房屋,是为了什么?人们贪婪地带着拖不动的
如山行李,要去二楼做什么?又能做什么呢?
 
 ***
 
二 〈啊!人生〉(2007)
 
“当下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兵丁就拈阄分他的衣服
。”(《新约.路加福音.廿三.34》)
 
 1
 
“人们想要快乐,却又自私自利。我不断开药给他们,有什么意义?”消沉的心理医生说
。当病患们当着医生的面关上电梯,留他一人去走楼梯。
 
 2
 
不曾试图去体贴、理解他人的人,凭什么哭诉“没有人了解我”?人们彼此冷落、伤害,
彼此需求而不可得;最热络的时候,还可能是为了利用对方;而为了不要连糟糕的陪伴都
失去,人们忍受着彼此摆明的恶、拙劣的伪善、以及行尸走肉般的毫无生气。
 
有人突然死去。有重听的老人,忘记了自己的一生。有人投资亏了好多钱。有人连续被插
队五次。
 
 3
 
“主啊!请求你宽恕他们。宽恕压迫员工的企业。宽恕引发战争的政府。宽恕煽动暴戾与
制造盲昧的媒体。宽恕自私自利的人。宽恕无心之过。宽恕……”“别这样,教堂要关门
了。”
 
 4
 
轰隆隆地,火车来了又走了。惊醒的人,是否晓得自己错过了什么?
 
 5
 
“最后一轮!”人们每天遵循的规律是酒吧的规律。酒吧是希望的开端,也是绝望者的滞
留地。人们在此遭遇或错过彼此。日复一日,恒常不变的“最后一轮!”对所有的变化无
常,不仁地一视同仁。
 
对着镜头说梦的女孩,旁人在听,回应以各自的话。那或许算不上是回应,只是逐渐远去
的涟漪之一环。女孩终究孤单一人。
 
而让人心碎的事物,仍让人眷恋。巨大的房屋为之前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Owpd2I_4mo
 
 6
 
整齐的金属飞行机器般的人们,纷纷抬头。还仰望什么呢?
 
 ***
 
三 〈鸽子在树枝上沉思〉(2014)
 
 1
 
北欧电影的冷调,加上洛伊安德森的幽默、涵养、广告经验和棚拍技术,“人生三部曲”
以一部比一部更加简敛的手艺,滤除生活里繁复的表情和铺陈,留下干净明亮的音乐和绘
画、一幕幕令人瞪大眼睛的荒谬极短剧。
 
轻巧如翻阅绘本书页的过场音乐,一贯洁净的美学风格,让一切痛苦仿佛都变得可以忍受
,甚至可以享受地观看。可是电影也不断提醒我们,痛苦或美好,尽是无常。你如念念不
忘电影外的人生,难免会想,那些苍白、迟缓、愚拙的小人物,其实只比现实生活稍微夸
张而已;那些荒谬的衰事令人发笑,却也映照出确实存在的苦难;若有什么无法理解的“
情节”,可能是我对人生尚缺认识。
 
电影里有那么多怪趣,三场下来,我身旁陌生的观影者大概笑了五十次,可是我笑不到十
次。从有记忆以来,我就静静旁观著成人世界,看过太多荒谬,竟至很少有艺术作品能给
予我崭新的智性刺激;若能感动我,多半是缘于感受和表达的方式。“风景都是错的/风
景都是错的/风景都是错的”,长期以来,我怀着这样的心情活着。桑塔格的话惊动了我
:“一个动不动就对人的庸闇腐败大惊小怪、面对阴森狰狞的暴行证据就感到幻灭(或不
愿置信)的人,于道德及心智上仍未成熟。”终于我也渐渐能够容受人生百态,但还是偏
爱将心思放在音乐与画,还是最为〈二楼〉感动而非〈鸽子〉。这是我性格的“现实”倾
向。
 
 2
 
一幕幕如画、如小曲的极短剧,之间仿佛若有关连;分开来看,也都是可以独立玩赏的、
予人无限思想空间的、精巧圆熟无比的短片(这些特点也出现在〈啊!人生〉里)。这大
概是洛伊安德森从数百部广告的拍摄经验中锻炼出来的技艺。
 
究竟,万事万物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关联?电影里,有时候人物说话会和背景音乐配和在一
起,一切人事物之间仿佛都有某种相连。那是不是电影滥情附会的事物关联性?还是说,
“巧合”本来就是世事之常态?张大春〈公寓导游〉也给过我相似的疑窦。
 
 3
 
观看鸽子标本的人类,也像一只鸽子标本。片尾当人们又抬起头,看鸽子,观众也定睛如
鸽子般地在看这些鸽子般的人。鸽子看着鸽子看着鸽子……都在想些什么呢?
 
“这些人类在底下做什么?他们为何如此忙碌?”是洛伊安德森的提问。
 
鸽子的沉思,或许最多果真是关于金钱的匮乏,但也不会只是这样。鸽子会试图用各种方
式挣扎生存,在生命的战火中发热、发冷、发情、发怒、发呆……即使面临死亡终究莫可
奈何,生命还是徒劳得如此丰富。
 
 4
 
“听到你过得很好,我很开心。”
 
或许人们始终有一点温度,就活得下去。
作者: CarlosArroyo (哪里可看分居风暴)   2015-04-09 00:04:00
看了1和3 推荐给大家入场欣赏 没内涵如我也觉得很有很有意思
作者: furjohn (John Hsu)   2015-04-09 01:40:00
我记得我当时看的时候笑的很夸张 在光点华山 实在有好多
楼主: fullmoon526 (林满月)   2015-04-09 17:15:00
我最喜欢〈二楼〉,但三部都看完以后,感动难以名状
作者: srx080578 (薯泥玛拉 Rooney Mara)   2015-04-09 22:19:00
看到睡着
作者: kevinfort (kevinfort)   2015-04-10 12:33:00
而且音乐都好好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