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址:
http://udn.com/news/story/7482/748775
《光阴的故事》纪录国片在世界影史上的重量
2015-03-07 09:28:41
谈起“台湾新电影”,导演侯孝贤常引胡兰成“一杯看剑气,二杯生分离,三杯上马去
。”形容当年电影风潮与人物的聚散。有 3部纪录片都和“台湾新电影”有关,如果要
“看剑气”,2002年的“白鸽计划:台湾新电影20年”力图捕捉昔日的革命情感;至于
“生分离、上马去”可在2010年“乘着光影旅行”略窥一二,而最近上映的“光阴的故
事─台湾新电影”则留下各奔前程后,远方传出的回响。
“台湾新电影”的起点,一般均从1982年“光阴的故事”问世算起,但终点何在,始终
没有定论。有人以1987年初发表的“民国七十六年台湾电影宣言”告终,也有人认为
1989年“悲情城市”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算是画下完美的句点,台湾新电影纪录片“
白鸽计划”或“光阴的故事”同样没告诉观众这个答案,更耐人寻味的是,后者还冠上
“光阴的故事”为片名。
纪录片“光阴的故事”在片头访问林怀民谈论台湾新电影与1980年代的社会气氛后,以
台北捷运的风景,转接“恋恋风尘”火车穿过隧道的画面、来到泰国清迈,跟着出现眼
前的是泰国名导阿比查邦。20年前阿比查邦在美国学习实验电影,发现台湾新电影的实
验精神竟与他的成长经验相关,于是决定回泰国拍片。无论是扁平的构图、或是时间的
概念,阿比查邦都深受台湾新电影的影响。
除了阿比查邦,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特意选在湘南的“茅崎馆”受访。这间古老的旅馆是
小津安二郎与编剧野田高梧一起创作的地方,小津是侯孝贤欣赏的导演,是枝裕和又是
侯孝贤的影迷,由日本到台湾、又从台湾到日本,电影文化的辐射穿透国界,台湾新电
影的传递也扩及欧洲、南美洲。
纪录片“光阴的故事”走访三大洲,集结阿比查邦、是枝裕和,还有阿萨亚斯、黑泽清
、田壮壮、贾樟柯、应亮、王兵、罗维明、舒琪等电影人。从受访者口中,台湾新电影
“光阴的故事”、“儿子的大玩偶”、“风柜来的人”、“青梅竹马”、“童年往事”
、“冬冬的假期”等有如唱名般串场,1995年的“超级大国民”、甚至2000年的“一一
”一并进入讨论。
阿萨亚斯认为,台湾新电影不以异国色彩、堂堂纳入现代电影版图;贾樟柯发现,“风
柜来的人”竟像在拍他的故事;是枝裕和看“童年往事”相见恨晚。他们对台湾新电影
形式与内涵的评析,显示台湾电影在世界影史的重量。
纪录片“白鸽计划”与“光阴的故事”像是相隔12年的“对照组”,前者以台湾新电影
参与者为主角,后者是距离更远的海外反应。不论20年或30多年后,重新回顾从1982年
开始的台湾电影变革,两者都带着淡淡怀旧的情绪。
正视1980年代起的台湾电影发展,除受到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电影产业本身同样
面临港片的进军、录影带业的兴起等问题。1983年既是“儿子的大玩偶”票房与口碑成
功的一年,也是当时台湾电影30年来最不景气的一年。1985年有“童年往事”的出现,
也有票房明星许不了的消失。
纪录片“光阴的故事”以告别般不断流逝旅行的意象,让观众看到远飏的台湾新电影在
异地播散出的种子,那一时期的电影如农作已收割,下一站、下一批种子又在哪?
预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55enjzHQv0&feature=player_embed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