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暗黑冠军路》当美国梦醒时

楼主: ivan0511 (小日本)   2015-03-06 20:10:48
图文网志版:http://ppt.cc/G4sA
在人生道路上,追求成功往往要有极大的勇气与毅力,甚至是一些机运与巧合,才能达到
期望的结果,一连串起承转合,自然常成为电影热门的题材。而追逐自己梦想,找寻自我
定位的人,途中所遇到挫折与困难的部分,更造就出电影极佳的素材,也是好莱坞电影饱
受欢迎的票房保证。这种描述一般人如何有所成就、如何克服一切,关关难过关关过的电
影,常富有一种称作“美国梦”的向上精神,勤奋、聪明与坚忍不拔是其必要条件,幅度
巨大的上下阶级流动,更是美国梦最显著的表征。
因此,美国梦的电影,旨在反应人们所信仰的价值以及对成功的渴望。然而,有些人对于
梦想的野心过度猖狂,让自己变成贪得无厌的饿狼;有些人欲找回过往的荣耀,却幻想破
灭、徒留遗憾,好比美国梦背后人心虚伪腐败的《大亨小传》、诱人却极度荒诞的《华尔
街之狼》,以及试图重拾美国荣光的《暗黑冠军路》等,其血淋淋的写实描绘,皆谱出梦
醒时,那不可逆的惨痛模样。
《暗黑冠军路》系依据杜邦集团继承人John E. du Pont生平改编,由奥斯卡奖提名导演
班奈特米勒(Bennett Miller)执导,叙述奥运摔角冠军戴夫舒兹遭到谋杀的事件。故事
围绕在杜邦与舒兹兄弟三名角色上,伴随着兄弟情、误入歧途的忠诚,以及财富和权力导
致情感崩溃等,并检视一个古怪的千万富翁,与两名冠军摔角手之间的危险关系。
剧中最大的论述差异,在于写实又尖锐地点出三个男人各自追寻不同版本的美国梦。极欲
摆脱哥哥盛名的阴影,证明自身价值的马克舒兹;因体会流离失所的动荡不安,以家庭为
最终考量的戴夫舒兹;以及自认若得到世界瞩目,重新擦亮美国引以为傲的招牌,便能受
到母亲肯定的约翰杜邦,三个不同思维、不同身份的人物,却因同样欲填补内心空洞而有
了交集,随着剧情推演开来,看似光明美好的美国梦,却早已悄悄在观众心里,导向非比
寻常的处境。
从《柯波帝:冷血告白》已故同性恋作家柯波帝,《魔球》成功以小搏大的球队经理比恩
,到本作思想歧异的三人行等,明显看见导演班奈特米勒擅长刻划性格鲜明的复杂角色,
此次依旧取材自真实人物,透过一丝不苟的想像与研究,道出社会中具有寓意的重大议题
,将难解抽象的美国梦具象化的同时,行为举止却异常过火的情况下,终将付出致命的代
价。不难看出影片安排了许多沉静抑郁的场面,以衬托出三位主角躁动的心理状态,让观
众能在枝微末节中,察觉些许端倪。
开场一组真实的历史影片,也直接赋予这部传记电影,最珍贵的旁征博引;不讳言本片戏
剧元素起伏较小,整体步调缓慢的设计,反倒将诉说重心置放在角色内心纠结上,尤以几
十年间三人角力变化为主轴最能印证,虽无具体阐述三个男人悲剧作收的原因,但在补足
意义之际,亦可充分感受到,编导以人物带动故事,其深厚的火候与功力。
既将精力放在人物表现上,理当需要好演员来撑场。剧中三位主要演员无疑皆展现出迷人
的表演丰采,甚至有别以往的演出高度。最大的亮点(卖点),莫过于近乎转型的史提夫
卡尔(Steve Carell),全片灰暗冷冽的氛围,搭配其不寒而栗的诡谲仪态,无非相得益
彰,纵使依赖特效化妆分数就占了泰半,但突破既定搞笑形象,仍然值得盛赞;剧中如同
冬日阳光,较有温暖色彩的马克鲁法洛(Mark Ruffalo),也同样暧嗳内含光,片末一幕
在摄影机镜头前的自白纪录,不知该如何声称杜邦是自己的导师,难以说服人的不知所措
,内敛力道俨然成形;至于在萤光幕前多半为硬汉本色的查宁坦图(Channing Tatum),
有着极好的身材及脸蛋,平常令人诟病的扑克表情,却在本作成了一大武器,角色必须的
封闭与孤独,因演员天生特质之故,而显得如虎添翼、恰到好处。
平心而论,《暗黑冠军路》并非一部易予人咀嚼的电影,沉重色调使其不讨喜,一幕杜邦
强压在马克身上,看似训练却近似性侵的行为,偷渡同志暧昧的隐喻,也同事件本身般引
起争议(就连马克本人也无法接受而大力抨击),尽管如此,当美国梦醒时,《暗》片仍
旧尽力作出最适切的诠释了。
作者: sellgd (李先生)   2015-03-07 05:00:00
觉得这部与卡波帝和美国梦没什么关系吧和突显真实人物人性不择手段的那一面真实呈现或者说是导演或编剧的观点 有点像社群网站那种调调
作者: julians (哞哞)   2015-03-07 13:18:00
这片比对社群网站有点奇怪,影片的调性完全不同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