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看了会令人感动,可是感动只在当下,深思后只觉得受骗。
为了方便阅读,以下条列说明:
1.扭曲图灵的真实性格
图灵在电影里的形象,是个感情丰富却不擅表达的天才。透过BC出色的演绎,更是完美展
现了一个不近人情却又渴望被理解,复杂又矛盾的天才形象。
做为角色他很成功,可是这不是图灵。
只是又一个观众希望看到的,康柏拜区式的天才(或者说大众刻板印象的天才,毕竟电影
中的图灵和影集的福尔摩斯在表现上仍然有所不同)
2.淡化图灵的同志倾向
图灵是同性恋,遭到政府迫害直到多年后才平反。可是电影并不强调“因为同性恋而受迫
害”而是把范围扩大到“被世人遗弃的人”,因此又更动史实,让图灵帮助琼进入团队,
促使两个人成为对照。
如此电影不只能感动支持同性恋的人们,其他有志难伸的人(包括我在内)都会受到感动
,可是这却淡化了“同性恋受到迫害”这个问题。
这也从整部电影,完全避谈图灵的情欲可以看出来,小时候和克里斯托福的互动,要说是
好朋友也不过份,毕竟电影中图灵是那么渴望被理解,性别对他来说真的有差吗?
3.无法自圆其说的结局
上述两点,虽然说是“缺点”但仍然是电影之外的,只要不把这部片看成图灵传记,而是
某个虚构角色,那就没有大问题(顶多是让讨厌正向能量的人觉得太狗血,我是还好)
问题是最后它又要回到史实,也就是图灵自杀的悲剧结局。
问题就大了。
图灵的性格被扭曲,遭受到的压迫也被淡化,他对他人情感的依恋又被增强(甚至把机器
改名成克里斯托福...)可是对待陌生人又是那么地冷淡(看看他在审讯时里多帅啊)
他怎么会自杀呢?软弱的他舍得克里斯托福?坚强的他会这么简单投降?
总体来说,
它是失败的传记(个性改到连图灵他妈都不认得了)
也是残缺的剧本(后半段性格和剧情跳tone跳很大)
却是成功的商业电影(煽情的时候真的是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