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字幕配音大不同:旅行世界看电影

楼主: sleepingbaby (我不是那个女生,别丢了)   2015-03-04 18:57:31
好读图文版:http://kitchuitaiwan.blogspot.nl/2015/01/blog-post.html
<<原文于2015年1月26日发表于云阅读>>
出国旅行或生活在异地时,每位旅人都会有些对自己而言非去不可,但别人嗤之以鼻的特
殊景点或行程;上电影院对我而言,就是这样一件事。即使是像“上电影院”这样看似单
纯的事,将时空背景拉到了人文风景大不同的异国,马上就变得不简单了!就先拿电影院
中的语言说起吧!
  其实台湾是直至20年多年前,才慢慢将“外语片国语配音”的方式,改成现在“听原
音看字幕”的观影模式。现在要在台湾找国语配音的外语片,除了小朋友的动画片外,还
真的是不多!但即使已是2015年的现在,外语片以本国语配音,仍是部份欧洲国家的主流
观影方式:像是以德语为主的德国和奥地利,及说著香秾软语的法国。在这些国家里,要
找到原音重现的外语片,则属不易之事,一般得在大城市内才比较有可能;若是住在乡下
,则只能老实的练好当地语言,才进得了电影院。而这样的配音,不光是在电影院,连电
视上的电影或是影集,也都是如此。因此,这些年来当我不经意在这些国家打开电视,或
是路经露天电影院时,看着银幕上向来形象柔弱的好莱坞美女,张口吐出一串串凶恶德文
时,或英姿焕发的庞德,开口说出柔若无骨的法文时,都有错置于另一个平行宇宙之感。
字幕与自尊?
  而其它欧洲国家,如荷兰或芬兰,则是和台湾一样,采行字幕搭配原音的方式。有趣
的是,德国和法国刚好同是两个以不说英文著称的欧洲国家!以德国来说,德文和荷文皆
属日耳曼语系,因此对德国人和荷兰人来说,学会英文的难易度应是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但现实中,两者外语能力的名声,可是天差地远!当德国以只说德文而著称于世时,荷兰
人可是以会多国语言而闻名天下!另外,当把德法两国与拥有多语能力的荷兰或是英语能
力吓吓叫的芬兰相较,则会不禁让人联想到,在德法两国盛行的观影配音模式,是否间接
了影响德法人的外语能力呢?而原音重现的影片或影集,确实是用来练习外语听力的好方
法!就拿荷兰来说吧!荷兰的电视不但可看到BBC或是英文影集、电影,同时也有完全原
汁原味的法语和德语电视台;也就是说,只要开个电视,就可以收看至少荷英法德四个语
言的节目,且这些电视台是公播的频道,完全不需额外付费!这样的多语资源,是荷兰人
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也难怪对荷兰人来说,会上三四种语言也不算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了!(作者注一)
  刚才所提到的欧洲诸国,大抵上都是以单一语言为主的国家,那么在一个拥有多种语
言的国家看电影,又会是什么光景呢?以国内通行多语言的马来西亚为例,马来西亚虽只
有一种官方语言,但国内因种族多,故流通使用的语言也多;除了马来西亚语外,还有英
语、华语、客语、广东话、闽南话及在马来西亚印度裔间广为流通的马来西亚坦米尔语等
等。而马来西亚对外语片的处理方式,通常也是像台湾这样,原音配上字幕,但配上什么
样的字幕呢?官方语言马来西亚语,当然是首选;但像马来西亚这样复杂的语言环境来说
,很显然的,只有一种字幕是不够的,而占国内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华人所通用的华语,很
自然的就成为字幕的第二选择了!而施行双语政策的芬兰,在字幕的选择上,也是采行双
字幕,以并列芬兰语与瑞典语两大官方语言的方式来呈现!因此在马来西亚或芬兰观看非
本国的电影时,因为呈现双字幕的缘故,不由得令人想起小时候看港片时,也常出现的中
英双字幕,着实有趣!
  在马来西亚看电影,对我们台湾人来说,除了有中文字幕的福利外(虽然是简体版)
,也因当地物价和台湾相较仍较低的缘故,即使是到如华纳威秀般等级的电影院看电影,
通常也只要七到九块左右的马币;也就是说,只要不到台币九十块,就可以到超豪华的电
影院欣赏最新的院线片,可以说是便宜又大碗啊!但在国外看电影,有捡便宜的机会,当
然也就有买贵的时候。以贵松松的西欧来说,在当地一些小不拉叽的电影院看场电影,就
要价八到十块欧元,约台币320到400块之间;更气人的是,在荷兰和德国看电影时,他们
莫名的爱“中场休息”这件事,常常看到一半正紧张时,就突然银幕一片漆黑、院内大灯
全开的叫你起来尿尿,最好还顺便去柜台买包爆米花!而且一休息就是十五、廿来分,等
休息完灯又暗,刚才培养的观影气氛也都全消了!实在是破坏观影情绪啊!(作者注二)
偷偷摸摸电影院
但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影痴,即使看到一半要被叫起来尿尿,仍是坚忍不拔的老想往电影
院跑时,不妨试试在荷兰已行之多年的“偷偷摸摸试映会(Sneak Preview)”。“偷偷
摸摸试映会”是在1992年由阿姆斯特丹的斯克提里雍(Kriterion)戏院所率先举办,而
后风行至全荷兰的试映活动。其概念为每周一场的挑选一部近期即将上档的新片,让有兴
趣参与的观众以全票四到五折的价钱,入场观影;并在影片看完后鼓励观众填写观影意见
,以供电影公司评估市场取向与行销策略。但“偷偷摸摸试映会”之所以叫“偷偷摸摸试
映会”,是因为买票入场的观众完全不知道他们当晚要看什么电影;虽然票价为一般电影
票的四到五折,但在完全不知道会看什么的情况下,实在是很容易踩到雷:像是两个高大
粗壮的男生期待着能以特惠票价看到哈比人的最新续集,结果只能手牵手的看了一晚柔情
断肠的暮光之城;或是两个想浪漫一晚的情侣,莫名其妙的看了肝肠满地撒的活人生吃。
同样的,当然也有可能因此抢在众人前观赏到万众瞩目的“复仇者联盟2”等超级商业大
片。
  超会做生意的荷兰人,为了吸引观众在观影后填写意见调查表,并再次光临“偷偷摸
摸试映会”,电影院还在调查表的最后请大家预测下周可能会播放的电影,并且在下周的
“偷偷摸摸试映会”上,当场宣布当周片名及猜中的观众名单;对于猜中“且”在场的观
众,将获赠另一场免费的“偷偷摸摸试映会”。这样特殊有趣的行销方式,对我来说最吸
引人的地方,除了便宜票价外,就是强迫自己走出观影的舒适圈,抛开所有的喜好与意见
,以开放而放松的心态来接触各类型电影。虽然大部份的时候,得到的感想不外乎:啊!
我果然是不爱这类型的烂片!但有时,也确实因此而发掘了另一部意料之外的好作品!
  对现在的我来说,生活即旅行、旅行即生活;那么在旅行中做点像是上电影院这种在
自己国家里也会做的事,并从中观察各国间的文化差异,是我钟爱的旅行乐趣,也是我的
现在生活中令人愉悦的日‧常‧小‧事。
作者注一:
荷兰人的多语能力,自然是和他们教育制度息息相关。荷兰人自小学到高中,依个人的能
力和兴趣,必修一到三种外语;其中包括了英文、德文和法文;近年来西班牙语和中文也
可选修了!目前由于英语在全球的普及,荷兰的外语教育方针,己逐渐由重德文转向加强
英文;因此老一辈的荷人,精通德文的多,年轻一代的荷人,英文讲得好。至于法文,我
想荷兰人实在是太爱到法国度假,加上法国人又不爱讲其它语言,所以短时间内,法语仍
会是荷人学外语的大热门吧!
作者注二:
并非所有荷兰、德国电影院都有中场休息这回事,但确实十分普遍。
作者:
KiTchui 碎嘴,台语吃东西掉满地之意,在欧洲咬文嚼字的猫痴兼旅游作家。
--------------------------
喜好研究人和语言,连程式语言都想沾上一点。除了作家外,还想当钢琴家和猫保姆。
KiTchui 碎嘴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KiTchui88
KiTchui 碎嘴 部落格: http://kitchuitaiwan.blogspot.nl/
作者: salvador1988 (Mr.Owl)   2015-03-05 15:21:00
偷偷摸摸好有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