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斯卡颁奖后的这天谈落选片,似乎有些奇怪。如果问我去年最棒的电影,我无庸置疑会选《欢迎来到布达佩斯大饭店》,其次才是获颁三项大奖的《鸟人》;但是,如果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让一月上映的《进击的鼓手》(Whiplash)夺下,我也会心服口服,
因为它够新鲜。
关于努力这一回事,许多传记电影都拍过,但跟《进击的鼓手》一比,就显得不够纯粹。
本片谈努力的方式则与众不同,却又无比深刻。
那就是:努力并不值得。
导演以这套翻案挑战励志系电影多年来的俗套。在这类电影中处处可见的那种努力就有好
报的心灵鸡汤式香气,在本片故事中彻底退场;取而代之的是恶气,是一个鼓手练鼓练到
贱血,终入魔道的邪恶气息。
为了有所回报而努力,理所当然;如果没有回报,还会继续作的人,会是什么模样?
《进击的鼓手》试图给一种答案,那叫作:入魔。在《进击的鼓手》里,努力不是什么值
得歌诵的美德,反而拍得负面,又饱含魔性。
Miles Teller饰演的主角是个年轻鼓手,一路演下来就是个大烂咖,他被虐狂似的接受不
合理的待遇,自私得丢弃女友,虚荣的斥责同行,不要脸的抢人首席,疯狂的出了车祸也
要打鼓.....皆是世人眼中的入魔。那为什么还要练习,还要打鼓?不是为了取得进步,
而是为了消除偏执。
偏执又是什么?就是片中J. K. Simmons饰演的老师,在对主角作的事情。
我并不认为《进击的鼓手》是关于一师一徒的电影(即使J. K. Simmon以这个角色夺下了了奥斯卡最佳配
角)。正好相反,这部片全然只谈主角一个人的主观感受。严格到会摔椅子给乐队的
Simmons老师,只是一种意象,是主角心中的偏执心魔的具现化。这位凭皱纹演戏的心魔
逼迫主角练到吐血,主角大可可以一走了之,却甘之如饴,全因心魔的虐待是他本人授予
了权利。是他允许老师对他予取予求,他认为这种虐待可以让自己进步。
有人会说:艺术家就该偏执,只有狂人才能走上这条路。为了让自己得到光荣,本来就该
有牺牲。或许吧。但是,有牺牲就一定会有成果吗?《进击的鼓手》最有趣的地方之一,
就是故事是反励志的。
主角都练成这样了,他有得到什么回报吗?细想全片,我们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路人称
赞过他的鼓艺进步,没有任何一座奖项颁发给他。青年鼓手除了自己的自由心证,从来没
有证据证明,牺牲一切可以换来艺术成果。
这是一层辩证。就像严师不一定出高徒,偏执狂也不一定皆是大艺术家。许多导演都像黑
泽明一样斤斤计较,却并非每位导演都能成就国宝之名。如果《进击的鼓手》最后让主角
获得满堂彩,肯定了这种偏执的正面作用,这部片就烂掉,成为心灵鸡汤之流,但并没有
。
没有成果保证,也没有亲友支持,还要坚持去作......这如果不是心魔,那是什么呢?
主角自然知道自己已经堕入魔道,否则他不会答应老爸的诉讼提案,想给自己一丝救赎的
空间。但最终,他还是拾起一度丢下的鼓棒,重新上台。他知道老师在陷害他,但他不得
不面对这个王八,在他面前表演,因为唯有这个王八点头肯定自己时,他才能消失无踪。
入魔者要驱魔,唯有依靠逼出魔性。
或许,电影完结后的这场演出一完,主角会终生都不能再登上戏台,但他还是得作。因为
不作,他会一辈子都痛苦。魔鬼离去后,不一定会住进天使;但如果魔鬼不去,人就不能
安眠。
主角如此入魔的敲鼓身影,正正是每一位偏执病患共通的模样。
《进击的鼓手》这部日舞与奥斯卡双影展的大赢家,不歌颂努力也不歌颂艺术,反而呈现
出了努力与艺术是多么该要避开的心病,只是巧妙得将主题隐藏在爽快剪接与动感节奏下
。电影真正想说的是:艺术家,以及伟人,其实都是病人,只是恰好病人自救的过程,被
世人歌颂为努力罢了。
在电影的结尾,主角没有从难堪中离席,选择了继续在舞台上疯狂的敲鼓。我们观众并不
意外,看着他为何挣扎了整部电影的我们,知道这个选择是必然的。于是,在他敲下最后
一响的那刻,全世界的偏执狂们都有了伴奏。